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一个微信号上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寒假作业,号召大学生回家与父母一起算个账——从出生到大学你一共花费了父母多少钱?这一算,算哭了不少学生,他们多的花了父母近200万元,少的也有15万元。(1月26日《钱江晚报》)
年尾岁末,找份空闲,和爸妈坐下来好好聊聊,从吃穿到用行,算算成长的账单,这样特立独行的寒假作业让人眼前一亮,学生们各种感慨的朋友圈也证明了它巨大的杀伤力:账单有数,亲情无价啊。
十八二十岁的青年学生们,这么多年大都分文未进,当成长账单突然摆在面前,知道15万、20万、乃至200万的巨款就在自己身上流走,而自己却两手空空,简直无以为报时,压力定会油然而生。但从冷冰冰的数字上移开视线,抬眼相看,发现慈眉善目的父母笑意融融时,也会忍不住情绪上涌,内心一股暖流,几乎泪湿眼眶。而后,反躬自省,愧疚也好,感恩也罢,在新春佳节之际,“低头族”的状态总会克制收敛些,给父母多点陪伴,多点交流,携爱过年。虽然亲情无价,与钱无关,但成长账单带给青年人的成长,也算家庭的“小确幸”吧。
可幸福背后,我们也不禁焦虑。如今教育成本随着生活水平水涨船高,生的起养不起,成了许多年轻爸妈的心声。“学区房”“减负减到补习班去”的情况愈演愈烈,现在报道中的成长账单,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成为落伍的“过去式”。且时下就业形势严峻,投入与回报能不能成正比要打问号;乃至在欠发达地区,面对如此高昂的教育支出,不少人望而却步,早早把孩子送到了社会。“大学毕业后给初中出来混的同学打工”既是五味杂陈的段子也是部分现实。
但无论如何,成长账单只是一份作业,它在于形式而非内容,毕竟没有谁真会去算那本账。它的意义和初衷是加深两代人的沟通与理解,是朝着幸福的方向。如果说它带来了焦虑,那也是这个时代的焦虑,它的消解,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孩子把成长账单放在心上,父母把孩子放在心上,用爱辞旧迎新,这才是虐心寒假作业在春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