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包孟 通讯员丁燕)5月11日,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武汉博物馆主办的“悠悠赤子心,一片桑梓情——童邱龙捐赠书画展”在武汉博物馆一楼交流厅和书画厅开幕,现场展出了谢时臣、董其昌、郑板桥、黄鼎、徐悲鸿、李苦禅、潘天寿、黄永玉等名家作品共100件。
“顶流”作品展出
感受名家气度胸襟
此次展出15件明清书画作品中,清代郑板桥《行书节录怀素〈自叙帖〉》轴绝对可称为“顶流”。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帖〉》轴 郑燮(郑板桥 清)。武汉博物馆 供图
长江网记者了解到,武汉博物馆此次展出的《行书节录怀素〈自叙帖〉》为国家一级文物,作品以行、楷、隶三体向参,书法缓急相间,稳健遒劲,奔放潇洒,大小瞬变,疏密倏转,将行书的秀俊飘逸、楷书的谨言工稳和篆书的圆转厚重集于一体,体现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绘画作品中,明代谢时臣的《岳阳楼图》轴和清代黄鼎的《黄陵庙图》轴最为引人瞩目。谢时臣作为明代中叶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画家,其技法兼具吴派的沈周和浙派的戴进、吴伟之长,强调画中对文学修养和意趣等画外功夫的表达。
《岳阳楼图》轴,谢时臣(明)。武汉博物馆 供图
谢时臣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追求,区别于一般画家常见的突出楼阁繁复华丽的画风,他选择较为朴素自然、简略概括的处理方法,使整幅作品展现的不仅是建筑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壮丽秀美,更有文人画家的气度胸襟。
《黄陵庙图》轴 黄鼎(清)。武汉博物馆 供图
黄鼎为清代“娄东派”重要画家,用笔恣意挥洒,显示出作者超凡脱尘的高雅之趣和超然飘逸的画品。此次展出国家一级文物《黄陵庙图》轴为黄鼎晚年作品,仿元代王蒙风格兼宋人笔意,描绘长江巫峡黄陵庙一段峰峦景致,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整幅作品寓超逸于沉着之中,气势雄伟。
为家乡慷慨捐赠藏品
童邱龙尽显赤子心
此次展览藏品全部由童邱龙先生于1988年捐赠给武汉博物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武汉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童邱龙(1920—2008年)祖籍武汉市黄陂童家湾,1937年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征北战,戎马倥偬。受家庭熏陶,童邱龙先生自少年始就对书画充满浓厚的兴趣,50年代开始,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书画收藏中,经数十年日积月累,陆续搜集了明、清及近现代诸多名家书画作品,并修缮装裱。
1988年,童邱龙将毕生收藏的100幅书画珍品慷慨捐赠给国家,同时将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15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家乡黄陂用于教育事业。此次展览是首次对童邱龙先生捐赠书画珍品的完整展示,以此缅怀童邱龙先生并纪念其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的贡献。
除了展出的明清绘画书写作品,此次展览还汇集如徐悲鸿、潘天寿、李苦禅、黄胄、谢稚柳、王雪涛等近现代书画大家作品。这些近现代书画作品部分除少数为重金购得外,多由童邱龙先生通过书信、老战友等方式求得,因而均有“邱龙同志正”“邱龙同志之属”等字。
潘天寿所作《鱼鹰图》。武汉博物馆 供图
据介绍,童老在搜集时,并无风格局限,因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作者众多。可以发现,李苦禅的《荷花图》轴采用大写意手法,层次分明,对比强烈。与李苦禅并称“南潘北李”的潘天寿所作《鱼鹰图》轴简约豪放,布局奇特。而徐悲鸿的《墨马图》轴昂扬、奔放,他笔下的奔马也成为现代中国画标志性成就之一。
徐悲鸿所作《墨马图》。武汉博物馆 供图
展览将持续至6月10日,观众可在武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游湖北公众号预约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