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腾讯网登载此文出于丰富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在政策经济环境利好、技术更新迭代、教育需求上升的带动下,在线教育成为“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一环,并进入高速演变期。在国内,如今大多数在线教育平台,仅仅只是停留在把线下课堂平移到了线上,解决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连接问题,却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风格、学习偏好、学习动机等个性化特征,没有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其效果可想而知。在北大青鸟,为了更好的了解学员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北大青鸟启动了自适应平台实验班计划,以期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自适应学习平台,能够根据学习者的交互及其表现水平,进行学前行为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并最终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
当前在线教育以视频、文档的学习模式为主,学习完全自主,没有任何依靠,这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未能坚持下来,致使“没有老师 完全自学”的平台特点,也成为了自身的缺点。北大青鸟通过自适应平台实验班的实施情况得出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学习完全靠自己,处于一种盲学状态,没有任何计划,很容易学着学着就没了目标,导致半途而废;另一个问题是,在学习时,没人提醒学生注意力在哪、哪些需要重点学习,学生反复看视频感觉明白了,可一旦到做作业、实战项目时,依然一筹莫展。如何解决学生在线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北大青鸟借助心理学定位速效法、任务驱动法给出了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
以北大青鸟自适应平台实验班的例子来讲,学生很难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就需要平台结合学员的学习进度、技能掌握情况,给学员量身打造一个合理的学习规划,这是一个长期适合整个产品学习的规划。有了明确的长期规划,还需有一个可实施的短期计划,按周期制定,时间不超过一周,也可按学习内容来定,以一两个课件为一个小计划,时间不超过三天,利用时间给学生心理上制造紧迫感,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意愿会比较强,学生逐个完成小计划,会有一种价值体现感,有一种目标完成的满足感,会让学生有进入下一个计划的期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兴奋感,并且做到心中有数,将很大程度上减少因盲目学习而坚持不下去的情况。
不仅如此,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目标,只是看视频,周围有任何的嘈杂声,均会引起学生注意,注意力转移,视频中讲的内容淡忘,事后自然是一头雾水,可能还会责怪老师讲的不好,内容太难。在线学习平台中,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件内容上,就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课件之前明确自己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当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时,因为需要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北大青鸟在实验班学员学习一周后,把学员看完视频后才需要下载作业的环节提到了看视频之前,要求学员在看课之前必须下载作业,必须看作业需求,否则不能看课。改变学员的学习行为之后,北大青鸟发现学员学习视频的效率明显提高,成绩也逐渐提高。
上图是实验班学员看视频的时间,Y 轴表示看课的时间(小时),X 轴表示学员学习两个视频的折线。实线折线表示学员学习 HTML 的第一个课件“走进 HTML”视频时间,点线折线表示学员学习JavaScript 的“循环”视频时间。这两个视频的时间都是 90 分钟,都是同一个老师讲解的,不需说大家都知道“循环”的难度要难于“走进 HTML”。但为什么“循环”的时间比“走进HTML”时间短呢,原因就在于学员是先看作业需求还是先看视频?一个小小的调整,可以看到虽然学员的学习难度增大了,但在看同样时间的视频内,效率却明显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你总是学下效果不理想,其他人却突飞猛进的根本所在。
在线学习的出现,实现了古人对于教育的理想模式,满足了现代人学习的需求,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仍需要教育者们努力去探索。回归教育本身,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的互动性和“教”与“学”的本质是不会变的,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北大青鸟也将在教人、育人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打造更优质的内容和更有效的教学服务,创造一个精品的学习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