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赫德教育对话第二场在北京赫德双语学校的小剧场如约举行。《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的作者、斯坦福博士诸葛越就"AI时代,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这一话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并与赫德学校执行董事潘佳先生展开了关于"东西方教育"的深入对谈。
诸葛越女士是Hulu全球副总裁,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出色的教育背景、事业发展与家庭幸福并重的个人经历,吸引了很多父母在繁忙的日程中挤出时间来赫德学校聆听讲座。
如果把一个孩子的能力想象成一棵笔直的树,它的树根、树干、树枝、树冠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对于这个让父母们非常焦心的问题,诸葛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下图中描绘的未来精英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
赫德学校教育对话:面向"基础技能"和"综合技能"培养的误区
通常对"基础技能"的定义,就是知识类技能,比如识字算数解题,演奏绘画技巧等等。基础技能固然重要,但学习基础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做成一件事或实现一个目标。在达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合作、沟通、统筹、创新和设计等各方面能力的配合,这些能力就是"综合技能"。
在传统教育的设置中,学校的大部分教育都只覆盖"基础技能",甚至进入了大学阶段还是如此。这种学习方式的误区就在于,综合技能的学习应该是从小就开始的。即使基础技能还不完备,综合技能依旧可以得到发展。所以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观察孩子两方面的能力并给出适当的引导。
赫德学校教育对话:"成长心态"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根
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人们需要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学历的意义会越来越弱,因为学历只代表了你在某一阶段获得的某些知识和技能。孩子们将会经历比我们更多、更快的转变,那么他是否拥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就是极其重要的根基。
关于"成长心态"的培养,方法有很多,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比较关键的两点。批判思维能力让他能够"主动"发现自己需要学习进步的地方,而优秀的阅读能力则是用来获取过去、现在及将来所有知识的有效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也需要看到孩子的能力是一个成长中的动态过程,他现在不会的东西,可以去学习。一个成长的心态就意味着"我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去补足自己的能力"。每个孩子天生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快慢因人而异,父母们无需焦虑。
赫德学校教育对话:"身心健康"永远是最优先的选择
"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拥有快乐、幸福人生的最大保障。所谓身心健康,除了身体和心灵的良好状态之外,个人对于当前整个世界和社会的观感也至关重要。
哈佛大学曾有一项研究表明,最幸福的人不是最有钱的人,也不是智商最高的人,而是拥有良好亲密关系的人。例如交朋友,或者他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做一些让自己和他人变好的事情。这对孩子拥有幸福感较高的人生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从整棵树的技能架构来看,整套技能都具备比较完全的孩子内心的"根"会更笃定,也更容易用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去接纳新的事物,适应新的变化,获得更良好的生活感受。
与赫德学校执行董事潘佳先生对谈东西方教育
谈到为什么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国际化的人,诸葛越说:"我既不想他们成为狭隘的中国人,也不想他们成为狭隘的美国人,也不希望他们成为狭隘的任何人,我希望他们将来是一名"世界公民",成为桥梁一样的存在,能够在两个文化当中脱颖而出。"
赫德学校执行董事潘佳说:"未来的人才一定是'梯形'的,既要广,又要深。就我们刚才谈到的技能树来说,最好的人才,是基础扎实,同时能舒展自我、长出上面那些更好的东西的人。创新的源泉来自于'跨界'的能力,东西方教育如果能够结合,是最好的一个状态。"
北京赫德学校教育对话精彩问答
家长:在择校时,关于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有何建议?
诸葛越:我认为课程体系在小学阶段并没有太大区别,孩子重点需要的是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跟人沟通,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基础打好一点。中学阶段才需要比较各个课程体系的不同。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如果对中文的要求比较高,还是要选中文占比例多一些的双语学校。
潘佳:对,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比较各个国家颁发的教学大纲,越往小学段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似性就越高,最主要的差异还是从中学阶段开始,高中最后两年的差异最大。但即便到了中学阶段,虽然课程各有特点,家长也不能只看学校是采用哪套课程体系,学校对课程的教学和执行能力还是第一位的。拿赫德学校举例,我们是双语学校,我们从国内和国际的教育大纲中选择最高的标准来执行,并融合成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
家长:选择双语学习的孩子如何平衡两种语言的掌握,是否会导致最终两方面都不精通?
诸葛越:一开始我也会有这样的担忧,但现在看下来,每个孩子最后都会自然选择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大部分孩子都是母语占主导地位,对于外语,家长不能设定太高的标准,要有合理的期望。另外每个孩子的天赋也不一样,比如我的老大就是专注,纵深的能力较强;老二就比较综合,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往不同领域发展。
潘佳: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同时选取两个课程标准,是不是两个都能完美实施,这恐怕不是的,肯定是我们在大的目标之下有所取舍。有人说赫德是招中国人的国际学校,这完全不对,赫德是一个中国人给面向世界的中国人办的中国学校。在赫德,特别是小学低段,我们要保障孩子在母语上有最坚实的学习基础,一定是以中文的扎实基础和学术严谨性为目标的。但这就有牺牲,牺牲就是赫德英文的教学量一定没有国际学校的长。学习英文5年下来,孩子的听说读达到"类母语"水平是没有问题的,但写作能力恐怕达不到同样标准。但这个能力到了高中,英文学习量加大之后就可以快速提升。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做出不同取舍的问题,懂得合适地取舍,是一个优秀的学校、校长和老师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