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僵尸企业”也得要把官念给拨正
2017-03-29 08:53:00 来源: 长江网

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是今年去产能工作中的“牛鼻子”工程。《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至少已有14个省份明确了今年清理“僵尸企业”任务清单,但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多地普遍遇到了人员安置压力大、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等障碍,如何确定“僵尸企业”,各地参考标准也不一致,相关方面亟待采取措施破解难题,保障“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平稳推进。(经济参考报 3月28日)

去腐方能生肌。僵尸企业简单而言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诚然,僵尸企业的存在,对国家或是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不容小觑。早在2015年,有相关的报道显示,以银行不良贷款为例,在银监会公布的前三季度公开信息,我国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仍延续“双升”局面。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较2015年初新增达2396.44亿元,不良贷款率1.59%。2016年虽然相对平稳,但也不容乐观。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僵尸企业”。可见,清理“僵尸企业”迫在眉睫。

依照“僵尸企业”生存的特性来看,它不同于因问题资产陷入困境的问题企业,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尸企业的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说白了,就是一个“无底洞”。那么,既然“僵尸企业”已经不能创造价值,靠“吸血”存活,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还造成巨大浪费,同时,还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绊脚石,没有存在的必要。缘何又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当然,这中间有职工安置压力大的问题;有资金筹措渠道窄问题;更有部分地方不放手问题。而这里的“不放手”,说到底如专家分析所言:这几年全国法院受理的企业破产案件数量很少,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不愿放手。有地方干部坦言,之所以地方宁愿让地方国企变成“僵尸”也不愿让其退市,是因为少了一个国企,就少了不少的局级、处级职数。地方也担心一旦没了国企,搞宏观调控就少了很多抓手,很难完成经济发展和调控的任务。一句话,“官念”不正,心中有“小九九”又何以能打“大算盘”?放不下眼前的所谓既得利益,又何以下决心“腾笼换鸟”,为其他可以成长、壮大的企业留出发展空间。

这也让笔者想到了一些地放为完成招商数量,而重复签约的新闻。首先是不遗余力的将签约仪式的气氛捧热,营造一种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造成当地是热门投资地域的假象;其次是为了让数字漂亮,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以此提升政绩。至于招商后如何后续跟进,如何让企业留下来、让市场保持健康发展等等如是的问题,却被忽视不计。这也正如事后分析原因得出:“说到底,这还是一种虚荣的政绩观在作怪,国家现在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但在当地事实上经济发展指标仍然是目前最明显的成绩单”,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一样,“官念”的虚荣心所致。

清理退出过程困难重重,但清退“僵尸企业”确实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有效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事关我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事关和谐稳定。为此,笔者以为,他需要地方主管部门上下一心,摆在发展的观念;需要在清理的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对于特定企业的处理要提供一定的时间缓冲期,为下岗员工再就业提供充足时间;需要加强国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国家为失业员工多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的机会,降低下岗压力;需要积极稳妥地重组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尤其注重合理甄别、科学准确分类,为可再生企业提供成活的可能。

长痛不如短痛。快刀斩乱麻。相信,随着各地政府观念的转变,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改革”路径指引下,“僵尸企业”的清理定能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大格局,以短期内阵痛换得它日的舒心。

长江网网评员:鱼予

编辑:张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