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公益行动”)于 2018年6月下旬,分别在上海、杭州、成都、哈尔滨举办了4期“公益行动”全国系列育人论坛,聚焦教育真问题,传递公益正能量,吹响了集结号,谱写了新篇章。
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育科研等单位相关专家出席论坛作专题报告和点评,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余名“公益行动”基地校校长和教师代表以及各省实施负责人共同研究,紧紧围绕“教师如何有效进行心理调适,提升职业幸福感”“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如何关注和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四大育人模块展开理论与实践的研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进了“公益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实施。浙江、上海、四川、黑龙江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出席了论坛,“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任萍、梁威、边玉芳、王建国参加了论坛。
“公益行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顾了“公益行动”实施三年半以来,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四有”好老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的一系列显著工作成效;并强调了2018年“公益行动”将围绕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有效解决教育中的真问题,将“四大育人模块行动研究”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同时倡导各地市基地校能充分发挥自身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基地校参与到“育人模块”行动研究中来,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促进区域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公益行动”办公室专家梁威教授、边玉芳教授、吴洪健博士、王昌海博士针对“四大育人模块行动研究”分别做了题为《关注有特殊需求学生,探索促进其发展的干预和促进策略》《家校合作——学校应该做什么》《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探索教师心理调适和迈向幸福的有效路径》的主题报告,深入解读了“育人模块行动研究”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科学有效的育人策略与途径,解决了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的现实难题,提升了一线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针对“教师如何有效进行心理调适、提升职业幸福感”育人模块,与会者敞开心扉,共话幸福,提升了对育人能力与心理建设关系的认识,学习了自我调节与时间管理的方法。论坛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职业幸福感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拥有并加强职业幸福感更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态度。
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育人模块,论坛通过专家指导、经验分享、观摩家长会等形式,探讨了有效家校合作模式的建立方法。教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在实践经验中激发了创新思维,更加明确了学校与家庭应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共同分享育人责任,才能促进学生、学校、家庭共同进步。
针对“如何关注和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育人模块,论坛以“读懂学生需求,促进多样发展”为主题着重关注了流动或留守学生、单亲等特殊家庭结构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过分溺爱导致行为异常的学生。杭州胜利小学的戏剧课、杨凌子中学的一堂游戏课、天长小学的主题队会,让观摩的老师深受震撼、信心大增。大家表示,通过现场观摩、专家点评,看到了自己育人方法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储备的不足,将在今后深入学习科学的干预和支持方法,做到育人之前要先育己。
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育人模块,论坛围绕“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进行了专家引领和经验分享,并带着问题走进了成都的学校进行课堂观摩,开展了问题讨论。大家通过研讨强化了对儿童发展、育人理念和育人策略的理解,明确了作为学生人生的引导者,必须将学生个体持续发展放在首位,重视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进而为其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四场育人论坛期间,“公益行动”办公室邀请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地校校长分享学校在四大育人模块研究中的经验,与当地学校合作共同开展了多场现场观摩活动以及分论坛,全国各地近千名校长及教师代表前来参会学习通过近距离观摩,体验式学习,树立正确育人理念,掌握科学育人策略。全国育人论坛不仅成为了传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载体,更是“公益行动”基地校教师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平台。与会老师们激动地说,在“公益行动”的支持下,我们能够进行跨越地理距离的、面对面地交流和学习,在育人的路上将不再彷徨、不再孤单。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公益行动”将继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四有”好老师成长平台,致力于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更多的老师树立正确育人理念,提高师德素养;引导老师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既做“经师”更做“人师”,把育人融入生命,将“四有”薪火相传,勇做同心筑梦的奋斗者和求学问道的开拓者。“公益行动”将与各基地校继续携手,汇聚力量,为亿万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美好未来,为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