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深化产教融合,加快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达内教育集团旗下子品牌英才添翼于8月14日在著名的旅游城市山东青岛主办“智能新时代下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暨2018年第十二届达内集团校企合作高峰论坛”。
会议聚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与变革,探讨新的技术浪潮下,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发展人工智能的新一轮发展机遇。来自教育部规建中心、百度、甲骨文、Adobe等著名企业嘉宾以及560多位院校领导莅临现场,话题聚焦在智能新时代下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思路与成功经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共建人工智能学院等高校关注的热点议题,各方专家一一深度探讨与交流,共话人工智能时代产教融合的变革与机遇。本次会议四大亮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探索、达内集团产教联盟暨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典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案例分享。
达内教育集团董事长/总裁韩少云做“达内教育集团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的主题演讲
达内教育集团董事长/总裁韩少云为在场嘉宾做了开场致辞。韩少云首先感谢新老朋友,对我们一贯的支持。韩少云说,只有你们的支持,达内才有今天的成绩,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达内的事业,让我们共同推动大学生的就业。
今天,我给大家在这里分享《产教融合、以产促教、以教促产、市场驱动、为教赋能》这样一个主题。我们知道高等教育,国家也很重视,在今年的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陈部长发表讲话。同样高职教育,也能够为我们行业培养可用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整个产业链里面,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的7月3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发展计划工作会议也召开了,行动计划的纲领性文件也诞生。
产教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校办企业,校企融合,比如说我们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第二个阶段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但随着民营经济的地位的提升,我们校企合作有点行不通,因为民营企业更注重成本的控制,更注重集约化和节约化,他们不可能为高校的学生免费提供场地,免费提供师傅带徒弟的这种模式,不能形成学生实习实训的规模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开发不出适合院校的实训内容,做出行之有效的课程也是需要投入的。第三阶段是三方协作,协同育人。既然学校和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去做这种实训,那么就诞生了第三方的公司,第三方的公司专门把企业的实训案例总结起来,形成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再输送到大学里面去,就像达内这样的公司。作为一个教育集团,无论是大学还是实训机构,我们的课程都是由行业的驱动的,我们的课程设计要紧跟行业的发展。
韩少云认为,市场化、专业化是推动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的必由之路。韩少云说,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比较迅猛,这都是40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但是,在中国这个经济里面,没有开放领域有两个,一个是医疗体系,一个是教育体系,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到高等教育,绝大部分并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引入外资,没有进行市场化的推动,所以我们在这一块,可以说发展是滞后的,要想把一个产业做的有竞争力,在世界领先,必须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作。
我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是中国发展很重要一个阵地,短期能不可能市场化、专业化,更不可能引入外资。怎么办?只好引入第三方机构,像达内这样的培育机构,这样一个市场化运营的机构,来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提供短缺的,或者不能够完成的服务。那达内公司是一个怎么定位?相当于我们在院校和企业之间架设的一个桥梁,对于院校,我们是一个实训公司,对于企业来讲,我们是一个人才输送机构,这样就把高校和企业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做到三方合作,协同育人,韩少云说。
韩少云说,实际上,第三方的协同育人,不是中国只有,实际上是源起美国,发展于印度。但是这两国现在在IT教育和职业教育有一些没落,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营收规模来讲,达内教育集团已经远远超过他们,我们才敢这么讲,达内今天已经是全球最大的IT教育集团。
为什么说达内是全球最大的IT教育集团,从几个纬度来看,我们的年产值最大30亿,我们覆盖了地域最广,覆盖了中国的70个城市,300服务中心。我们运用了先进的教育手段:双师教学,远程授课,其实,这不是我们发明的,这是一个互联网很重要的应用,但是在全世界运用的最极致,运用的最有效的公司就是中国的达内。过去16年,我们培训了60万名学生,现在每年差不多能培训15万人。中国有1200家院校是达内合作伙伴,占中国高校数量的一半,合作的企业超过15万家,我们可以做高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学生负担不起学费怎么办?达内推出了零收费,毕业后分期付款,现在没有钱没有关系,先给你提供教学,等学生毕业之后,再把钱还给我们,这些投入相当于给学生补贴,我们每年差不多给5万名学生提供学员的补贴,每年会有5个亿之多。
韩少云说,IT教育源起美国、发展于印度,壮大于中国。第一个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达内的远程直播、双师授课的教学模式,在06年开始做了,已经做了12年了,在达内,200位核心师资,服务50000在读学员。现在,在中国的民营教育领域,“双师模式、远程授课”已经成为一个标配,包括新东方、学而思,从去年开始,也开始学习达内的双师模式,开始他们的课外辅导的教学。
韩少云分享,除了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外,达内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因材施教、分级培优。在我们每月入学的一万多的学生里面,经过考试,分入就业、培优、才高三种类型班级里,把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班里,基础差的学生放在另外一个班里面,就像我们的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把优秀的学生和差的学生分开教,针对优秀的学生可以讲的更快,这样的话,同样4个月学习的知识点会更多,对于一般的学生也因材施教,开发出适合他们的内容,同样可以把他培养成人才,通过因材施教,无论是学生的满意度还是学员就业薪资大幅度的提高。
韩少云强调,市场化的运作让达内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零首付、抵押金、后付款。达内每年要招15万,其中往届工作了1—5年的学生,这些学生是没有学费的补贴的,只有针对那5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自各位的高校的毕业生,才有零首付,就是刚才讲的补贴。中国IT教育发达,商业化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我们可以去融资,给学生做了补贴之后,企业一定会短期内,可能是亏损的,这些钱从哪里,可以从资本市场来。另外,我们看到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从事IT互联网的从业人员他的平均薪资已经排到第一名,中国的IT从业人员,平均年薪已经超过12万,美国也是一样的,超过了10万美金。中国IT互联网的薪资,以前是没有房地产高,没有金融高,但是现在已经超过了他们。当然应届毕业生,他也可以选择参加培训和不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时候,是如虎添翼找工作也会获得的薪资更高。还有通过这样的实训,让这些专业不对口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实训,也能够把他输送到IT互联网里面去就业。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市场驱动实施方案。大概有三个方案可以跟我们的院校进行合作。共建专业,二、共建特色班,三、共建产业学院。
大家提到的产教融合,那么产教如何融合?实际上有五大融合。
一、教学融合。我们叫内容为王,先要从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来做融合,要从大一开始,把企业里面的实战课,融入到大学教学里面去,这叫教学融合,对学生教学内容,是第三方和大学一起制定的。
二、师资融合,也是双师模式。可以运用大学里面的老师和培训机构的老师来合作完全教学,只有一方的老师是不行的。互相当对方的辅导老师,就可以实现师资融合。
三、教管融合。我了解了一下,大学里大概400个学生配一个辅导员,一个辅导员怎么会管过来400个人,我们会用更多的人去给学生做辅导,差不多是做到1:100的样子,就是给学生做一个辅导。
四、场景融合。一部分的教学,在大学里面来完成,另一方面在第三方的实训机构里面来完成,让学生走进未来工作的城市去学习,一方面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适应新的城市,这是场景融合。第二个场景融合指的是教学案例的场景,在学校更多地是理论的场景,到培训时机里面更多是实践的场景。
五、权责融合,就是各取所需,共同融合。
怎么样在产教融合共建专业。到目前为止,达内已经与70多所大学和学院,实现了产教融合专业共建。但是弊端是受限于申请名额数量的多少,所以这种产教融合,不能够普及化。所以最近两年诞生了产教融合共建特色班,不需要再去申请名额了,在学校里面也是去招募学生,来加入到这样一个跟学校和培训机构共同开设这样一个特色班。2018年达内通过特色班的模式与各个院校合作,有2万名学生加入到我们特色班的教学当中来。最后就是共建产业学院,比如说我们与浙江海洋大学,建立了达内的IT学院,这是三四年前就开始建,现在学校里面学生就是达内的学生。
韩少云认为,产教融合,共建方能共融,既要共建专业,也要共建特色班,还要共建产业学院。
全国电子商务行指委和达内教育集团举行网络营销产教融合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为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批领先的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构建行业技术技能积累体系,提高我国网络营销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全国电子商务协会行业指导委员会联合达内教育集团共同启动网络营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活动现场,达内教育集团创始人/总裁韩少云、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陆春阳上台启动网络营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副处长王丽萍做“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副处长王丽萍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一直聚焦创新驱动国家重大战略,汇聚教育创新要素,旨在构建国家级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引领平台、国际应用技术教育创新网络,多管齐下助推产教融合发展。王丽萍随后介绍了由教育部规建中心联合达内发起的“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她强调,达内是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集团,具有丰富的资源积累和教学优势,希望该项目能够加快中国高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建设,推动当地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符合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达内集团教学副总裁王春梅做“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整体解决方案介绍
人工智能的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人才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会上,达内教育集团教学副总裁王春梅介绍“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整体解决方案,她首先分析了目前行业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随后重点介绍了达内面向本科和高职院校推出的人工智能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王春梅表示,人工智能学院整体解决方案依托行业产业对于人工智能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覆盖人才培养专业学科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人工智能AISE教学管理平台、AI实验中心、AI资源池、AI体验中心以及师资培训、联合开发新形态教材等内容,希望持续整合并共享来自各方的优质资源,助力高校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工智能人才。
达内教育产教联盟成立暨第一届理事会启动仪式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对于产教融合若干意见》的精神,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及部分院校领导及企业的倡导下,由达内教育集团发起成立的“达内教育产教联盟”,达内产教联盟理事会本着“诚信、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以“聚势赋能、共赢未来”为目标,以推动中国应用型本科及职业院校的实践育人教育为任务,通过各成员的智慧碰撞、成果交流、实践探索,聚力打造“政行校企研深度融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会议现场,达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韩少云为达内教育产教联盟名誉理事长颁发聘书。韩少云与达内教育产教联盟名誉理事长共同用红酒向水晶启动船注酒,浓郁香气的红酒注入水晶启动船寓意着达内教育产教联盟正式启动,并为达内教育产教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成员颁发理事证书。希望未来能够与更多高校、企业加入到达内产教联盟中来,共同打造中国产教融合的专家智库,为中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百度、甲骨文、adobe专家谈“深化国际合作,共育大国匠才”
百度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黎说,技术创新是推动人类历次产业变革的核心要素,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信息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智能化,AI 将是是新时代的电力。在新的机遇变革中,各行各业对于人工智能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释放,百度愿意与达内这样具有深厚积淀的企业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Oracle 大学戎鹏做了《Oracle携手达内共建大数据人才标准》主题演讲,戎鹏说,Oracle是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供应商,超过50个技术领域排名第一。目前全世界有超过650家企业采用Oracle大数据/AI解决方案,并且这个数据在不断增长。可以说拥有全球最广泛,最深入的行业经验。所以能够跟达内进行互补,最终为高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方案。
Adobe中国授权培训中心总经理郭功清现场作了《数字艺术大师的摇篮》主题报告,他说到国内文创产业大力发展,各个学校都开设了数字艺术相关专业,Adobe跟达内从2012年就开始合作,adobe非常看重达内雄厚的师资实力和在数字艺术领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Adobe对于数字艺术发展的贡献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相信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将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数字艺术人才。
达内与甲骨文签署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为了更好地致力于大数据领域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衔接,进一步培养更多的高阶人才。现场,达内与oracle签署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教育部综合改革研究专家/江西省教育厅教育改革咨询专家谭光兴做产教融合演讲
教育部综合改革研究专家/江西省教育厅教育改革咨询专家谭光兴认为:产教融合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是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和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校企深度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必由之路,深入持久的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是互利互惠,校企合作方式多样,选对合作伙伴很重要,至少软件专业的最佳合作伙伴是IT教育企业。
谭光兴强调,产教融合的成果完全取决于校企合作的成效,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的条件是校企融合,这就要求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不能只是表层的、肤浅的,而应该是深度的、全方位的,要让“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现代版的校企合作方式多样,作用繁多,不可简单为之。
谭光兴说,软件专业最好的合作伙伴是IT教育企业,我考察了几个高校,也参加了几次江西省高校软件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发现一种现象:软件专业的学生就业存在着巨大差距,有的学校就业率很高,而且专业对口率也很高,特别是就业起薪很高,有的甚至没有毕业就被企业聘用。有的学校则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经过考察,发现与IT教育企业合作的高校是前一种现象,而直接派到生产企业去实习的高校几乎都是后一种现象。
发现杯大赛执委会、全国电子商务行指委秘书长支芬和致辞
发现杯大赛执委会、全国电子商务行指委秘书长支芬和致辞说到,受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张秘书长的委托,首先对智能新时代下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暨第十二届达内集团校企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第五届“发现杯”大赛自去年9月底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793所高校的7445个团队报名参赛。历时1个月,总计1773个团队提交了参赛作品,其中本科团队1586个,高职团队187个。新增艺术设计赛项,吸引1192个设计团队报名参赛。第五届“发现杯”大赛经过近1个月的层层选拨,最终来自全国90所院校150个参赛团队突出重围进入“发现杯”大赛全国总决赛的角逐。从区域赛作品初筛、区域赛正式评审到全国总决赛近5000次作品评审,最终产生全国一、二、三等奖,优秀院校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以及最具投资价值奖和最具人气作品奖。大赛组委会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周密部署,保证赛事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8第六届“达内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启动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现杯大赛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高校学子搭建一个展示梦想、激发能量的舞台,在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国电子商务行指委秘书长支芬和教授、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副校长孙瑜、甲骨文WDP项目中国区经理叶洋、Adobe中国授权培训中心总经理郭功清、达内教育集团创始人/总裁 韩少云等领导共同参与2018年第六届“发现杯”大奖赛的启动仪式。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副校长孙瑜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一项热门赛事,发现杯大赛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给高校教学改革带去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发现杯大赛涌现出不少比赛成绩亮眼的高校,其中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孙瑜分享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2011年5月21日将计算机专业冠名为“达内IT学院”,累计招生学生1389人次。学院目前下设三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现杯大赛助力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以竞赛为手段,实现教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建立IT联盟社,选拔低年级优秀IT学生,以竞赛为导向,铺基础、拔尖子,以竞赛为契机,提升教师教学与竞赛辅导水平,发现杯大赛参赛作品聚焦前沿、先进和实用的技术,让指导老师紧跟前沿技术潮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达内作为院校合作企业,为参赛院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进修培养计划,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技能培训方面为老师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竞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提升就业竞争力,2013-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转正薪资分别为5690元、6194元、6738元,并且入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学生数量不断递增。如何构建完善的学科竞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融合的体系?一:“赛练融合”项目启动要尽早;二、加强管理和指导团队建设;三、建立稳固地校外实践基地,引进企业资源;四、成立产学实验班级;五、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专人专岗,师生共促。
“AI+智能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首批项目建设试点院校公布
下午的活动分为两个论坛:一个是 AI+智慧学习分论坛,一个是深化校企合作分论坛。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公布了28所“AI+智能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首批项目建设试点院校名单。首批入选28所“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的代表上台,在卷轴对应的地方签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副处长王丽萍、达内教育集团创始人/总裁 韩少云先生、百度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黎上台见证。
达内教育集团新项目事业部营销总监谢远庆“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方案分享
达内教育集团新项目事业部营销总监谢远庆说,今年上半年因为“AI+智能学习”这个项目我走访了64所学校,并亲自拜访并当面沟通了有17所学校,很多学校也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我也反馈给我们的教学集团。
谢远庆说,在“AI+智能学习”中,我们请了非常有名的专家,很多的领导也是我们的专家委员,同时邀请了企业里面的包括微软、百度、亚马逊等这样的企业人员成为我们的项目专家组成员。
作为达内依然围绕着本科和高职围绕着五大块,“AI智慧学习”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本科体系和高职体系,教学管理平台,有综合授课、师资管理、资源管理、双创管理、安全体验中心,最终我们培养一流的双师人才,实现产业的高层次人才。
谢远庆说,对于本科的人工智能共建学院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试点校,建设的目标首先满足新生的需求,构建基本的学习环境,同时设定我们AI的实验,软件平台的教学;第二阶段,达内建立第二学年的课程,建设高级的实验室,把算力中心,匹配进来;第三阶段建设目标,我们对于学员课程的设备,实现大项目的贯穿,培养老师指导老师,创新大赛。
对于高职来说,主要是两个建设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建设目标,也是满足兴盛的需求,参观、体验构建学习环境,研究AI内容,设计AI实验,软件平台的教学。 第二阶段,培养我们的老师和助教帮助学生让学员能够从算法理解和一些效果API的使用,来增强对于项目的理解。在第二学年之后,课程的交互力量,主要专业的课程和实践的课程,以及对接的实习实训,未来对于不同级别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实习,可以安排其中的培训,使他们在最后一个学期有一个质的提升。
黔南民族师范、兰州工业学院、浙江财经大学、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院校领导分享了“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优秀的建设思路。
黔南民族师范校长/党委副书记石云辉、兰州工业学院副校长李贵山、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石向荣、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毕玉海四所院校的领导也分享了“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优秀的建设思路。
黔南民族师范校长/党委副书记石云辉说,人工智能学院的主题任务是完成学科与教学资源的建设、完成创新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的建设、完成区域经济服务模式创新的建设,完成区域经济服务模式创新的建设。在专业设置上,通过实施“达内卓越班”计划,培养“专业+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办学专业,并制定了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三年规划。
兰州工业学院副校长李贵山说,通过与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整合学科资源、产业资源,培养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通过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配套环境保障的等措施保障人工智能学院的顺利建设和实施。
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石向荣说,浙江财经大学创新教学模式就是主动适当前社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培养“人工智能+经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建成以“人工智能+经管”为特色的校企共建“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建成一个以智慧商务、智能服务为特色的省内一流实验研究平台,全面支撑学校经济、管理、理工多学科的融合创新,促进人工智能+经济、人工智能+管理等跨学科交叉研究,支持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毕玉海分享了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的三点思考:1、“共建人工智能学院” 的定位、功能和架构、2、科学研究和行业应用、3、区域规划对接。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课程是生命,达内的课程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16年不断的创新,打造覆盖IT全产业链的职业课程版图。在深化校企合作分论坛上,达内集团的三位教学总监再次向到场的500多位院校领导分享了三大解决方案,它们是真账实操的“新财经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 、热门火爆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高端前卫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
枣庄学院党委书记曹胜强、黄淮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陈向阳、吉林工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长山分享各自校企合作案例实践
在深化校企合作分论坛上,枣庄学院党委书记曹胜强、黄淮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陈向阳、吉林工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长山三所院校的领导分享了“枣庄学院模式”、“黄淮模式”、“产业学院建设”等校企合作实践探索的经验,肯定了与达内共建专业、共建产业学院取得的成果。达内教育集团三位教学总监分享了大数据、数字艺术、新财经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创新性、实践性需求日渐渗透融入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作为中国高校最紧密的合作伙伴,达内立足国家和市场对于各类产业人才的需求,以项目驱动教学,以行业应用为主轴来建构人才培养方案,兼顾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将持续整合并共享来自各方的优质资源,真正用心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达内教育集团三位教学负责人分享了大数据、数字艺术、新财经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