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最美逆行者”:只想冲过去救人
2017-08-13 17:00:00 来源: 上游新闻

张国全正面照。

8月11日,九寨沟地震灾区一张军人逆行的照片刷屏,这位在乱石飞泻处涉险逆行的武警被赞为“最美逆行者”。

然而,照片中并未出现逆行者真容。“最帅背影”属于谁,定格画面背后发生了什么?成为众网友最关心的话题。

12日晚上7点20分,封面新闻记者经过多方联系,终于采访到仍在一线救援的“最美逆行者”——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十三中队(下称“十三中队”)士官张国全。回忆起 “逆行”瞬间,他说,“我当时就是心里着急,想赶快把他们救出来”。

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仍然心系灾区,“下午下了一场暴雨,我是从丹巴山区走出来的,了解山里的情况,希望雨水不会造成新的危害”。

定格瞬间

“我当时就想冲过去带他们离开危险区”

“逆行”背影定格的瞬间,是在8月9日16时许。当时,张国全所属十三中队的30多名战士,正在紧急赶赴震中附近九寨天堂洲际酒店的途中,为的是转移聚集于此地的游客。

一路上,道路受损严重,张国全和战友们只能徒步前行;沿途山体塌方不断,“两边的石头一直往下滚”。一边是河流奔腾的深谷,一边是随时可能有碎石滚落的山崖,加上余震频发,他们行进得无比艰难。16时许,官兵们行至神仙池路口附近,遇见大批从震中撤离出来的群众。突然,道路一侧的山体开始晃动,扬尘卷着大小碎石从高处滚落,砸向惊恐的人群。

“我们在对面看得很着急,我和战友们一齐冲过去,想把他们赶紧救出来。”此时,张国全看到一名妇女走的很慢,他第一时间冲上去,背起对方狂奔几十秒,将她带离危险区域。“我当时没有多想,就想赶快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

张国全说,当时向塌方处奔去的并不只有他一个人,“我的战友们都在帮助群众转移”。因此,对于自己的走红他颇为意外,“昨天(11日)下午战友告诉我的时候,我都不确定是自己”。

面对自己的走红,张国全说,他只是无意间成为所有救援人员中的代表,“我和自己的战友一样,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救援继续

“累了,就在墙上靠着眯一会”

张国全火了,而他的救援任务还没有结束。接受采访时,他已经近乎不眠不休,在救援一线奋战了四个昼夜。把时间回溯至8月8日的夜晚。张国全所在的十三中队驻地距离震中仅有4.5公里,地震发生后,中队30余名战士迅速集结,奔赴震中。他们也成为当晚第一批赶到震中的救援力量。

“得知 "九寨千古情"演出场地灾情严重,我们就朝那里赶。”然而,熟悉的十几公里路途,要比以往难走很多。道路损毁严重,他们只能徒步行进。到达现场后,他们立即搜救被掩埋的人。“用铲子,实在不行就徒手挖。”张国全说,“我挖的时候满脑子都在想,他们一定要活着。”

当晚,张国全和战友在漳扎镇四处搜救。随后,又奔袭10多公里,赶往附近的上寺寨,转移了21名伤员。此时,已是9日14时许。来不及休息,官兵们又接到前往九寨天堂转移被困群众的任务。“逆行”定格,就是在奔袭途中。

之后的两天,张国全和战友们也没有离开过灾区,或搬运救灾物资,或疏通道路,“我觉得老百姓只要看到我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休息时间,对于救援战士来说显得尤为稀缺。“这两天几乎没有睡超过半个小时,困了就靠在墙上眯十几分钟”。从地震发生至今,他和30多位战友们,已经在救援一线奋战了四天四夜。

两次地震

“成为军人,让我变得更有血性”

来自甘孜州丹巴县的张国全,并不是第一次经历地震。只是相隔十年,他的身份从灾民变成了救援者。

2008年5月12日,正在丹巴县二中读高中的张国全,经历了汶川地震。“当时我正在上课,桌上的水杯突然掉在地上摔碎了,窗外的电线杆也晃得厉害,心里非常害怕。”对于当时发生的一切,他记忆犹新。同样难忘的,还有他赶回家的路途中,看到两边山石不断滚下时的恐惧。

次年,张国全入伍,“我从小就很崇拜军人,这也算是实现梦想”。他告诉记者,面对地震,面对同样的滚石飞泻,他之所以变得无所畏惧,与他身份的转变有密切关系。

“入伍之后,我们接受的最多的教育就是,要有血性,要不怕苦、不怕累。”张国全说,对于他们来说,救援现场就是他们的战场,“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出现在哪里。”

他回忆,这可能也是他在面对危险时,能够迎头向前冲的原因,“真的不需要什么特别的信念的支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像把受灾群众赶紧救出来”。千里之外“老婆听到我声音的瞬间就哭了”

面对险境,张国全可以无畏前行。然而,想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妻儿父母,他内心中最柔弱的部分,还是会被触动。

地震当晚出发救援之前,张国全曾试图拨打妻子的电话,“但是信号断了,我打不出去,老婆也打不进来”。无奈之下,张国全只好在未告知家人的情况下赶赴震中。途中网络信号出现时,他发出这条朋友圈,“家人亲戚朋友别担心,给你们报个平安,电话打不通。”

不知道什么时候,妻子终于打通张国全的电话,“她听到我声音的瞬间就哭了”。没有时间好好安慰,他只能匆匆告别,“你别担心,我没事的”,便挂掉电话再次启程。入伍9年,张国全不止一次,对家人感到愧疚。

张国全所在部队驻地距离丹巴老家,将近一千公里,而距离在巴塘县工作的妻子,近二千公里。“过去每年只能跟家人见一面,结婚了领导照顾我们,让我们把假期分两次用,一年可以回家两次。”他说。

2015年,张国全结婚,去年,他的孩子出生,“9月10日,孩子就满一周岁了”。然而,在这一年中,他只见过孩子两次,“说不想念是骗人的,但是没办法,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对话:像我这样的救援战士还有很多

封面新闻:你冲过去的时候,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吗?

张国全: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只是心里着急,想赶快冲过去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

封面新闻:得知自己走红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张国全:得知这一消息的瞬间,我挺意外的,开始还不相信照片中的人就是我,因为当时和我一起参与救援的战士还有许多。说实在的,对于自己的走红,我并没有特别高兴。因为我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无意间成为众多救援者的代表,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封面新闻:这是你第一次经历地震吗?

张国全:不是的,我的老家在甘孜州丹巴县,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们那里受到的影响也很大。华西都市报:作为一个灾民,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张国全: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从学校回家的途中,路两边也全是滚石,心里非常害怕。

封面新闻:面对同样的塌方,你这次为什么可以勇敢地冲上去呢?

张国全:我想这与我军人的身份有关吧。入伍之后,我接受的最多的教育就是,要成为一个血性男儿,要不怕苦、不怕累,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出现在哪里,所以当时真的没有多想,算是本能地冲上去。

记者手记

逆行,源自真情

张国全1989年出生,与我同岁。作为拥有完全不同成长背景的同龄人,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他如何能够如此无惧无畏,冲向险境。

然而,通过40多分钟的对话,我似乎理解了他的行为。

距离逆行定格的瞬间,已经过去了三天。但是,当张国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语气中仍然满是焦急。我相信,他当时脑海空白是真的,他心里的着急也是真的。就像他说的,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背后镜头的存在,满眼只有对面等待救援的群众。

采访中,还有一瞬间让人动容,那就是他提及家人的那一刻。之前血性男儿的坚硬语气瞬间软了下来,“老婆听到我声音的时候就哭了”,“上次见孩子还是三月份”。话语间,声音里,都装满柔情。

我们说逆行者是伟大的。是他们,让被掩埋的人们看到希望;是他们,涉险将被困群众带离险境。然而,每个逆行者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有时,他们只能通过微信与家人匆匆告别,一别竟成永别;有时,面对刚刚出生的孩子,他们也来不及抱一下,只能狠心转身离开。

所以,每每看到逆行者的身影,我们总会由衷地心生敬佩。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蜘蛛侠,他们也只是由血肉组成的普通人。

英雄们,虽然你们自觉这是职责所在,把灾难现场当成战场。然而,也请听听我们的心声,“完成任务,一定要平安归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