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央视播出的《高回扣下的高药价》调查报道曝光了上海、湖南等地6家大型医院医生收取高比例回扣的情况,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医药代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医药代表背后的药品流通问题也引起国务院的重视。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医药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其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02月11日 每日经济新闻)
按照一位医药代表的自述,他们也曾有过令人十分艳羡的历史:1989 年,医药代表这个职业开始从海外引进中国。当时的第一批医药代表,基本可以用地位高、受尊重、收入高、医学背景良好来形容。只是到了90年代末期才慢慢变坏。那个时候由于外资企业增多,本土企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大量同产品仿制药上市,竞争空前激烈,医药代表为了让自己企业生产的药品在竞争中能够有一席之地,才不得不采取带金销售和客情销售来争夺市场。
而带金销售需要资本,药企和医药代表又不能做赔本的买卖。所以市场上只需要14元就可买到的苯扎贝特片,中标价就这样被卖到了60元;卖5块的氨曲南,50块3;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标价129块,就有45块的回扣……
看上去医药代表的带金销售推高了药品价格,腐蚀了医生队伍,诱导了大处方,导致了药贵伤患,其实医药代表只是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标准的“背锅侠”,因为无论他们有没有带金销售,“中标价”都在那儿,即使没有医药代表给医生的回扣,药价照样不会降下来。应该说最主要的是目前的药品招标、药品流通、医保报销、医生薪酬制度等体制存在漏洞,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新药推广需要医药代表这个中介,而医药代表重返正道更需要制度引领,我们相信随着医改的不断成熟,“两票制”的推广实施,药品价格会不断透明,带金销售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医药代表也一定会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长江网网评员:韩玉印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