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5岁的黄小姐半年内发了10万元微信红包,说是“为了在朋友圈聚人气”,而杭州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学博士直言不讳:这是明显焦虑的表现。
小黄大学毕业才一年多,已订婚,自家、夫家都有大公司。因为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两家人都把她宠上了天,对她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她早日结婚。
小黄有自己的想法,计划开公司,但家人觉得不切实际也没必要。于是,小黄开始将社交圈重点转移到网络,尤其是微信,陆续加了上百个群。起初是潜水,偶尔冒泡发个言。慢慢地,她发现这样没人关注到她,想到了一招——发红包。
果然,发了几次红包,群里的人跟她的互动多了起来,还有的跟她互加好友,常在她朋友圈点赞、评论,也会跟她聊聊开公司的事,说是只要她动起来就一起干。
开始,他一个月花5000元左右发红包,之后一点点增加,最多一个月达3万元。短短半年,发了10万元红包。用她自己的话说,几天不发红包,在群里的人气就会下降,这令她难受。她也知道这么做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就当花钱买几分钟高兴。
杭州市七医院情感障碍病区主任谭忠林博士告诉记者:“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一年前开始有意识地了解门诊患者的社交平台使用情况,发现很多人每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花的时间超出2个小时,尤其是焦虑或抑郁患者中,10人中4个存在该问题,表现往往夸张到周边人难以理解的地步。”
对有此类问题困扰的年轻人,他建议:一是要意识到问题,监控使用社交平台的时间,最好请家人帮忙监督,一天花在社交平台上的时间只需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即可;减少社交平台使用数量;多安排与周边人交往的活动,必要时也可请有资质的心理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