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慎毅:保健品“卧底”不如养老多兜底
2017-03-12 08:53:00 来源:荆楚网

最近,奉化消保委发布的消费警示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窥探的窗口。消费警示不到一千字,却是八位义工历时三个多月“潜伏”保健食品行业,体验体验观察摸索出的“行销套路”。发现主要是在推销过程中的不当宣传,譬如说夸大功效,扩大适宜人群范围,用消费者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做证明等等。(3月10日《现代金报》)

与以前的媒体报道相比,三个多月“潜伏”找到的套路,仍然是老套子。而老套子之所以持久有效,多因为营销上抓住了老人的需求侧:一个是健康需求,一个是情感需求。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老人有经济余力做健康投资;另外一方面由于子女多不与老人在一起住,社区文化活动的不足,老人在情感交流上存在短板。而那些卖保健品的很会做情感投资,嘘寒问暖还免费送鸡蛋,量血压,做理疗,一口一个爸妈叫着,过年过节或者电话问候,或者亲自上门看望,老人的家务顺便给干了,甚至还给老人洗脚按摩。老人家就是再明白那些保健品作用不大,总得买一些表达个心意吧?

从根本上说,一些保健食品营销忽悠老人之所以屡屡得手,是因为我们在一些养老措施上“失守”。因此,保健品“卧底”不如养老多兜底。

根据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按照国际通常看法,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且高龄人口增长迅猛。

而现实的状况怎样呢?老人活动场所少,养老机构少。

各地的老年活动中心不能满足老年人的要求,老人居住的各社区里,新社区因为房价高,根本就不会预留老人活动的地方,老社区缺乏资金改造,老人也没地方玩。想要进入一所正规的公办老年大学,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退休后想上老年大学,难度甚至不比高考录取低多少。而一些保健品营销者提供场所,嘘寒问暖还时常给点小便宜赚。有些老人本来也不相信保健品营销的忽悠,当初就是抱着大家说说话的目的去的,没想到一进去出不来了。

那么养老机构呢?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指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这两项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老人们或许可以寄望于儿女。但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已经掌握网络话语权的年轻人,能在各种自媒体对上一辈尽情吐槽或者控诉,却少有人提醒我们: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父辈,活的也不容易。年轻人爱拿“都什么时代了”说事儿,潜台词是在质问父母“你为什么不能像我这样做?”但实际上,这样的质问,与父母对子女看似“不通情理”的诉求并无差异。

从需求和技术的角度看,“互联网+养老”在今天已经成为老年人的“生活必需品”,可以发展出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新模式,从而为老年人养老兜底,为保健品忽悠老年人釜底抽薪。

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以社区老年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接入受理和服务资源管理功能后,实现与保健品监管服务信息平台连网、与各地养老信息等多个平台衔接,甚至做到通过互联网,家庭、社区、医院、养老院互联互通,所有医疗、健康信息都能共享,老年人可以因此得到情感交流。如此,保健食品营销也就失去了忽悠的土壤,而同时又促进了养老服务的建设。这就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起到1+1>2的效果。同时,对于儿女来说,要明白,有一种孝顺,是带父母跟上这个信息时代。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丁慎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