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敦煌人物》。长江网记者包孟 摄
长江网讯(记者包孟 通讯员鲁黎) 重庆和湖北共饮长江水,山水相连,文化联系紧密。两地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纽带,在三峡文物保护利用、长江古人类文化研究等领域有着长期合作。“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湖北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丹青照我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近现代书画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南馆四楼书画展厅对公众开放。
徐悲鸿《鹰》。长江网记者包孟 摄
展览精选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近现代书画中的53件(组)作品,汇集了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张大千等近现代不少艺术大师在重庆时期创作作品。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艺术家们对传统绘画的坚守与创造,及其运用西方观念和技法改良中国绘画的探索与尝试。
展览分为“传统的新生”“时代的映照”两个单元。“传统的新生”展示了画家们为延续传统,所进行的融合与折衷中西艺术的尝试。“时代的映照”展示了艺术家们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以画笔和刻刀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宣传抗日的时代图景。
张大千《乌骝图》。长江网记者包孟 摄
长江网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汇集了近现代不少艺术大师的作品。徐悲鸿的《鹰》创作于1944年,全画施墨酣畅淋漓,用有力的墨线及大笔的提顿、皴擦,突出雄鹰敏锐的眼睛、尖利的双爪及振翅翱翔的雄姿,表现出鹰击长空的激昂气势。傅抱石的《松荫消夏图》画面中一高士侧坐于葱郁的松树旁,山雾在丛林间弥漫、流淌。层层递进的山峦烘托出画面的苍茫与浑阔。张大千的《敦煌人物》用矿物颜料作画,画面色泽艳丽。此外,还有李可染的《山水》、丰子恺的《游春船在画中行》等经典画作都在展厅中展出。
傅抱石《松荫消夏图》。长江网记者包孟 摄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策展人李晓松说,该展原名为“嘉陵江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是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举办的临时展览。“湖北省博物馆策展人取‘丹青照我心’为主题,告诉公众艺术家通过丹青的笔表现出爱国的心,立意非常好。”
丰子恺《游春船在画中行》。长江网记者包孟 摄
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