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并提出了五大举措治理雾霾,再次奏响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强音。
曾几何时,继“朋友圈”中刷屏的“奥运蓝”、“APEC蓝”、“阅兵蓝”之后,大家又纷纷晒起各自城市的“蓝天白云”。赞叹之余,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蓝”得益于政府的高效治理手段,这种蓝天模式也给当前的雾霾治理提供了一个思路,这也说明只要狠下决心,全社会共同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大家戮力齐心,雾霾可以被治理,天空可以变蓝。
携手齐心,树立生态环保理念。治理雾霾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行业都不能置身其外,蓝天白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没有谁想生活在天空灰暗、空气污浊的雾霾天气中。我们要从观念上提高对生态的重视程度,增强整改生态污染的紧迫感,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因此,让我们切实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采取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提倡绿色出行,培养节约节能的生活方式,为天空湛蓝的“美丽中国”而共同努力。
制定排放标准,健全环境污染防止等相关法律。英、美等国的经验表明,法律是进行雾霾治理的有力工具。在付出生命的代价后,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1956年催生了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规定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等;1974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从空气到土地和水域的保护条款,并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条款……相继颁布的法令严格执行成为“雾都”获得新生的保证。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细化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严格执法,加大惩治力度。
强化问责,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治理雾霾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要用“党政同责”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推到环境生态保护事业的前沿一线;要用终身追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加倍重视和敬畏环境保护事业。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改变大气污染治理各自为政的局限,形成整体治理观念,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比如,新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突破环境治理地域限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环境污染的权责划分,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杜绝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形同虚设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同呼吸、共命运”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打好蓝天保卫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携手共同描绘湛蓝的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