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腾讯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腾讯的访谈间,现在坐在我身边的是赛尔教育集团副总裁孙丽女士,孙总您好。
孙丽:您好。
主持人:先跟腾讯的网友打个招呼,做个自我介绍。
孙丽: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赛尔教育的孙丽,我所服务的这家公司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是教育部和十所高校共同组建的赛尔网络有限公司的一个子公司,我在这家公司的职位是副总裁,主要是负责国际业务在国内的发展。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赛尔教育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在发展的过程中,Total-Care境外留学服务模式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它最近做了哪些升级?
孙丽:如果让我讲Total-Care,那可能一天一夜也讲不完,所以我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Total-Care是2012年时,我们在美国做的一个为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提供服务的项目。随着中国留学发展的趋势,留学人群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孩子希望从高中阶段开始就到美国去学习。
2008年,我们在美国建立麻省国际学院(MAIA),为出去读本科和研究生的中国学生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高中生更需要这样的服务。首先,从年龄角度出发,他们没有成年,尚处于青春发育期。在中国计划生育背景下出生的孩子,他们的独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其次,留学不仅仅是追求好学校好学业。中国孩子到国外留学,如果只是一味追求优秀高中去完成学业,而忽略很多其他待解决的问题,那绝对是不行的。比如孩子的安全问题、自我管理问题,吃住行学、课后辅导、升学等各方面。
通过相关的社会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国,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能否就读最优秀的高中、是否能升上更好的大学。而孩子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到了海外有没有朋友、以及如何去适应陌生的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根据中国家庭的需求给中国孩子提供了全程、全方位的服务,这个服务业区别于美国Boarding school和Homestay原先特别传统的两种模式。Boarding school在美国是很少的,它也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宿管服务。至于Homestay模式,随着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增多,美国中产阶层家庭已经很少提供这样的服务了,因此很多美国低端收入的家庭把Homestay做成一种业务收入,这直接导致中国孩子在海外求学遇到问题时,却无法从寄宿家庭得到实质上的帮助。从细节上去分析中国孩子跟寄宿家庭在相处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有很多,比如饮食不能适应、出行不方便,与寄宿家庭孩子相处不愉快等等,大层面上还有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使得中国孩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的Total-Care境外留学服务体系始终着力于代表中国家庭给中国孩子一个“海外的家”,海外之家的称号不是赛尔教育自称的,而是就读于威斯康星国际学院(WIA)/大芝加哥国际学院(GCIA)的孩子们对Total-Care模式的认可。而对于中国父母来讲,我们是代表他们在海外去监管孩子,当他们希望孩子得到这样那样的照顾时,他们会先跟我们沟通,比如孩子吃的早餐不能放在冰上,否则他们的胃不适应;比如孩子放学回来是不是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而不是一个人闷在房间里;如果孩子希望周末去参加一个俱乐部的活动,那么学校是不是有单独的车来接送等等,而这些服务都由我们提供。
如今,我们对于Total-Care的定义已经超出了家庭或者父母的概念,我们是More like family,即使家庭不能做的我们仍然在做,包括请来高中的专科老师,请来华裔毕业的博士帮助学生做课后学习辅导,当他们遇到学习问题时帮助他们分析。此外,中国孩子在美国高校的选择、升学的问题上,单纯依靠美国高中的counselor是不能解决的,这时候我们又充当起他们人生导师,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每个月都会给中国家长发月报,每周都会代表家长去学校参加家长会,我们也会把美国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请到国内跟中国家长交流,所有的这些都使得我们Total-Care的服务更加全面、更加安心。
我们始终认为不能单独的把教育理解成是一种服务,因为教育更是一种情怀。教育更多的是我们要用心去善待、用心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始终认为服务是一把剑,而这把剑的形成在于家长和我们共同磨合。我们对学生细分到了7、8个领域,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了Orietation的指导,所以我们形成了一个集学术、生活、安全、规划、心理于一体的5A服务体系。Total-Care不只是管吃喝住行,我们的服务俨然已经深入到了一个更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层面,所以我们的服务进行了1.0到2.0的升级。
主持人: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波士顿计划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的?
孙丽:波士顿计划是在麻省国际学院业务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孩子刚开始都希望去国外读书,但是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一个时间的过渡去适应海外的生活。基于这样的需求和认知,我们跟美国优秀的大学合作,给学生提供了双录取的机会,让他们得以提前到美国去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过渡,继而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
我们合作的大学最早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麻省大学,在确保这些学生海外半年、一年的正常学习情况下,他们就可以直接升入这些大学。现在我们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优秀的人也越来越多,学生不满足只升入到麻省大学,他们希望冲刺更顶尖的学校;或者有些学生已经决定放弃高考,莫不如拿高三这一年来去冲刺世界名校。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三十五中希望可以帮助校内孩子能够进行最后一年的冲刺,并且作为赛尔紧密的合作伙伴,他们看中了赛尔的海外资源、海外校区以及教育理念的成功,所以我们决定联手推出了波士顿计划。对于那些决定在高三阶段出国留学的学生,他们希望进行全人教育而不简单是洋高考,波士顿计划完全可以满足他们。因为计划注重于文化自信的打造,强调的是全人教育的理念,我们推出的波士顿计划更多是想培养世界精英人才。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赛尔的很多合作伙伴,比如说像三十五中,提到这些合作伙伴就不得不提到赛尔的挚赢伙伴计划,为什么要打造这样的计划?
孙丽:刚才我在会上跟大家分享了,赛尔教育自身的国家背景、清华背景得到很多朋友、学校、社会机构的关注,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有人问我,你们又有什么好项目了?好项目我们能不能一起做?所以我平均每两周都要接待一位这样的朋友,带他们去参观我们的公司,告诉他们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在各地做的怎么样,而他们时常会说自己有学校的资源,问我们能不能一起合作……赛尔是很开放的,只要有可能性,我们大概就会达成一些共识。在之后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朋友会不断打来电话,表达目前处在怎样的状况,具体到了哪一步,下一步该怎么办,学校的需求该怎么满足……然后我会用大量的时间来解答他们的问题。
当这样朋友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发现有太多人想投身国际教育行业了,太多地方有这样那样的需求,而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解答不了的。于是,我认为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体系,或者说是团队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团队要把业务讲清楚,包括是怎样的业务,具体要怎么做,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等等。每一位合作伙伴都应该有对口的人给他解答,如果把这些问题都放在我的身上,太多具体的问题,我不一定都能解答,而且我经常国内国外的飞,时间上不能保证。所以我们就推出挚赢伙伴的计划,满足大家合作的需要。
主持人:对于一个教育集团而言,教育产品不断的升级是特别重要的,赛尔在升级方面最近做了哪些努力?
孙丽:在升级当中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领导有一句话,只有我们快速奔跑才可能保证不断进步,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很快的,我们也必须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去完善、提升,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升级当中,我们力求做到更全面、更加个性化、更规范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供服务的覆盖面才可能更广、让更多人受益。
主持人:有没有一些创新的举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孙丽:赛尔教育的国际教育跟其他的模式都不同,我们在国际教育的发展其实是逆势而为。很多模式是在国内有校区、有学生,然后把他们送出去,这样的模式更关注中国孩子在国内的发展,而国际阶段就完全交给了国外的学校。而赛尔教育是认识到中国学生在国际阶段更需要帮助的事实,所以我们最早在海外建立一个校区——美国麻省国际学院(MAIA),这是我们的一个创新。
创新方面,别人更多是课程的引入。而当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国内学校向我们提出了课程合作,我们根据十几年来在国外的深耕细作,将国际课程本土化,研发出更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课程,然后再去推广合作,这是两个创新。
另外一个创新是我们整个教育服务体系的打造,我们在提供这些服务的同时,不是简单地依托于人和人的对话,而是包括了服务的跟踪,我们建了一套IT系统(赛尔教育云平台)做技术支撑和保障,实现对所有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服务跟踪,并且确保在每个环节到服务到位。
主持人:谢谢孙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