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5C模型,引导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04-03 21:55:00 来源:腾讯教育

2018年3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北师大京师学堂举行发布会,首次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和《中国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质量评估报告》。这次发布会引起媒体和教育界人士积极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新华网、中国网、腾讯教育等新闻媒体和从事教育研究、教育行政人员及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五十余人参会。

报告一:《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

【背景1】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引起全球关注。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社会走进新时代,那么什么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布会开场,刘坚院长提出的问题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和思考。刘坚院长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摆脱了贫困,这其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提供有保障的国民基本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过去,中国基础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从生活富裕走向国力强盛的未来几十年,仅仅满足于读写算的国民素养教育是完全不能支撑这一发展进程的。面对未来,中国基础教育肩负重任!

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近十几年来,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

刘坚院长介绍,我国教育界对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关注也日益升温,逐步实现从理念向实践的转化。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是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2016年,受教育部委托,著名心理学家、北师大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领衔研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刚刚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并要求在高中教材修订和教学实践中落实。在学术界,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的讨论非常热烈;各地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都纷纷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评价相关探索。这些都是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扎根、发展的表现。

【背景2】受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委托,2016年,我们形成了《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国际进展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始终关注基础教育国际发展趋势并积极参与相关研究。2015-2016年,受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WISE)委托,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完成了《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国际进展报告。2016年11月WISE面向全球发布该报告的英文版、中文版和阿拉伯文版。这是我国第一份正式受国际组织委托作为主持方独立完成的教育报告,是国际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报告的内容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为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重要参考。该报告的核心内容在许多重要的培训场合被引用,在许多实践领域的教学提升项目中被借鉴,成为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扎根落地的助推器。

在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实践层面,总体上讲全球都缺少广泛、系统的教育实践,缺少指向核心素养的具体可行的教育解决方案。为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起并组织了“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教博会以发现、遴选、培育、推广教育创新成果为核心任务,已于2015年、2016年、2017年成功举办三届,共有700余项成果参展。“聚焦核心素养,全力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成为教博会的核心理念,积极发现、重点评选、优先展示在核心素养教育方面做出有益探索的教育创新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核心素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成果1】通过国际合作深化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研究,2017年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和中国21世纪人才标准联盟等机构联合提出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共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3-4个要素,为全球核心素养研究提供了一份来自民间的中国方案。

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以下简称P21)、中国21世纪人才标准联盟(CP21)联合发起,拟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关于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为此研究院完成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吸纳了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追问“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并搭建框架、阐述内涵。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共5个方面,这5项素养的首字母均为C,故称该模型为核心素养的5C模型,这些素养简称为5C素养。

表1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的结构框架

【成果2】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并将其置于核心素养的统领位置。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涵养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养成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一个中国人具有中国根基、打下中国烙印的体现。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为其他各方面素养提供价值指引。重视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养,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都具有指导意义。

本研究所提出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包括多个层面的含义,既包括对不同文化内涵、共性与差异的认识和理解,更包括能够认同并愿意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等。

强调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与思考是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每个人融入社会、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保障;同时,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可以引导中国学生在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时候,保有一颗中国心。第二,践行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会更具有竞争力,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中也更有优势。第三,任何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对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理解与传承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凝聚人心、共筑精神家园的基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我们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以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为核心,对于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具有深远意义。

【成果3】报告在系统阐述五大素养的内涵、要素与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明确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大素养之间的关系。五大素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报告为进一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为全球推进核心素养教育贡献了中国智慧。

五大素养各有侧重。文化理解与传承对所有行为都具有导向作用;审辩思维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认知能力,审辩思维强调符合逻辑、多角度思考,创新强调突破边界、打破常规;沟通与团队合作侧重反映个体的社会技能,沟通强调尊重、理解、共情,合作强调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作必要的坚持与妥协。

五大素养又相互关联。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核心;创新离不开审辩思维,沟通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审辩能力能够提升沟通与合作的效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

综上,五个素养从不同角度刻画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该研究的主要突破】

该研究与已有成果相比,取得了以下突破:

第一,提出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突出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使其成为中国学生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脊梁。

第二,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发展学生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第三,各素养的内涵阐释,既反映认知要求,又体现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既反映结果目标,更突出过程目标。

第四,各素养关键要素的提炼和行为表现的描述,为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由教育理念走向教育实践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开展核心素养测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既具有国际视野又体现中国特色,具有极强的国际传播潜力。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团队合作四方面素养已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报告中关于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阐述,虽然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但其讨论问题的视角、框架、内涵阐释于世界各国、各民族都适用。该模型在论证的过程中,得到P21组织CEO的高度认可,并积极表示会借助P21的全球合作网络向国际推广,为全球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一份“中国方案”。

报告二:《中国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质量评估报告》

【背景1】教博会有效促进成果展示交流与成果质量提升,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三届教博会共展示了700多项成果,组织举办了300多场论坛沙龙工作坊等专业活动,推荐了20项SERVE奖成果,参加人次超过10万,100多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了持续关注报道。

在对参展成果方做出的调研中,97.0%的参展成果方认为参加教博会对提升成果的知名度有帮助;95.2%的参展成果方认为参加教博会对提升成果质量有帮助;在问及教博会提升成果质量的主要来源时,89.9%的参展方认为参观者对成果改进、发展提出了特别好的建议;99.4%的参展方认为同行的成果展示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有很大收获;98.8%的参展方认为大会报告、嘉宾发言促进反思,有利于形成优化成果的新思路。

在对参观者做出的调研中,98.7%的参观者认为了解到了当下教育发展、教育创新的趋势和动态;96.8%的参观者认为发现了很多好的教育创新项目;92.9%的参观者认为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92.2%的参观者已经开始尝试或正在规划将发现的好项目、好理念应用到工作中;76.1%的参观者与一些教育创新项目的研发机构或个人达成了合作。

时至今日,教博会已经成为国内唯一由部属高校主办、指向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服务我国基础教育实践、完全公益性质的教育盛会,其专业品质、社会名誉度逐年上升,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和改变初见端倪。

【背景2】新时代教育质量的提升呼唤对教育创新的深度研究和战略指引。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对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大趋势,急切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首创精神,特别是灵活的市场机制和企业的创新活力,极大地推动着中国社会经济领域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相较经济领域的巨大成就,教育发展的力量来源相对单一封闭、教育创新动力还显不足。近年来,尽管我国教育总量不断扩张,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高品质的教育创新非常缺乏。由此,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迫切呼唤教育创新成果的不断涌流,迫切需要为教育创新成果的选题、研发、优化的方向提供战略指导。

【成果1】首创基于SERVE模型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质量测评框架,为不断提升教育创新成果的质量提供有力指导。

在促进成果发现、遴选、培育和推广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1)研制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创新成果指导框架 ,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成果研发的方向。(2)构建基于SERVE模型的教育创新成果质量评估标准指标体系,促进教育创新成果的有效遴选和质量提升。(3)建立通过教博会培育与转化教育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促进教育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教育创新成果充分“流动”。(4)探索教育创新成果培育孵化、价值认证、推广应用、质量监控的模型与策略,促进教育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2015年首届教博会上,刘坚院长率先提出了“优秀教育创新成果的SERVE模型” ,强调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应具备四个标准: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与核心理念(Values,V),有明确的标准规则(Rules,R),有系统的解决方案(Solutions,S),有成功的应用推广案例(Examples,E)。将这四个标准的英文单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如下公式:“解决方案(S)+ 应用推广案例(E)+标准规则(R)+ 价值理念(V)+ 服务于教育(E)=优秀教育创新成果(SERVE)”,即教育创新成果的SERVE模型。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创新成果,如何更好地进行成果研发、成果提炼和成果评价,SERVE模型的提出弥补了我国教育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通过两年的持续研究,在2017年第三届教博会上研究院又发布了基于SERVE模型的教育创新成果质量测评框架。每个一级维度包括3~4个二级维度,并对二级维度的内涵进行描述,对教育创新成果的分析评估更加细致、深入。

SERVE模型自提出以来,用于2015年至2017年三届教博会的成果评选以及期间组织的各种成果交流研讨活动,实践表明为成果评选和促进成果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在对参展成果方做出的调研中,98.8%的参展成果方认为教博会提出的SERVE模型为成果的发展方向提供引导,98.2%的参展成果方将思考SERVE模型的内涵,并依据其优化成果。

【成果2】建设中国教育创新成果优秀案例库,首批入选92项优秀案例,为形成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中国方案奠定基础。

实践表明,教博会对于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国家基础教育发展与创新实践,促进教育系统转型与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博会展示成果中所汇集的教育创新经验的传播,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启动了《中国教育创新成果优秀案例库》(以下简称《案例库》)建设,以期能够促进优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惠及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同时也为我国教育创新工作的推进及教育成果的总结提炼提供借鉴。

我们综合考虑每届教博会遴选成果以及成果交流研讨会时的专家评价、教博会现场展示效果,特别是参观者的评价反馈,评定出92项优秀教育创新成果,成为首批入选《案例库》的优秀案例。

首批入选的92项成果既展示了中国教育创新的风貌,也为教育实践问题解决提供了一系列优质的解决方案。对这些成果的申报来源、适用群体、涉及内容领域做统计,可以发现:(1)社会各个行业共同参与教育创新成果培育与应用的局面初现雏形,借助市场机制解决教育核心问题的社会企业正在成长。(2)从成果适用的区域来看,面向城市、县镇、农村的成果依次递减,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成果偏少;从学段上看,指向义务段较多,学前和高中段偏少;普适性的成果较多,特定指向的成果偏少,针对弱势群体和学习困难儿童的成果较为贫乏。(3)成果以课程和教学类为主;高质量的评价类成果、指向教育内涵的软硬件建设成果、指向制度创新和教育治理及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偏少。不少以学科为载体的创新成果,正在关注核心素养的养成,但是对不同领域素养的关注度尚不均衡;超越学科的通用素养是难点也将是重点,亟待突破。

相信《案例库》的持续建设不仅能够跟踪记录中国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历程,同时不断提出和丰富中国教育质量提升的系统解决方案,代表中国教育创新水平,服务中国教育创新发展,发出中国教育创新声音!

【成果3】深入分析优秀教育创新成果,整体把握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成果的发展水平,引导教育创新成果质量提升的方向。

本报告运用基于SERVE模型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质量测评框架,对首批入选92项优秀案例从价值理念的前瞻性、解决方案与理念的一致性、成果的专业品质与可操作性、对实证研究的重视程度(例如对实践案例的刻画,是否形成基于实践优化成果的迭代机制),以及成果是否具有明确的标准规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定量评估,从而多角度描绘了中国教育创新成果的水平分布、先进经验以及存在不足。同时,比较了不同研发来源(企业界、教育界)成果之间的差异,探讨了教育成果推广应用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对如何促进教育创新成果的研发优化与推广应用提出建议,为教育创新成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乃至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主要发现1】成果总体上教育理念先进,解决方案与理念的一致性良好,能够反映我国教育改革的成绩和发展方向。在“价值理念的前瞻性”方面,企业界与教育界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在“解决方案与价值理念具有一致性”方面教育界表现更好。总体上讲,企业届在教育创新方面表现出新活力,与教育界形成优势互补。公益界的成果数量少,质量普遍较高。

【主要发现2】大多数成果专业品质高、操作性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特征,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供了众多的解决方案。成果专业品质的提升需要进一步规范研发程序,加强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进一步增强成果更新、迭代意识,形成成果自我优化、不断提升的机制。

【主要发现3】总体看,成果对实证研究不够重视:缺少实践案例或者对实践案例的描述不清晰,缺乏通过证据说明成果有效性的意识,未能充分利用实践反馈进行成果改进与优化。教育界成果在“提供完整的实践案例”和“借助证据说明成果使用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企业界,在“基于实践案例进行成果优化”方面教育界和企业界均表现欠佳。

对全面提升教育创新成果水平的重要启示:要充分认识到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人的成长过程要有敬畏之心,因此任何一项教育“产品”的研发都应该增强证据意识;充分发挥实践案例对于成果研发、优化、推广、应用的作用,增强采集案例的丰富性和案例实施记录的准确性,并依据成果应用过程的反馈进行及时改进。

【主要发现4】成果普遍缺乏“明确的标准规则”,教育界与企业界在这一方面均表现不佳,尤其是缺乏评估“产品”效果的“质量标准”。教育创新成果的研发与提炼应进一步强化对“标准规则”重要性的认识,细化、深化“标准规则”,推动教育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建设,大力提升教育创新成果的专业品质,促进教育创新成果更好的复制、推广。

【主要发现5】地方政府和学校已经具有购买教育“产品”的意识,多数用户认为教育“产品”收费标准适中,但购买行为尚不普遍,成果的推广应用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有:由于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尚未建立,购买第三方服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且程序复杂、专项经费投入缺乏、教育产品质量评估标准和准入机制很不成熟等,这些是制约教育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

【政策建议】

目前教育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机制尚不成熟,教育界与企业届有效的跨界合作尚不充分,教育功能强但商业价值弱的成果推广应用存在突出困难。教育创新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如何建立有效的政府政策支持、舆论环境、市场规则,还有待破题。倡议建立教育创新成果转化国家级实验区,研制和试验教育创新成果准入机制、制度安排、专业评估、交易平台、专业人才培养培训、舆论引导等系统化解决方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