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你,渐行渐远还是越走越近?
2018-08-24 12:36:00 来源:腾讯教育

浦潇月,90后斜杠青年“艺术家”,现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学生,爱好摄影。托福考试经验丰富,出国多年,与父母“不和”已久。

(注:此处“不和”非贬义,且听笔者后续详述)

亲子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话题,东方向往西方的“放养教育”,西方对东方的“虎妈虎爸”充满兴趣。当在东方教育体系成长下的父母遇到在西方接受教育的孩子,又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浦潇月的家庭就是反应较强烈的那一种,如同河的左右岸,光碟的AB面,虽然无法互相理解,但彼此深爱。

A面:他乡遇新知·英语和归属感

“我从小就比较独立,更确切的词可能是特立独行吧”,浦潇月开门见山道,正如她的人一般,直接豪爽。“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性格导致在国内的教育体系里我看起来是个很矛盾的人,在班里上课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我是个好学生,很乖的那种。但放学后是最疯玩并且把大量课后时间花在社团活动的人。为此我高中班主任还找过我谈话,但是我其实觉得自己这样没什么问题。因为尽管在国内上的都是在别人看来很好的学校,可是说实话,我觉得国内以学习考试为主的生活很单调,学习不应该是单调的。”

当问及父母是否有同感时,浦潇月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在一些话题上保守,在另一些话题上开放的。这些话题因人而不同。我爸妈在出国留学这个话题上是比较开明的:愿意与我沟通;从小就会培养我学英语;鼓励我出国旅行去见见世面。”

真正下定决心出国留学那年浦潇月恰好13岁,初中毕业。当时她的爸妈给她报了一个在美国的夏令营。整个夏令营有3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几乎没有讲中文的同龄人 “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一个特别美式的夏令营,”在浦潇月的记忆中每天都有很多的活动,冲浪、弹琴、骑马、开小型越野车、绘画、时尚设计等等。“这个经历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处于与母语完全隔绝的环境。这一次经历里虽然英语当时也算流利,可是巨大的文化差异还是让我感受到了冲击。而且我相信留学生没有人可以躲过这个被差异击中的环节。”这一个月里浦潇月见识到了同龄的国外的孩子丰富的生活和创造力。很多孩子可以自己作词作曲,弹琴唱歌。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他们都有让生活变得有趣的智慧。“这种智慧和激情影响了我,我与爸妈也分享了很多,他们表示了支持。鼓励我出国念书”

可是支持并没有持续很久,分歧就纷至沓来。浦潇月在选择专业上与父母产生了摩擦。跟大多数家长一样,浦潇月的父母希望她能够稳定,在国外学习商科和理工科,未来找到好的工作,安稳度日。“我爸不喜欢心理学,更不喜欢艺术,他们觉得这些不确定性太大,”浦潇月有自己的坚持,“我学心理完全是兴趣原因,懂得心理学是作为成年人非常重要的能力。即便我的这个选择将来被证明不是最优的,我认为年轻人更重要的是敢于尝试和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也应该是高等教育需要教授的理念。”

“我觉得美国学习生活的最大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独立和尊重。你做任何事情,不管是不是鼓励,大家可以给你建议,但最终一定是尊重你的选择的,个体间容忍度比较高。我在学校也会见到各种各样的人,接受着别人的不一样,相信别人也是在接纳着我的不一样,这一点对我很重要。”浦潇月将她在美国的经历称为“冒险”,“即使以前经常出国玩,觉得好像知道国外是什么感觉。但出国读书以后发现,只要没有在美国上过学,美国的校园生活对你来说是太多未知的,而这些未知改变了我!最开始选择这个学校是因为喜欢社会学,喜欢做相关的阅读和思考。之前从没有想过做摄影师,结果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很成熟的工作流程!我跟这边的老师和同龄人也很聊得来,大家都在努力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感觉棒极了!”

不可否认,浦潇月能在美国如鱼得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的英语能力和积极适应文化差异的勇气。作为拥有多次托福考试经验的人,浦潇月不吝分享到:“我总共考了4次:两次94、97和113。大学申请的时候也没有申请专业。我觉得我建议学弟学妹们申请undeclare。不妨先列出你喜欢的东西,用大一的两个学期去探索你感兴趣的各种学科。基础课都上一遍,多和教授,TA还有各种前辈聊聊,这些都能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和这个专业的契合度。”

当被问及怎么提高托福成绩和整个英语水平时,浦潇月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非常重要,这不管是备考还是以后的生活都很重要。在一定时间内要兼顾大量工作量(比如脱误听说读写四个领域),一定会有你擅长和不擅长,次重要和最重要的区别。备考时就是如果你每天给我4个小时,我一定会把3个小时都用在提高我最差的领域,因为这里的提升空间最大。经典的木桶效应的解决措施。我记得我当时在上一个2周的冲分班,每科老师都疯狂地逼着你交作业,但我就把全部时间都投入了最差的听力,其余的每天花一点时间。结果之后考了两次都是听力满分”

B面: 女行千里母担忧·理解,难易自知

“过去跟潇月聊天更多一下,现在可能沟通的比较少了”,浦潇月的父母感叹道,“时代在变化,现在年轻人的想法我们也琢磨不透。不过我们大多数时间会尊重潇月的意见,尝试去了解她的想法,也希望能够帮助她选择一些比较适合她的路吧。一直都说国外教育比较先进成熟,我们也从小就培养她学英语,家里经常一起出国旅行,感觉她还是比较适合出国留学的。其实这也是我们做了那么多年家长的经验吧,不要代替孩子做选择,更不能跟风和攀比,培养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应该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必修课之一。”

当被问及孩子出国前最大的担忧时,浦潇月的父母的回答非常有趣。“我们最大的担忧就是她的胆子太大了。不过潇月总是说现在年轻人就是这样,自己认定的东西不管对错都要试试看。可能真的是年代不一样了,潇月是个很独立自信的孩子,有啥说啥,可能在国内咱们就会说她不谦虚,不过用他们年轻人的话说,这就是坚持个性。我们现在也在努力理解中,跟其他家长共勉吧。”

在回答终极问题他们还能不能看到浦潇月的朋友圈时,浦潇月的父母微微一笑,“潇月之前就说我们可能老是抱着替她做决定的态度看她的朋友圈,感觉被过度保护,像在监视她。就给我们都屏蔽了。我们也在慢慢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跟她沟通,毕竟我们的那个年代跟他们现在差距太大,要是其他家长朋友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可以分享给我们。”

潇月和她父母的故事到此就告一段落了。而父母与孩子如何一同成长,互相学习,应该是一个讲不完的课题,如同潇月所说“敢于试错,勇于承担”,人生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