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O 是为谁准备的?创造者
2017-05-18 09:17:00 来源:猫窝

过去豌豆荚有参加 Google I/O 的传统,我自己也去过三次。其实今年也应该去,Google 的同学不但盛情邀请,还花了很大精力帮忙解决了票的问题,可惜还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临时有变,没有去成。还是很感谢 Google 的同学们。

这几年直播技术发展,所以各大科技公司的活动即使不去现场,也往往可以通过直播观看。回想几年前,Apple 的新产品发布会还只能看少数几个外媒私自做的文字直播,不可想像。

不过,去现场的感受和看直播是很不一样的。去年开始,Google I/O 搬到了和 Google 总部一街之隔的 Shoreline Amphitheatre。那是一个露天剧场,有个 speaker 上台的时候开玩笑说,「这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机会站在摇滚音乐会的舞台上啊。」

摇滚音乐会的风格可能确实是和参会者不是很搭,毕竟宅男很多,第一天在烈日暴晒下听 Keynote,感觉会被晒化,岂是坐在空调房间里看视频直播所能感受的。

除了温度以外,去现场和看视频还有一个本质区别:看视频直播,是一个纯粹的内容消费行为,是消费者、旁观者;但其实 Google I/O 对开发者来说,简直是一个嘉年华式的节日。Keynote 其实只是看热闹,宝藏藏在上百个分会场分享之中,还有许多动手、参与的环节,还有认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开发者,这些都是看视频无法得到的。

对,Google I/O 其实是一个开发者大会 (WWDC 也是),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活动。消费者的预期,是付钱拿到精致的产品,就像我们买 iPhone 一样。而开发者呢?我觉得开发者是魔法师,能把东西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魔法师。Google 和 Apple 召开开发者大会,感觉就像是魔法世界中的魔法师展会一样,我猜会向魔法师们推销各种魔杖、药水、魁地奇什么的,看看他们能变出什么东西。

(还有另外一类魔法师,我觉得是 story teller,他们讲述故事、制作内容,一样是从无到有变出来。他们操控的是人心。)

魔法师的东西,有时候消费者确实看不懂。所以每年都有人兴致勃勃去了 Google I/O 或 WWDC 后大呼,好无聊,这个公司不行了。有一年我在现场听 Keynote,Google 拿了大段时间来讲一个在线 IDE,就是给开发者写代码的编辑器。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科技媒体记者。他就完全睡着了。

当然,有时候也真的是无聊。

我前两天好奇翻了一下 Google I/O 的历史记录,发现从世俗眼光看,Google I/O 几乎是一无是处的。我们数数历年都发布了什么:2009 年的 Google I/O 发布了 Google Wave;2010 年的 Google I/O 发布了 Google TV;2012 年的 Google I/O 发布了 Nexus Q 和 Google Glass;2014 年主要在推 Android Wear… 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死了,Android Wear 也感觉... 不太好。

但似乎这也并不影响开发者参与 I/O 的热情,即使不送手机了,也仍然一票难求。对于创造东西的人来说,确实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在风口,他们在意的是,能不能动手做出一些有用的新东西——如果不行,就再试一次。今年 Google I/O 的开场视频,叫做「This is a story of an idea」,一个简单而充满童趣的动画,讲了一个 idea (一只蛋) 是如何孵化出来的。这也同样是我的态度。

也有一个例外的成功:Chromebook。Chromebook 是 2011 年在 Google I/O 上发布的产品,当时恐怕也只有开发者能 get 到它的卖点:一个只能打开浏览器的笔记本电脑,超安全,超快速。

普通消费者显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会想要一个只能打开浏览器的笔记本电脑?我记得,当时的媒体并不看好 Chromebook。

没想到,经过不断坚持试错,Chromebook 的团队还真发现了还真有一个地方是需要只能打开浏览器的笔记本电脑的:中小学。上课之前每个学生随便拿一台,登录自己的账号就马上可以用,下课交还。管理功能强大,学校可以对电脑的使用做很多管理,比如不让玩游戏——连那个小恐龙跑酷游戏都可以专门有个开关批量关掉。老师喜欢,管理起来也方便。刚才 Keynote 讲到,现在 Chromebook 在美国 K12 教育市场排名第一,超过 60% 的市场份额。发布的时候没有人看好的产品,一下子把微软和 Apple 都挤出了教育市场,弄得现在微软专门出了个 Windows 10 S 来对付。

创造东西的人,都知道一个 idea 的成长,是需要时间和雕琢的。刚才在 Google I/O 上发布的许多新产品,同样有着之前「失败」产品的影子。Google Lens,前身大概是 2010 年发布的 Google Goggles,一个拍照搜索的产品;Google Photos 的自动分享功能,一部分借鉴了 Facebook Moments,而我八年前还在 Google 设计团队工作的时候,也已经看到过类似的设计稿,Google Photos 还叫 Picasa Web Albums,Google 首推的社交产品叫做 Google Buzz。

新 idea 失败的概率高,有些一上来就大推特推的产品,死得很惨,比如 Google Glass,发布那年的 Google I/O 请了特技演员来跳伞,是很吸引眼球,但对于一个还不成熟、还需要雕琢的产品,过早的关注反而缩短了其生命。

失败的原因很多,也许是技术还不成熟,也许是用户需求还没有找准。有时候也确实觉得 Google 太不理解普通人了,可能是生活在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比如去年发布的 Allo 和 Duo,一个主打人工智能辅助聊天,一个主要讲的功能是接视频电话前可以看到对方的影像... 这些都是不错的功能,但很难想象一个普通人会因为这些功能,而放弃自己周围朋友都在用的 Whatsapp, Facebook Messenger, Facetime…

但花时间进去不断寻求突破点,还是会有闪闪发光机会的。Google Wave 虽然死了,但里面的很多技术,后来融入到了 Google Docs 等实时协作产品,照样发挥着其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 Google I/O 「一起读」的活动,这次交给光涧实验室来主办。光涧实验室做为一个创业服务机构,服务的也是其它创造者。我们看 Google I/O,不是为了吐槽和嘲笑,那些工作交给大众媒体。

我们自己作为创造者,需要关心的是,如何创造更好的作品,如何让我们的作品变得更好。

我这两天也会继续在 Google I/O「一起读」活动里面和其它嘉宾一起分享一些文章,做一些解读。欢迎加入,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活动详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