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学旅行,对于孩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实现全面发展十分有益。研学旅行,关键在与“研学”,而不是旅行,至于去什么地方不重要。不少学校却误解了研学旅行的本质,以为,要带学生到著名景区旅行,在旅行中了解景点,才能增加知识。
其实不然,只要学校组织得当,在学校附近就可以开展很多次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刚推行,存在经费来源问题,若将每次出行的费用都分摊到学生头上,无疑会增加学生和家庭的负担。就近开展研学旅行,可以节省不少经费,增加活动次数。
就近推行研学活动,在于学校各个班级的具体实施策略。学习主题最重要,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每次组织的学习主题,让他们接触大自然,认识世界,围绕主题学以致用。比如了解时令蔬菜,每个季节的都生长什么蔬菜。认识动物、植物。参与各种农村劳动,植树、种花、种草、种庄稼等。现场体验地震防范与自救,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火灾逃生,各种疾病抢救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各种知识,甚至到熟练掌握。
只要主题设计得好,不少课程都可以放在大自然中进行,或许比课堂上讲授的效果好。学生变换一下环境,接受的能力或许提升,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语文老师上描写大自然的作文课,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学校周边观察,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哪些特质与不同,人的变化,动物与植物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等等。融入大自然的讲课或许比课堂来的更加直观,学生容易产生联想,增强观察事物的能力。
就近开展研学旅行不仅节省费用,还可以减少安全上的风险。但以防万一,各个学校应该在安全问题上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建议学校在学生保险已经比较普及的基础上,可大力推行具有强制色彩的学校研学旅游责任保险,同时应当制订学校、教师“尽职免责”条款,从而将学校和教师从安全事故的“无限责任”中解放出来,保护他们组织研学旅行的积极性。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
就近研学旅行,不是图便利,省费用。更重要的方便学生家长参与,尤其是小学生,如果有家长参与,也可以提升家长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能力。家校结合,共同改变观念,为孩子全方面成长有益。
研学旅行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的演练,应该有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为此,研学旅行就近开展有益于与现行教学计划同步进行,不会影响正常学习。研学在于提高孩子们的体验能力等综合素质,就近开展,利大于弊。研学旅行,其实不用去远方,好地方就在身旁。
稿源:荆楚网
作者:娄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