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最后一天,很多人开始筹划如何开心的迎接新年,但湖南省的一些基层干部正面临着巨大压力:这一年,与上级党委政府签订的33份责任状落实情况怎么样?没落实,面对各种问责,又该怎么办?签的责任状多,要应付的各种考核检查自然就多。守土有责,造福一方本是基层干部的自觉担当,如今,变相为“催命符”的责任状却令干部们疲于应付。过多、过滥的责任状该精简的要精简,该合并的要合并。给责任状“瘦身”,为基层干部松绑,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才是良策。(1月2日共产党员网)
说起“责任”二字,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的确,“责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做人之根本,大到家国天下,小到家庭朋友。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怎样去正确地认识与解读自己的责任,就需要有相应的境界了。特别是新时期的党员干部们,“责任与担当”是基本要求,是工作的动力。正因如此,各级各部门为了体现工作的“具细”,就与下级签订“责任状”。有了“责任状”,工作就有压力,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就是这本来非常有效的“责任状”,在一些单位、部门存在这过多、过滥的现象,安全、环保、种植、养殖、水产、建设、防汛、抗旱、村道、烟叶、病虫害防治、劳动力转移……各部门各显神通,一系列的“责任状”像雪片般飘来。作为最基层的部门领导,对每一份“责任状”都大意不得,稍有不慎,那“责任”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小心“吃不了兜着走”。其实,有些“责任”是完全可以合并考核的,分得太细,还不是交叉、重复的多。但“责任状”既签,检查验收就多,下面单就准备材料、开会汇报、陪同检查,就不堪重负了。
难怪在当下的基层,常常听到两种极端的声音。一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镇干部,总是说“那时我们只有几个人,还是把工作干好了,你瞧现在……”意思是现在部门多,干部多,但还看不到干了些什么,该“精兵简政”了。另一种是当下的基层干部,总是抱怨资料到多,检查太多,应酬太多,有时连节假日都搭上了。特别是每到年终,各类“责任状”的落实评比接踵而至,加班加点都难以应对。而这些“幕后工作”,就像朱自清说的那样,似乎没有一点“痕迹”。老干部们觉得现在的干部太清闲;现在的干部说老干部没干什么事儿。这两个极端的声音,是不是该让各级“责任状”的签发者深思一下呢?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前些年一度泛滥的“乡土教材”来。就小学来说,基础学科教材《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就涵盖了爱国、诚信、谦逊、敬老等品德教育以及语言、文字、生命、安全、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但在一些地方,似乎为了显示水平有能力,在这些内容中抓出一点就组织“专家”新编一本“教材”,其实全部都是《语文》和《品德与社会》的“细化”罢了。一方面高喊给学生“减负”,一方面又让学生的书包太沉,这样以来,让学生和老师都不堪重负。这与那雪片似的“责任状”又何其相似呀!
如今,在一些地方,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一张张“责任状”变成了“催命符”,但主体责任究竟落实得怎么样,哪怕“检查验收”了,可能都还要打个问号。因此,最应该引起反思的,恐怕还是自上而下的各级监管部门。只有各部门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资源与责任的整合,重实效轻形式,真正给责任状“瘦身”,为基层干部松绑,才能将“责任”落到实处,才不负“责任状”的内涵。
稿源:荆楚网
作者: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