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组37号近日调查发现,在301医院、积水潭医院、友谊医院、天坛医院等大医院周边,可以轻易找到自称正规救护车的各种车辆,这些车多为外地牌照,自称可为患者提供转院、场站接送、急救等服务,车主们将关系网撒向医院内部,护工、清洁工等都会为他们介绍生意。(新京报 2017年1月23日)
救护车的要求无疑是非常高的,其运营也必须非常规范,不然,救护车很可能变成“要命车”。而没有正规的急救资质和持证医生,车辆多为私人实际拥有,有些所谓挂靠在外地医院的救护车,实际上已经好几年没有经过当地车辆、卫生部门的年检审核车辆,仅仅从运营的角度来说都是属于非法运营,用这样车辆来充当救护车,其危害性可想而知。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形不仅北京存在,在各大城市著名医院附近都大量存在,这就值得重视了。
不过相关部门是如何重视的呢?主要做过的就是发现问题非常严重时,集中抽查打击一下,可连职能部门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一方面是因为非常态化的管理都不可能收到好的成效,加之大量“黑救护车”都是外地车辆,给整治增加了难度。
但根本原因其实是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要彻底根除“黑救护车”问题就非常难。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有较好的成效。无论是优质资源均衡,解决看病难问题,还是为了避免“黑救护车”的猖獗为害,都必须要去努力;在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的时候,大城市增加正规的救护车数量,以满足病人的需要就显得十分迫切。这原本不是什么高难度的工作,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同样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既然如此,一方面有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正规救护车又严重不足,“黑救护车”哪有有“应运而生”并且长期存在的道理?
长江网网评员:陈家沛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