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与权健的比赛引起诸多争议,用钉鞋踩踏维特塞尔脚面的秦升招致俱乐部历史最严厉的个人罚单,而比赛中另一位“主角”孙世林的命运同样受关注。(3月17日《南方日报》)
中超第二轮申花与权健的比赛结束后近一周,秦升恶意“踩跺”和孙世林“点赞门”始终是舆论热议的焦点,二人违背职业道德的表现会招来怎样的后果受到高度关注。
13日,俱乐部祭出“硬手腕”,恶意踩跺的秦升招来俱乐部历史最严厉的个人罚单。一下子,舆论关注的焦点就都集中到了“点赞门”主角孙世林身上。
相比于秦升,孙世林向对手“点赞”的举动显得更加业余、更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连上海本地媒体都看不过去了:和秦升的那一脚相比,孙世林对着帕托竖起的大拇指在“恶”的境界上完全让人叹为观止,其赛后所谓的自圆其说更是在挑战着公众的智商。
于是,一干吃瓜群众就等着,“恶人”孙世林会遭到足协怎样严厉的处罚。
昨天终于有了结果,足协对于此事“不做恶意推断”,孙世林在面谈中表现出了较为诚恳的态度,足协高度重视不妥行为,告诫在比赛中他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动作,对他进行了很严肃的批评教育。
严厉批评教育,可是,然后呢?
有网友调侃:“经过批评教育后,孙世林对足协&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不难看出,这样的批评教育,并没有让公众满意。
球员赛场上表现出的不职业行为,即便真的没有主观恶意,但损害了中超的联赛形象、拉低了中超的“身价”是不争的事实。对此若只是简单地批评教育,是否足以挽回对联赛造成的不良影响?又是否能够让公众信服,类似的“不职业”行为不会再次发生,今后的赛场风气会得到净化?
更应当意识到,足球的魅力不止于胜负,敬畏规则、尊重对手的文化氛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赛场上表现不理智,究其根本是对对手缺乏尊重、对规则缺乏敬畏。这充分暴露出某些球员还没有树立起足够职业的竞技观念,若不能引起足够的“忧患意识”,很难不让人质疑中超联赛的职业化水平。
当前,中国足球正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着,两年来改革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有理由相信,中超联赛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探索收获美好的诗意和远方。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健康的足球文化氛围之上。
惩戒球员“不职业”行为理所应当,在此基础之上,如何培育健康的文化氛围,激发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中超有“颜值”更有“气质”?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陆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