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自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以党建促脱贫已经在基层展现出强大效力,收获了巨大成果。从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然而也应看到,虽然前期我们已在发挥脱贫攻坚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或是基层干部作为不到位,存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基层堡垒作用弱化的问题;或是资金撬动作用发挥不够好,抱着金饽饽不知如何用,使扶贫资金成了“烫手山芋”的“尴尬”;亦或是政策使用不灵活,导致扶贫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走样”“变形”。凡此种种,都在于没有将党建软资源盘活用好。而扶贫工作“攻坚拔寨”的当下,如何抓住党建扶贫这一制胜法宝,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拉动精准扶贫向更深更远处发展?我们还需有更多思考。
选优育强,用好红色头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精准扶贫中,如何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配套,发挥“1+1>2”的效应?关键在于带领人的苦心孤诣和真抓实干。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提高“领头雁”队伍的活力,通过选准用好“第一书记”和“两委”干部,将扶贫任务层层分解、压实责任,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的积极性;调整和安排新任村官到贫困村任职,借助他们的思路眼界为扶贫攻坚献计献策。另一方面,也要强化队伍学习,通过做好调研,全面、真实地了解扶贫实际,多方问计,获取他人的经验做法制定自己的扶贫方案,以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素质。
强化造血,实现资金撬动。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可见,用好支点和杠杆的力量,在困难矛盾的解决中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在扶贫中,如何激发撬动作用,使整个扶贫工作实现长足发展?用活专项资金便成了重中之重。对此,我们要在扶贫资金上做功夫,不仅要以此作为“造血”发展的起点,以“党支部+农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凝聚“行政+市场+社会”三方合力,让资金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撬动式发展。更要规范资金使用,完善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保证扶贫资金不出问题,同时减少资金使用中的阻碍因素,使干部适当卸下“镣铐”,放开手脚去干。在此过程中,让扶贫资金既用的活,也走得远。
落实政策,筑牢工作基石。事实上,许多扶贫政策在制定之初,都牢牢定格在“摆脱贫困”这个终极目标上,但往往在落实过程中又被层层减负,导致最后歪曲、走样。当明白,落实各类扶贫政策既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又是规范各类行为的红线,需要紧密落实,牢牢把关。因此,我们当发挥以党建促脱贫的最大效能,通过“三会一课”制度的载体,加强政策的学习、党性的培养,时刻绷紧党员干部心中纪律之弦将政策传导落实下去。同时,也要能够“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实施卫生扶贫、助学扶贫、金融扶贫、安居扶贫、救助扶贫等工程,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实施行业扶贫文件,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