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学说、腾讯网、腾讯教育联合主办的“聚力同行 为梦想赋能”——2017国际学校发展大会已于11月12日正式落下帷幕。共有30余位演讲嘉宾、近400多位国际学校行业人员参与本次大会。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惠立学校中方校长周淑群在11日幼小专场发表了专题演讲《融合中西教育精髓,促进中外合作教学》。周校长讲道促进中西融合,需要从课程、课程开发团队以及课程实施团队方面着手。融合中西小学课程,要注重学科内容安排,学科间联系、授课形式、评估方式等。
以下是演讲精华集锦: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惠灵顿学校在中国的发展。惠灵顿在中国第一家学校是天津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第二家是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我本人目前任职上海民办惠立学校的中方校长。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融合中西教育精髓 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中西融合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这个主题本身具有发展性,有非常大的生命力。
政策的强化对于民办学校有很大触动,因此每个学校在不同的阶段的中西融合内容可能也不同。从积极的方向来看,民办学校对中西融合的重视度有助于课程国际化的发展。
今天分享内容主要围绕三个部分:第一什么是中西融合;第二,作为一个双语教育者我们如何融合中西;最后,由于本场是小学专场,我会更多谈一谈融合中西的小学课程。
什么是中西融合?
上午有嘉宾提到,中西融合不应该是拿来主义以及中西方简单的并存,我们要做的是把东西方最精华的东西结合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中西融合。
在我十多年的国际教育的经验中,我认为高层次、高密度的中西融合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但这需要中西方在秉承共同价值观,拥有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最后的产品也应该是能够获得中西方教学团队的共同认可。
在做融合课程时,简单说“要取东西方之长”,落到实处是考虑如何全方位地融合,包括课程理念、目标、结构、标准、教学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管理、评价和保障等等。加入惠立之后,我亲身感受到英国传统模式下的课程跟中国课程具有极强的可融合性,相较于与美国课程的融合,它的难度会更小。
此外,深度的中西融合需要中西双方保持开放的心态,并批判性地思考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只有经历了一个批判性思考的过程,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接受一个新事物,并将其纳入我们自己的认知体系。在做中西融合课程时不能闭门造车,过程中需要双方进行深入探讨。
惠立的愿景是致力于创造富有人文关怀的双语社区,培养全面发展的秉承惠立价值观及具备优质综合才能的惠立学生,以使他们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全球大环境并茁壮生长。
每一个惠立人都要努力具备五大特质:积极、慎思、包容、独立、个性。惠灵顿课程开发团队也十分注重将这些特质渗透到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惠灵顿每个英方的课程开发团队组员都是非常清楚地了解中国课程的内容。
如何融合中西
中西融合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到底要融合什么?我认为,课程和人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中西融合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课程和人的融合。
首先是课程,近几年行业的发展要求中西融合更加透彻和深入。完成课程的融合首先是要有一个强大的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融合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最初确定一系列的原则,在愿景的前提下明确双语课程的模式、学生的培养目标,确保课程模式为目标服务,因此在课程开发团队中需要有一些理论知识非常丰富的教学者。
同时,拥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人才能够避免融合后的课程与实际实施过程中的脱节。
此外,第三方专家的加入及观测有助于发现一些被忽略的问题,建立课程开发团队也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除了大学中的课程开发专家以外,上海每个区的教育人员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为教师的实际操作过程提供有效的建议。此外,一些本地学校的校长也在对双语课程融合的探索过程中习得很多的管理方法及经验。
西方的教育团队到当地的学校,一般可以做三件事情:
第一,与课程领导团队及学校的高层进行沟通,了解课程开发及课程实施过程。
第二,西方教师深入课堂,了解课堂融合课程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三,授课结束后和教师及学科教研员深度交流。
在中西融合的过程中,人是做课程、实施课程的关键,因此人比课程更关键。
中西方团队在文化、语言、家庭、流动性及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凡有着开放心态,和良好英语沟通能力的老师,都能够将文化差异处理妥当。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文化差异,是西方教师和中国家庭之间对于家校关系理解上的差异。对于中国家长的期望和处事风格,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帮助西方教师了解,以减少在家校沟通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语言上,双语学校里中方教师是双语教师,但目前普通话普及程度尚且不能要求西方老师流利使用中文。而在双语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母语均为中文,这就使得外籍教师在家长和学习信息的获取上较中方教师有所劣势。所以我也鼓励和支持为双语学校的外籍教师提供必要的汉语课和中国文化课。
此外,中方教师家庭都在中国,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家人在一起,而西方教师的圈子可能更多是朋友间的交流。因此,双方对于非工作状态下的对方了解甚少,学校不妨多组织一些非工作场合聚会的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在员工的流动性上,西方教师的流动性一定是大大高于中方教师的。为了更加高效地帮助老师们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组合,学校制度就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学校能够定期让老师们做一个总结,并以一定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可以做进一步地整理和探讨。这个过程是一个提炼的过程,它既能够帮助在职的老师反思工作中的优劣,又能够为新加入学校的成员提供一手的学习资料,让学校的融合有一个传承。
福利待遇上,虽然中西方员工福利待遇差距越来越小,但是差距仍然是存在的。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我们要很清晰地明确中西方教师在学校的平等地位。
中西融合的核心是什么?
就小学阶段的课程而言,从内容的角度上中西方教育有着很大的一致性。这也为中西融合的课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首先在学科内容的安排上。西方注重差异,让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小一些;中方注重整体,学生的基础会打得比较扎实。
西方螺旋上升,有些内容重复几年,学生总能掌握,但操作不当也很有可能使得知识的结构没有层次感;中方层层递进,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学得扎实,但一刀切的处理方式也会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有的吃不饱,有的撑死。因此学校在做数学课融合课程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并明确该学校的课程要如何定位。
课程的融合其二要考虑的是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基本都是采用包班制的。因此,西方课程在做跨学科联系上也有先天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老师们都是主题式教学,确定一个主题后,各个学科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提高各项能力。而绝大对数的中国老师都是按照学科教师被培养起来的。因此他们非常擅长自己的学科,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可以做得非常精致,而对其他学科则了解甚少。
那么既然我们都认可建立跨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有益于学生长期学习的,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中西方老师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
第三个方面是授课的形式,就是怎么教。因为内容的变量很小,那么形式就显得非常关键了。在授课形式上,西方的课堂中有更多的启发式提问,小组讨论和报告展示。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探究,组织表达能力就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
另一方面,中方教师的课堂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注重知识点的细节。另外,中方教师的控班能力也是非常强,因此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要让中西方教师尽可能地取长补短,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分享经验的平台。
说到融合课程,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了评估的环节。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目前仍然依赖于高考,因此考试,最后的分数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国际化学校,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相对小些。在国外学校特别是国外较好的私立学校,学校是非常重视评估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主管,甚至是理事会高层都在不同程度上时时掌握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评估标准和实施评估的方案,以确保老师们客观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
总的来说,教育的不同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够完成融合,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有时候与其说是中西融合,不如说是中西方教育者们在对各自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回眸自审的同时,也对我们教育建设的现在与未来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