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政绩考核成“硬杠杠”离不开监督与落实
2017-01-17 08:58:00 来源: 长江网

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对外表示,近期印发的多个涉及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包括由中办、国办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中组部等基于此文件制定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对生态环境指标赋予很高的分值和权重。(新华社 1月16日)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尤其是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当下,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已然迫在眉睫。正如文中所述,近期中办、国办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中组部等制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一样,足以看出,面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密度”的出台政策文件,体现了治理生态环境的强烈决心和信心。但笔者以为,生态政绩考核别只是看起来很“美”。

其实,说到生态文明政绩考核,在这之前,已有内蒙古、湖南、陕西等多个省份进行了试点,成绩可谓显著。但也不排除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在对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评估考核时,围绕着gdp增速、投资规模和财政税收等偏重反映经济数量和增长速度的数据为准。更有甚者,在地方领导干部的任用考核时,gdp数据却成了最有效的“发言权”,光鲜的gdp往往成了快速提拔筹码。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在急功近利心理驱使下,一味地追求短期政绩效应,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罔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究其一点,生态政绩考核未能很好的纳入干部考核管理体系中,权重不够。

而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在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便阐发了一系列思想深邃、视野宽阔、生动形象、极富实践指导性的重要观点。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最具标志性的论述,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不尽如人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甚至已成了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心头大患,成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诚然,把对生态环境指标赋予很高的分值和权重,是在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必行道路,是既看发展又看保护,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又看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所以,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说说而已。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它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而是要切实成为领导干部铭记于心的行为规范。因此,要让生态政绩考核别只是看起来很“美”,得明确责任、顶真逗硬,倒逼领导干部从心理上打消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在发展理念上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生态建设”倾向;遏制“打擦边球”,心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政绩考核中把资源、环境、生态等看作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软指标;杜绝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多、见效慢、效果不如经济发展来得“实在”,而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脑后等等如是。为此,要让生态政绩考核成为政绩“硬杠杠”,从根本上抑制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的冲动,离不开监督与落实。

思想是行动先导。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任务艰巨,难度颇大,而生态政绩考核也并非一蹴而就。但笔者以为,只要从领导干部到民众,所有的人能意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无人能置之度外;只要通过加大生态政绩考核比重并加以落实,就能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氛围,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扭转一些地方政府和主要领导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冲动。

作者:鱼予

编辑:张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