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即将来临,人们或选择回乡祭奠先祖、缅怀已故先人,或选择远足踏青、亲近自然,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祭祖寄托的是哀思,缅怀的是真情。用健康、文明的方式祭拜,对生者、先人以及周围环境,都有正向效应,何乐而不为呢?可以怀着一种文明心态,为亲人写封信,墓前朗读,敬一杯浓酒、献一盏清茶、送一束鲜花,或栽下一棵树、种下一片绿草、放一曲音乐、点一支蜡烛,既能寄托哀思,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文明祭扫也可选择网上祭扫、社区公祭、集体公祭、植树祭扫。这些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祭扫形式,营造了平安清明、绿色清明,体现了对逝者的尊敬和对社会的尊重,值得推广和提倡。
在墓前,多些安安静静的追忆和思念,多些凝重的仪式感,要比放炮烧纸等更有祭祀的文化内涵。记得一个城市的火葬场写着这样的规劝语:“亲人们,逝者已去,擦干眼泪吧!对于逝者最好的怀念,就是将他(她)生前最优秀的品格发扬光大。”
清明祭奠先祖,放鞭炮、烧冥币在一些人眼中可能是小事,但“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就应该从清明祭奠先祖做起。传统需要发扬,但当传统的祭奠方式与环境保护相悖时,就应该进行适当的革新,让清明节在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的过程中真正“清明”起来。
让清明节应注入更多的文明低碳内涵,附加在清明节上的人文精神、文明元素越多,清明节的生命力就会越强,清明节就更有清明的意味。
长江网网评员:张毅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