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新英才学校诞生于美丽的温榆河畔。十年来,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怀着对教育朴素的热爱和由衷的敬畏,遵循着教育最本真的目标,沐风栉雨、砥砺前行,结得一树芬芳。
观十载光影流转,惟求是初心可鉴。
从做教育开始,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长蓝春便展开了对自己的追问:“我要做怎样的教育?”
他不想单纯地去复制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也不想在中国教育的创新和多元文化的践行中人云亦云。他希望办一所“不一样的学校”——在这所学校,知识传输和品格塑造同样重要;在这所文化圆融的学校,不只有中国文化的传承,更有东西文化的交融;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每一个孩子,能够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带着中国文化的基因,热爱中国,拥抱世界。
2008年起,新英才以传统文化立校,回归教育的原点,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爱与创造。十年来,新英才人遵循教育平衡之道,始终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的原动力,风雨兼程。十年,新英才人走过的是教育变迁之路;是英才济济一堂,满园芬芳的育人之路;是求真笃志,集教育之大成的发展之路;是明德向善,追求卓越的创新之路。
弦歌不辍,玉汝于成。十年来,一千四百余名毕业生带着中国人的谦卑、敬畏与感恩之心,带着新英才“爱”和“创造”的文化基因,从这里走向世界,也把新英才赋予他们的中国文化的种子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5月18日,在搭建于新英才田径场的巨型舞台上,新英才第一次在室外为四千名观众奏响光与影的欢歌。她用一场具有“国际范、创意风、英才味”的校庆演出,致敬十年芳华岁月,感谢所有同行者们。
这次校庆,担任本次活动主持人的有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小时姐姐、新英才小学部学生黄马修、AP国际中心学生赵博熙、剑桥国际中心学生邹欣瑶、新英才2013届毕业生纪元、新英才2015届毕业生韩雪、学生家长代表、曾在新英才任职的教师杨楠。他们其中有学有所成的毕业生、离开新英才的老师、为新英才付出心血的义工老师、同根学校的小朋友……这是一场爱的集会,收集来自远方的、走出去的、社会上的爱,再将这爱分享传递出去。
最美回家时
新英才从蓝色的海洋而来,安华街9号是新英才人共同的家。十年来,他们从四方聚集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世界。在新英才十周岁之际,让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新英才人重回新英才这魂牵梦萦的地方。这次相聚,是回家!
艺术可穿戴
一双巧手,敲揉拉团,让陶泥有了生命;裁织缝画,让服装有了灵魂。在新英才看来:创造从不会脱离生活而存在,环保也从不该只流于口号。这一次,我们将舞蹈与走秀同台,动静结合,点线交融,让新英才学子的创造于生活中生发,让人文情怀于艺术教育中生长。
一桶江山乐
创造,在艺术世界从不缺席。新英才的孩子们用音乐与物理知识融合而成的乐器,奏响最灵动、激情的打击乐。艺术与理工融合,音乐与光影交织,在DJ的自由创造和音乐表达中,青春动感的花式篮球、羽毛球和跳绳轮番上场。这一次我们拆掉舞台的界限,人人都是打击乐手。
八方歌吟起
始于秦汉的丝路驼铃,是现今全球一体化盛大交响的前奏。激昂的合唱《Roar》、异域风情的印度舞、“小邓丽君”朗嘎拉姆的《甜蜜蜜》、蒙古族少年阿比亚斯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及七国少年的友谊之歌《一带一路手拉手之歌》告诉人们,将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民族情怀的学生视为己任的新英才,国际化进程从未停歇。
十年员工与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颁奖仪式
在新英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忠诚坚守,无怨无悔;他们担责于一身,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他们视彼此为家人,一人遭遇困厄,众人伸出援手。爱,是新英才不变的主题曲。这一百二十位在新英才坚守十年的员工点亮了新英才人的心灯;这一封家书,温暖、感动了新英才的大家庭;这“新英才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的获奖者,让敬意在新英才流动。
阿嬷进北京
10周岁的新英才学校有两位家人,23岁厦门英才学校和21岁的厦门国际学校。在新英才十周年校庆之际,厦门英才学校男生舞蹈团用闽南特色的《阿嬷进北京》为新英才庆生。你从厦门的海洋上来,我在北京的河畔扎根。同根同源,同心同德。爱与创造,是你的信念,是我的誓言。
龙凤翔九天
中国传统文化是新英才立校的根基。男武女舞植根于新英才的沃土,将武术之“力”与舞蹈之“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力”与“美”的结合,刚柔相济。这一次,新英才用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底蕴,构架我们的风骨;用新世界的辽阔前景,充盈美好的年华;用古老的龙凤图腾,捧出新英才的吉祥。
山居秋暝
她呕心沥血13年,为孩子写50余首《新学堂歌》。从音乐泰斗到“国之园丁”,从唱给孩子到唱响时代,她的《新学堂歌》带我们找寻民族文化之根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源头。她就是谷建芬老师。从英才到新英才,二十多年来,谷老师与我们相知相守。如今83岁的她又来到新英才,让质朴空灵的《山居秋暝》在新英才吟唱,让经典在新英才“咏”流传。
新英才“寻礼,知礼,遵礼、爱礼”活动启动
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构建了新时代“乐”文化教育的根基,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体现天地自然的和谐。古代的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代表天地自然的秩序。中华“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叫“礼仪之邦”。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百年中国,礼仪文化在中国断层的现状。
因此,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长蓝春号召,在全校发起一场“寻礼”活动!让孩子们自己追寻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之根,找回属于我们生命的原点! 重建“礼乐精神”,从课堂到生活,从文献记载到身边的小事,去寻求存在于中华文明血液中的记忆,更是找寻巍巍中华的“历史之声”,对天、地、祖先的敬畏和感恩。
在十周岁生日之际,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寻礼、知礼、遵礼、爱礼”活动正式启动!
十年岁月如歌,弦歌不辍;十载时光如水,酌水知源,北京市新英才学校走过了风云际会的十年。怀抱一颗赤子之心,秉承“爱与创造”理念,新英才将开启下一个璀璨的十年。
立十年基业,育时代英才。祝福新英才,生日快乐!祝福新英才,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