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从严治教”要抓住校长这个关键
2017-01-16 09:18:00 来源:荆楚网

日前,中组部分别会同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5个《暂行办法》,对这些行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育管用各个环节作出具体规定,为建设符合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提供制度支撑。(1月15日新华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在中小学校,校长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好的校长是学生之幸、家长之幸、社会之幸、国家之幸。

然而,中小学校长队伍良莠不齐,个别校长素质低劣“官气”渐渐滋长,“学养”不断流失,甚至有些校长连做校长起码的常识也不具备,却在校长的岗位上指手画脚,既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麻烦,也给师生的心灵蒙上阴影,导致义务教育越来越偏离教育的本意。

学校原本是清水衙门,可有一些校长却依然能够寻租到“吃香喝辣”的空间。个别校长在学校发展上目光短视。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正在逐步走向“消亡”。校长不为学校谋发展,却挖空心思,中饱私囊,在学校硬件设施上做手脚,甚至在绿化、美化校园等采购上搞“低买高卖”,导致办学条件跟不上形势,与时代发展断篇,让适龄学生不得不舍近求远,去县城等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在学生营养餐上短斤缺两,在社会捐赠、贫困学生生活补助上雁过拔毛,学校成了校长的取款机、私人银行。上述现象,近年来时有曝光。

学校原本是一方净土,可个别校长“有权任性”。学校虽然不是行政部门,但作为一个学校的负责人,校长在给老师的课程分配上具有绝对权力,谁多上课,谁少上课校长说了算,谁外出学习培训校长说了算,甚至评优选先,晋升职级等,校长也会强插一脚,有校长把老师的绩效工资当成私包,不公开、不透明,和校长关系密切的老师可以多一点,不以校长马首是瞻者少一些,工酬不均,严重打击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激情,污染了风清气正的教育大环境。

从严治教必须抓住校长这个关键。长期以来,对校长的管理一直存在“外紧内松”的通病,党和国家、人民对校长寄予了厚望,也有更高要求,但教育系统内部却总是本着“教育教育再教育”的原则,对一些不称职的校长宽容宽容再宽容,对犯大错的校长调任,导致一些校长到另一个地方变本加厉犯错。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国富民强教育要先强。在中小学校,校长强基础教育才能强,因此必须抓住校长这个关键少数。

让懂教育的人当校长。《暂行办法》规定,对中小学校,倡导教育家办学,加快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推进城镇学校、优质学校领导人员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任职,兼顾不同规模、类型和学段实际以及城乡差异、办学特色等情况,任职资格条件不搞“一刀切”,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适当放宽。校长要懂教育,就必须站在讲台上,校长必须承担一门语数外课程,校长不远离教育第一线才能明白教育的真谛,才能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

春雷滚滚,润教无声。《暂行办法》让“从严治教”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阳光雨露,既是对长期盘踞在中小学的不作为、乱作为的慵懒校长的强有力警醒,同时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等也给优秀的教育人才撸起袖子加油干带来了福音。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长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