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英雄航天员与首都学子共叙航天梦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陈鹏 刘小兵
寒冬腊月,暖阳普照。1月26日,英雄航天员景海鹏、王亚平和陈冬来到光明日报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第五中学的学生相对而坐,畅谈飞天经历、共叙航天梦,现场气氛热烈、暖意融融。
播种航天梦想
“今天,我和陈冬、亚平两位战友来到光明日报社与首都学子欢聚一堂,共叙航天梦,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一开场,三度飞天、累计绕地球飞行753圈的景海鹏就将现场的气氛点燃,在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英雄航天员与首都学子交流互动。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李世龙从小就爱收集与航天相关的东西,家里大大小小的火箭模型有很多,他率先发问,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火箭逃逸装置、火箭燃料、不同类型火箭的区别在哪?”看到这个小伙子如此热爱航天事业,景海鹏打趣地问他的身高。“一米八八。”得到这个回答后,景海鹏开玩笑说:“按照现在的航天员选拔标准,你可能太高了。”现场笑声一片,景海鹏期许以后的飞船能让更多高个子的航天员飞上天。
相比航天员的身份,王亚平的另一个身份更为人津津乐道。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上了一节太空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5年前,北京市第五中学的张宇同就在电视机前听了这堂课,让他记忆犹新的是,“王老师”进行了一些在轨实验讲解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王亚平透露,在太空的那些天,美国首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女士曾致信她:“在您忙碌之余,请记得望向窗外,中国和这个世界美丽迷人。”返回地面后,王亚平收到很多孩子的来信。她深情地说:“亲手给孩子们播种航天梦想,开启他们的追梦旅程,感觉太好了。”
古人常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在座谈会上,王亚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更新了概念,“如果按照日出日落算一天,天上一天相当于地上16天。因为在地面正常的24小时里,在太空中能够看到16次日出日落”。面对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眼神,王亚平将太空中十分短暂但异常壮观的日出日落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她说:“自己仿佛能看见太阳的余光勾勒出一条长长的金色曲线,那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
放飞科技理想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专业的白雪,憧憬着将来能成为一名飞行器的设计师,她向景海鹏请教如何不断改进飞行器。“每次任务结束后,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将感受、体会、意见、建议给工程部门。这是对科研人员负责,更是对航天员的安全负责。”景海鹏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希望你们这一代的设计师好好努力,让中国的航天员住进尺寸更大、更舒适的太空舱,甚至用上WiFi。”
付宸聪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他想知道以后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飞往太空。“多少年前,谁会想过我们可以飞上蓝天、飞出地球。但现在我们都实现了。”陈冬为同学们勾勒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以后我们还可能去月球和火星,甚至走出太阳系去寻找一个可以生活的类地球。”
北京市第五中学的李雪桐是太空实验的爱好者,他想从航天员那里了解到太空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是利用太空资源造福全人类,我们每次任务所携带的每一个实验都意义不凡。你们知道蚕在太空吐丝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吗?”景海鹏说,“这就是梦想,我们把蚕宝宝带到太空,就是要让孩子的梦想在太空变成现实。”
北京八一学校学生设计研制的小卫星是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学生孙雨馨说,在航天梦的激励下,同学们的热情越来越高,如今新的小卫星研制计划正在进行中。王亚平在现场寄语他们:“多去参观航天员训练的地方,体验航天员的生活和训练,激发更多的感悟和灵感。”
相信梦想的力量
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多都围着“梦想”这个话题。而景海鹏就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分成三个阶段,都以“梦想”贯穿:从1998年进入航天员大队到2008年首次出征,等待了十年,这是实现梦想;2012年,首次实现手控交会对接、太空行走,这是超越梦想;2016年10月,与陈冬完成中期在轨驻留33天,他说这是升华梦想。
浩瀚的宇宙让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自伟深感个人的渺小,他向航天员“取经”,该如何规划未来的路。“资深逐梦人”景海鹏建议他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拼搏的人生最壮美,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陈冬的一番话立刻引起阵阵掌声。
三次飞天,功勋卓著。面对学生们,景海鹏几乎一字不差地说出2016年10月16日出征时的那番话:“虽然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和风险,乃至危险,但我喜欢、热爱甚至享受自己的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张雅凌和印尧就航天员在逐梦过程中如何顽强坚持表达了关心。2016年首次入选乘组的陈冬告诉她们,虽然经过6年的学习和训练才迎来首次飞天任务,但他觉得不早也不晚,时机刚刚好。加入航天员队伍以后,他从思想、身体、心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准备,“只要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就会成为你的朋友”。
航天员为国出征苍穹的壮举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赵博轩感到非常振奋,他想知道航天员飞天的信心和力量从何而来。“是党和国家的培养让我越飞越高,是所有航天人的托举让我越飞越高,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让我越飞越高。”景海鹏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多飞几次,“世界上最大飞天年龄是76岁,如果条件允许,我争取破纪录!”
“梦想、感恩、忠诚”是支撑景海鹏前行的力量,他坚定地说:“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1980年1月,我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我是长女,有个妹妹。在农村,除了满山遍野地疯跑,没什么更多的娱乐活动,也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奔跑,喜欢听奔跑时带起的风声和呼吸同频共振,喜欢那种超越极限后酣畅淋漓的痛快。高三那年,正好赶上空军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同学鼓励我去试试,结果我顺利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飞行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场竞争激烈的长跑比赛,不拼尽全力就会被淘汰。从航校毕业时,我以总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分配到航空兵某师。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努力,我成为一名能够独立带领机组执行任务的机长,安全飞行1600多个小时,并担任了飞行大队的副大队长。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飞船飞向太空。我和飞行部队的战友们一起观看神舟飞船发射的新闻。就在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飞天梦,我想飞出大气层去看看太空,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会在不经意间来临了。2009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其中就有女航天员,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层层考核检查,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光荣集体。
然而,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挑战是巨大的。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还有充满挑战的各项训练。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超重耐力训练。训练刚开始的一年多,我始终突破不了二级。对抗过载需要有很好的腹肌力量和背肌力量,我体型偏瘦,腹背肌力量不够。对此,我除了正常的体能训练,每天自我加压做有氧运动。2011年年底大考核,我终于突破二级升为一级,那天我在日记上高兴地写下七个大字:“超重考核是一级”。
2013年3月,我入选了“神十”任务乘组。根据任务安排,我将在飞行中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教育应用类任务,是一次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的科普直播活动。
在“神十”乘组3位航天员中,我担任主讲,指令长聂海胜担任助教,张晓光担任摄影师,我们为了给广大青少年讲好这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通过参与这些工作,我更加体会到航天科技工作者极端认真负责的高标准要求。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随着一声“点火”的口令,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我和聂海胜、张晓光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飞向太空。正是有了充分训练准备,我的太空环境适应性很好,顺利度过了最初的太空运动病高发期。6月20日,我们在万众瞩目中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记得在太空授课活动即将结束时,我对同学们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衷心希望40多分钟的太空课堂能在同学们心中播下追寻梦想、追求科学的种子,激励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探索太空的宏伟事业中来。”
返回地面后,我收到了很多孩子们的来信,他们充满童趣的话语和求知的热情,令我特别感动。目前,我除了参加航天员的学习和训练,还顺利通过了北京大学大众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我希望用好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太空授课的经历,以及航天员这个特殊职业的优势,为载人航天事业和科普教育事业作更多的贡献。当然,我依然梦想着能够再次飞向太空,去完成新的探索,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王亚平,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整理)
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打一次胜仗
1966年10月24日,我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儿时的愿望就是考上大学、为父母增光。高一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画报上看到一张空军训练的照片,觉得飞行员神气极了!从那刻起,一个壮志凌云的梦想在心中萌生了。
1985年3月的一天,空军飞行学院来学校招飞。我立即报名参选,并顺利通过了体检。1985年6月,我如愿以偿考入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经过五年半的学习训练,我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在飞行部队13年,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我安全飞行1200多个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5日,我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来到航天员大队,光荣地成为我国首批预备航天员。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航天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我们在5年时间内需要学完航天医学、自动控制、载人航天技术基础等理论,要完成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等八大类近百个科目的训练。
2008年,我入选“神七”任务飞行乘组梯队,后来,又和翟志刚、刘伯明一起被确定为首选乘组。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伴随着火箭的轰鸣,我们飞上了太空。在“神七”任务期间,曾出现两个“意外”:一是翟志刚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打开舱门。二是出舱舱门刚打开,座舱内传来了仪表急促报警提示——“轨道舱火灾”。我迅速检查了仪器的各大系统,并与轨道舱刘伯明进行判断排故,同时向北京飞控中心进行了报告,后经天地共同判定为仪表误报警。记得在那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回答主持人的问话说:“即使我们回不来,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2012年6月16日,我作为任务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一起执行“神九”任务,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天宫一号的航天员。飞天过程中,我和乘组出色地完成了手控交会对接,在太空上打出了一个完美“10环”。我们还和“蛟龙号”潜航员互相致意,电波穿越深海龙宫与太空天宫,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和作为一名航天员的自豪。
“神九”任务成功后,有人劝我,你都快50岁了,军衔已授少将,还两次飞上太空,没必要再拼了。我想,作为一名航天员,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就是飞天,只要祖国需要,我会毫不犹豫再上太空。
2016年,我又一次入选载人飞行任务乘组。10月17日,我和年轻的航天员陈冬一起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飞行了33天,在天宫二号生活30天,成为我国第一个3次飞天,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2017年,我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并被选为党的十九大主席团成员。10月18日,我还第一个走上了世人瞩目的“党代表通道”。有记者采访时问我,你已经3次飞天了,下一次还飞不飞?我说:“我真的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作者:景海鹏,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整理)
难忘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33天
1978年12月20日,我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大我4岁的哥哥,母亲任劳任怨,父亲勤劳正直。小时候,看到电影里军人手握钢枪、英勇杀敌,心中特别崇敬,从军报国的梦想从那时起萌芽。
1997年高中毕业,高考时我只填报了一个志愿,就是长春飞行学院,并最终如愿以偿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飞行学员。2001年,我毕业后开始参加战斗机飞行训练,先后驾驶“歼教六”和“强五”飞机。我努力钻研技术,创新克敌战法,11年间累计安全飞行1500小时,两次荣立三等功。
2003年,“神五”任务圆满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圆满完成“神六”任务。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当航天员的新梦想。
2010年5月,我和刘洋、王亚平等7名飞行员正式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员。到航天员大队报到的第一天,看到曾代表祖国出征太空的航天英雄正在门口欢迎我们。能够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并肩战斗,我兴奋极了。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要求过载达到人体自重的8倍,持续时间为40秒。每次进行这项训练时,我们脸部肌肉都会变形,胸部极度压抑,手臂也抬不起来。为了提高自己对超重的耐受力,晚上回到家,我就躺在床上,拿重物压在身上,反复练习呼吸和动作。为了提高训练效益,我在宿舍的墙上贴满A4纸,自己画出飞船座舱布局图,对着图一遍一遍地练,把每个电门、按钮的位置、形状、颜色都熟记在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以优异成绩通过各项考核。
神舟十一号乘组定选后,我和景海鹏训练、吃饭、散步都会在一起,慢慢熟悉彼此,培养默契。
2016年10月17日是我们出征太空的日子。记得前往发射塔架时,道路两旁全都是欢送的人群,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响起时,我们的眼眶湿润了。
发射倒计时开始了,随着“点火”的口令,火箭腾空而起。记得火箭整流罩刚打开时,第一次看到太空的景象,感觉特别漂亮,景海鹏问我“爽不爽”,我兴奋地答“爽”。
神舟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后,各项任务全面铺开,我们当农民种菜,当司机驾驶飞船,当修理工对飞船维护,当医生检查身体,当工程师进行实验,当饲养员照顾小动物等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们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进行各项科学实验,力争做到最好,为地面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丰富的实验数据。
33天的太空生活结束后,我们按计划返回地面。33天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太短暂了,但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33天将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作者:陈冬,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整理)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