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2月2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介绍了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并就如何粉碎食品谣言、奶粉抽检情况怎样、外卖如何监管、中成药名字为何要整顿等问题进行了回应。(2月28日中国新闻网)
无论是“塑料紫菜”等谣言,还是广告不当宣传,亦或是夸大疗效的中成药命名,当前,食品药品领域“假字横行”现象层出不穷,一则利用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假”字当先,可以骗得关注与销量;二则互联网时代,造假的成本低得多,一个类似“塑料紫菜”的谣言在骗得关注的同时,又赢得了“声誉”。寻求利益最大化的人有着充分理由去造假,去赚取更大的利润;三则,食品药品领域造假行为存在着一定的专业性和隐秘性,普通民众很难发现,监管也是力有不逮。
因此,整顿食药秩序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有综合性思维,借助法治、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予以整治。
整顿食药秩序需要借助法治手段。当前,有关食品药品的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但是具体到执行层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当前打击食品药品造假行为,更多依靠的是内部人士的爆料,那么是否可以制定保护举报人的制度,鼓励鼓励“内部人”或是“专业人士”举报食品药品的造假行为。再比如,食品领域中随意张贴“纯绿色”“无污染”的标签,显然,此类行为涉及虚假宣传,应当属于严惩的范围,那么有必要在法律法规上予以明确,给予严厉打击。
整顿食药秩序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很快,微信、微博手指轻点便可转发消息,信息成为海洋,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何况很多信息只是博取人们的关注,导致“标题党”横行,处处惊悚,处处夺人眼球。谣言传播速度快且不易察觉。因此,需要监管机构和传统媒体及专业人士具有互联网思维,及时发声,廓清谣言,以正视听。
整顿食药秩序需要及大力宣传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互联网时代,人们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随手轻点就转发了一条消息,却不愿意去判断是非对错。比如,对待“塑料紫菜”的谣言,其实无须经过专业人士的判断,只须自己做一简单实验,即可破解谣言,因此既需要人们提高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也需要人们不要人云亦云从而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食药乱象既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也和制度缺失有所牵连,也和人们素质也有莫大关系。当社会充满了浮躁之气,总在试图赚快钱,快赚钱,而不愿意以诚信为本,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情,食药领域就会问题频发。因此,倡导工匠精神,倡导踏实作风,让诚信经营者获取收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必不可少。
总之,整顿食药秩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发力,多管齐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杜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