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30多平方米的门面,除去灶台,只能放4张桌子,加上门前摆放的几张桌子,就是刘霞和朱五星夫妇所经营面馆的全部场地。2002年,他们在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街上开起了一家“没有收银员、顾客自助给钱”的诚信面馆。10多年经营下来,朱五星夫妇用赚的钱养家,也在仁寿县龙正镇买了一套10余万的房子,“肯定是赚了,这得谢谢相信自己的顾客朋友们”。(3月6日 《成都商报》)
常言道:“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昔有商鞅徙木立信,成就大秦帝国,今有“诚信面馆”一切自觉,创造朱五星夫妇的幸福生活。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王安石曾说:“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人类之所以能立足社会长期生存,得益于相互的信任。可见,为了“诚信”,无论国内国外、历朝历代、各行各业的志士仁人可没少下功夫,立法、诚信档案、开展诚信教育等早已成为构建诚信社会的常态。
建规立矩也好,教育培养也罢,无疑都是在营造一种诚信氛围。面对诚信,可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自觉高”。新闻中,当记者问道:“既然老板不管钱,有没有想过吃了悄悄溜掉?”几位食客连连摆手:“那也太笑人了吧,朱老板信得过大家,我们也不能坏了朱老板的规矩”。可见“诚信面馆”的自觉经营法虽源于人手不足,但却“误打误撞”探索出了“因诚信而自觉,因自觉而诚信”的良性循环氛围,简单、质朴、有效。
春节时,家家之所以大扫除、贴春联、挂灯笼,处处张灯结彩,是为了迎合过年的氛围所致;走在商业广场,看到各种促销宣传,不少人都会心痒难耐“剁手”一番,同样是源自商家创造出的消费氛围。由此不难发现,氛围便像一种连锁反应,参与的人越多,氛围的传播力度和速度就会越高。
当下在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由于道德评价的多元性和社会监督环节的薄弱助长了诚信缺失的现象。然透过“诚信面馆”的诚信氛围营造法,我们不妨以小见大,在法律、法规、道德的基础上,着力营造社会诚信氛围。
营造诚信氛围的关键不仅在于创建诚信场景,还需要将每个人“抓”到场景中,让他们亲身参与,在诚信氛围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自觉诚信,从而营造出诚信氛围的良性循环,让社会因诚信而自觉,因自觉而更加诚信,进而用诚信社会氛围的良性循环构建起更加牢固的社会诚信体系。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彦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