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你们怎么看?”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级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刘梦洋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条信息,配图是两张高三语文试卷。
国科大研究生刘梦洋的朋友圈
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卷
是什么味道让刘梦洋觉得熟悉?在这张“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中写作部分这样写着:
“9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在雁栖湖校区举行。原定一个小时的开学典礼,因为山雨突然来袭,仅用了两分钟即宣布结束。仪式安排只有升国旗、奏唱国歌,以及中科院院长、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短到只有55个字的讲话。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开学典礼主持人、国科大校长丁仲礼宣布典礼结束。“大雨将至,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他说。这场“史上最短的开学典礼”,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什么?国科大就这样真真切切地成为了高三“材料”作文题中的“素材”?
原来,刘梦洋的父亲是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一中的高三语文老师,这张带着与女儿“高度相关”的试卷是他在监考开启试卷时的意外发现。这道作文题,让刘梦洋瞬间感受到了一种“你在国科大见证开学典礼,别人在试题里驻目你”的神奇穿越。
这张面向池州市全体高三学生的语文作文题,同学们究竟是如何作答的?据池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江主任介绍,这次的语文期末统考作文选“国科大最短开学典礼”为材料,是为了让同学们体会来自“最短开学典礼”的人文关怀,体会来自国科大的科学务实精神。大学之道应在“以学生为本”,细微之处见精神,同时对同学们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现在,你是不是好奇,同学们在作文中到底如何评述国科大这场特殊的开学典礼,下面是来自池州教育局推荐的高分作文三篇。
池州市优秀学生作文选篇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作文选段:
“山雨突然来袭,使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定一个小时的开学典礼仅用两分钟即宣布结束。这场‘史上最短开学典礼’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的同时,更是反映出国科大‘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应当获得人们的肯定。
教育的本质本就是育人精神,强其体魄,一切围绕塑造优秀人才的行为。因此关心学生的身体,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行为是以育人为责任的学校所必需的。因大雨将至而结束开学典礼是国科大对学生认真负责态度的体现,国科大展示出一个高校优秀的品质。”
《科学意笃,人文情深》
作文选段:
“前不久,国科大的‘最短开学典礼’在网上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不过是下雨而已,现在学生未免太娇气。
也有人认为,校方此举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关怀。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即使是仅有两分钟,校方仍“升国旗”并“奏唱国歌”,白春礼院长的简短讲话。
这难道不够吗?
‘升国旗’‘奏唱国歌’,这是提醒和教导学生要有对家国的热爱。
而开学的讲话更是别具一格,55个字,凝聚的是科学人对人的关怀。长篇大论的演讲并不一定为学生所接受,而以身作则的人文情怀才令人动容。”
《温馨内在,何惧形式》
作文选段:
“两分钟的开学仪式,短短55字的致辞,只有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安排。近来国科大的一场史上最短的开学典礼,引发了无数吃瓜群众的热议。这在我看来国科大这样的不流于仪式,为学生健康着想的人性化关怀行为值得点赞!
国科大校长的一句:‘大雨将至,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句朴实却饱含对学生殷切关怀的话让人心头为之一暖。不驰于形式,不骛于虚名,将爱与温暖传递给他人,这是最有意义的教育。”
刘梦洋的父亲,作为高三语文老师,对这次命题作文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刘老师的点评手稿
2017年池州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质量检测作文题以“国科大”开学典礼为材料命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辨,实现高考语文“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避免高考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
如何评价这一命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认为:
1、接地气,让学生实话实说,有话可说。生活即语文。让学生平时要观察生活,积累新颖素材。
2、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考试材料的最大意义在于培养一种理性思维,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材料中,丁校长一句话,渗透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温度,彰显着一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细微之处体现着爱心的传递:“最短”的开学典礼,也是一种科学务实的精神,校方的应变能力。
3、材料渗透着丰富的情感,真情就富有生命力。我们作文和做人,也应该做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用真情奏出爱的乐章。
据了解,池州市共有高中24所(其中公办17所),学生总数30000余人,高三10000余人。也就是说,这份承载着国科大“暖意”的语文试卷,从此让万名同学初识了国科大,也许这只是缘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