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学:“慢就业”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2017-02-07 10:41:00 来源:荆楚网

“近期不打算找工作了,我还是选择先休整自己。”同许多年轻人一样,研究生毕业后,李卉成为“待业一族”。不同的是,毕业后的半年间,李卉并未急于就业,而是利用这段时间读书与旅行,“在就业前,我更想在心态上有个转换。”(见1月6日中国新闻网)

类似李卉这种毕业后不急于找工作的做法,被称作“慢就业”。

“慢就业”,在国外早已不是新兴事物。不少西方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会选择过“间隔年”,即不马上升学或就业,而是游历、参加志愿活动等,以增加阅历,增长见识。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也不急于求职,“毕业即工作”的择业观已渐次“松绑”,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考研或者创业考察,“慢就业族”“待定族”便悄然兴起。

中国教育部日前发布的信息披露,应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加上留学归国人员和往届毕业生,求职人数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人才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想象,与之相伴而生横的是用人单位选人条件的苛刻。在这种情况下,比起盲目加入应聘大军艰难求职,找一个自己并满意的职业,甚至“入错行”,不如但暂时停下脚步,避开求职高峰,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为人生发展做出思考与选择。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明智的。

国内大型求职网站“智联招聘”公布的《大学生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群体对“理想雇主”的构成要素中,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尊重员工”等,均超过“良好的收入前景”。在当下大学毕业生更重视就业质量的情况下,“慢就业”能够为他们提供缓冲期,让他们有充分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精心设计自己的未来规划和人生轨迹。

春节过后,各地招聘活动如火如荼,需要大学毕业生在“急就业”与“慢就业”做出选择。“慢就业”,并非适合所有人。这是因为,“慢就业”是一种需要付出高昂经济和时间成本的奢侈行为,对家庭经济条件差的人并不适合。而出身富裕家庭的,若有业不就,盲目出行或宅在家中,或许会使“慢就业”成为“啃老”的“遮羞布”。

稿源:荆楚网

作者:侯文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