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1点45分左右,在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街道小砾山钱塘江边,闻讯赶来的警察救起了一名投江少女。送医路上,这名年仅16岁的少女阿慧满腹委屈,不停哭诉,说自己“好难受”。原来,阿慧随父母来杭州打工已近8年。由于父母从事旧物资回收需要早出晚归,日常照顾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的担子也就落在了她肩上。加之父母平时很少和她沟通,让她觉得好像弟弟妹妹才重要,自己则不被重视,所以才逐渐对压抑的生活感到厌倦。(3月9日《杭州日报》)
正值花样年华的阿慧跳江寻短,自然与其过早品尝生活艰辛不无关系。可以这样说,这个称得上贫困的家庭刚到杭州时,苦于父母早出晚归,实在分不开身,时年不过8岁的小阿慧便开始帮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弟妹,可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尤其在近年,父母更是把她当大人“使唤”,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用她自己的话说,“他们对我太严了,我放学一回家就要照顾弟弟妹妹的吃喝拉撒,连周末都几乎没有”。
对正读初中的阿慧而言,这样的“连轴转”,显然超过了她的预期:与阿慧有过近距离接触的警察,都感觉她比同龄女孩显得成熟,或许这就是生活磨砺所致。而阿慧在水中危在旦夕却不停呼喊“不要救我”、以及被救起时一再哭诉“好难受”的那一幕,足见其整个身心已然是“不堪重负”。
而这种“不堪重负”,既意味身体的精疲力竭,更象征精神上的压抑乃至窒息。很可惜阿慧的父母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自己之所以终日奔波在外,实为全家身计所迫。而阿慧作为家中的老大,自然应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何况姑娘到了十五六岁这个年纪,也该替父母分忧了。
诚然,在阿慧的老家,似这样早熟的“小大人”,在贫困且多子女的家庭中并不鲜见。但阿慧现今所处的环境,早已不是过去的那个小山村,而是繁华富足的大都市。试想,当阿慧目睹作为父母掌上明珠的同班同学,节假日不是随家人到处游玩,就是三五成群在一起嬉戏,再对照自己了无生趣的日子,难免触景生情。而这样的反差,未必不会在阿慧心里投下阴影?
而阿慧的父母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或许在他们心里,阿慧没日没夜的操劳是天经地义,更是责无旁贷,加之谋生不易,故把心思完全放在生意上,以致长期漠视了阿慧的这种内心感受。当然,父母对阿慧并非另眼相待,只是不善言表罢了。但正是缘于父(母)女之间缺乏沟通,再加上对阿慧一向严厉有加,常因其照顾弟妹不周而责骂,这才让阿慧有了“弟弟妹妹才重要,自己不被父母重视”的想法。
其实,阿慧心里所想,并非只图自己玩乐而置弟妹于不顾,也并非嫌家务活太多。她所需要的,不过是父母回家时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嘉许。换句话说,即便是父母之爱,也须溢于言表。如此,孩子哪怕有天大的心事,也会因爱而瞬间“春风化雨”。但遗憾的是,不少父母常常不懂得“防患于未然”,一俟悲剧发生,则往往痛悔莫及。
笔者从新闻中捕捉到这样一组镜头:乍听到女儿投江被救的消息,父亲口中说着“我在外面送货,没时间,让她死掉算了”这样的话,暗自却泪流满面,足见其确属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但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女,未必能有如此洞悉力,而很可能只记住了那一句伤透心的话语。或许,这正是促使阿慧投江寻短的悲剧所在。
而尽管阿慧投江寻短最终未酿成悲剧,但其留在心中的伤痛却难以在短时间抚平。相信阿慧的父母能由此体会到,对女儿的爱,不能老埋在心头,不但要“大声说出来”,更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每逢节假日,不妨放下生意,与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如此,方有望打开阿慧的心扉,从而还女儿一个快乐的孩提时代。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