王彬: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少苛责多引导
2017-03-31 10:51: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近日,各大高校学生已经陆续拿到这一学期的课程表,除了专业课,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部分课程,但不难发现,当下大学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拓展、兴趣类课程听课人数寥寥。上周,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3月30日《中国青年报》)

根据调查,超过七成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这一比例可谓不低,而好拿学分、实用性强和易得高分的几个大依据,也确实直击了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心态。由这些来显现出大学生存在功利性选课的现象没有问题,也应该有所评判和反思,这点无法否认。但如何评判和反思,却要好好地斟酌。

既然是斟酌,就得平静的审视功利性选课现象。对其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也没必要一片倒的去反对和抨击,更不必因此就去苛责学生,甚至是直接给学生扣上浮躁、功利的帽子。这不仅过激,还容易带来误判,进而影响问题的缓解。还是要辩证地看待,少些苛责,多些合适的引导才较为妥当。

功利性选课可以说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其本身也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能说学生的选修偏向就业、拿高分的课就不好,也不能说选择基础性、扩展性课程的学生就好,毕竟这其中学生的目的、学生的兴趣程度、具体课程的质量和课程真正的用处都各有不同,所以,功利性选课便很难定性。

还有,功利性选课选的是选修课,而在大学里,选修课一学期一般为两门或三门,其只占学生课程很少一部分,学生所学整体上还是以学校安排的基础学科和扩展学科为主。那在这种情况下,在选修课上适当偏向就业,追求好拿的学分和高分,又有何不可呢?既是对主体基础课程进行一个实用性的补充,又能让自己的成绩好看一些,倒是一举两得。反过来说,按一些人想的那样,希望学生在选修课上的选择也是偏向基础课程,那这样学生就不功利了?就能够提升素养和完善知识结构了?恐怕不见得,而且还可能脱离实际。

当然,功利性选课不是没有问题,其本身得有个度,一旦越过甚至走入极端化,问题就来了。比如只为了成绩、学分,漠视课程本身,脱离兴趣和自身情况的考量等。这就得好好引导,规范这种极端化的功利性选课。

引导的主体便是高校,而高校要想引导好学生选课,首先就要反思自身的问题。其实,在很多大学里,学生刚刚最早开始选课的时候,大多是兴趣使然,但在后来感受到选修课的“水”之后,对选修课便多了一份轻视,甚至将其等同鸡肋。等到了高年级,出国、考研和就业成了主攻方向,成绩和实用技能都是学生所必须要追求的。而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这两个追求背后也隐藏着学校对就业率和考研升学率的追求,这是不是也带有一丝功利的意味呢?

学校的引导要从规范自身的功利状态做起,矫正教育观和评价观,对学生的功利性选课有一个恰当的判断。还要去保证选修课的质量,提升选修课的吸引力,学分结构和课程进行更合理的设置,对学生形成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把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素养的大环境给营造好。至于学生自身,要对功利性选课有所警惕,毕竟一时的放纵,换来可能是未来的隐忧,要权衡好,不可犯糊涂。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