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后留学美高?听大咖怎么说
2017-07-10 12:34:00 来源:腾讯教育

(注:腾讯网登载此文出于丰富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主持人:各位腾讯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探营国际教育之对话各大机构!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在刚刚结束的初中学业考试和中考的分数也已经公布了,在公布之后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又有一批初三的孩子面临着人生教育的一个关口,未来他们会选择国内的公立高中教育还是会选择国内的国际学校,又或者家长会把他们送出国去接受美国精英的高中教育呢?

其实,在这些孩子的背后,也有更多的家长跟着一起担心和纠结着。今天我们的节目当中就邀请了几位教育行业的专家,还有一位家长跟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美国高中教育的话题。

让我来介绍一下今天做客节目的嘉宾:

资深教育行业者、赛尔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孙丽

孙丽:大家好!我是赛尔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孙丽,同时也兼任美国威斯康星国际学院和大芝加哥地区国际学院中国办公室的负责人。

主持人:欢迎孙总!旁边的这位是来自新东方前途中关村区美国中学部经理高茗茗老师。

高茗茗:大家好!我是新东方前途中关村区美国中学一部主管高茗茗,主要负责学生的留学(课程)规划和申请工作。

主持人:在她旁边的同样也是来自新东方,新东方国贸区中学经理赵静老师!

赵静: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赵静,来自于新东方前途美国中学部。

主持人:最后一位就是我们今天邀请到的学生家长桑芸女士,欢迎你!

桑芸:大家好!我是美国高中小留学生的家长,我叫桑芸!

主持人:今天我们一起在直播间来讨论美国高中这样一个话题,其实刚刚结束的中考,分数公布了不知道两位老师管理的学生中,或者他们有参加中考吗?一般如果说参加美国中学部学习的话会放弃中考,还是说来选择中考,考完之后再出国?

赵静:从目前我们新东方的学生来看,比如说初三的学生,他有可能在现阶段已经拿到了美国高中的录取,但仍旧还是要感受一下中考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因为他们觉得毕竟学了3年嘛,经历这样一个中国式的教育,还是有必要去参加中考的。

主持人:考场上身份不同,心态完全不同了。

赵静:对。

主持人:关于刚才我说到几点纠结,是在国内读公立高中还是出国读美国高中,又或者在国内读国际学校,这方面在现在这个教育行业的纠结或者家长的担心,孙总,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孙丽:随着国内的国际班、国际学校越来越多,出去读高中的小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家长面临的选择确实比较多,很多家长都在纠结和选择当中。从我们的角度看,每年也确实有很多的家庭来咨询这个问题,包括身边的亲朋好友。

我们做国际教育也做了10年,为中国的小留学生服务也服务了6年多的时间,送出去很多中国的小留学生,也看着他们在美国的成长、欢笑,这里头也包括一些小留学生的失落,我们都有见过,我们也跟体制内的很多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有很多合作。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对于什么时候出去读书,是选择国内的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亦或是出国留学,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概而全的答案。还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情况、家庭的情况,以及读书的目的去做选择。

中国传统公立的教育有它很强的特色,跟西部国家,尤其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还是很不一样的。其实很多人说,去读美国精英式的教育,我对这一点的看法不是太认同。因为美国的教育反倒是更强调了个性化,更强调的是让每一个人成为人才,中国往往其实强调的是精英化教育。因为我们从每年学校校长或者说每个地区的关注点上就可以看出来,评判一个学校好还是不好,就是这个学校有多少考上了清华北大,有多少上了名牌大学,更关注的是这些顶尖人群的发展。对于其他学生的关注度,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

主持人:所以孙总对于精英化的理解,我们单纯讲按成绩来算,学习比较好的靠上的这部分学生叫精英,但美国致力于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自己发展的最好的方向!

孙丽:对,它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兴趣爱好去适当地引导,让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特长,从整体教育上来说,也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不说是一张考卷就定了我们的孩子上哪个大学、读哪个专业,也不是十二年寒窗苦读,最后靠这两天的考试来定一生的方向,所以它给学生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其实是偏向于了精英式的教育,而美国的教育其实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所以选择是不是出去读书还是在国内读书的时候,还是要对中、美国教育的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如果很多家长说我就是为了将来上美国的名牌大学,这是一种考虑,还有的家长说可能我的孩子在国内读了6年、9年,我发现公立的体系不适合他,他就是自己的个性比较明显,不适合这种精英式的教育,或者说这种特别强的升学目标的指引。那么,他就要考虑是不是在别的体制下,包括现在很多国际学校在国内也兴起。如果觉得可能我不能一下子踏出国门,是不是有必要选择上国际学校。

选择国际学校的时候,其实在这几年我们遇到了偏多一点的问题,就是国内国际学校可能会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这个国际学校有的时候是洋不洋中不中。所以,在选国际学校的时候,还是要对国际学校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主持人:其实我们的出发点还是要看孩子的特性,孩子本身的发展,未来孩子想要成什么样子。

这个时候想问一下高茗茗老师,在你接触过的家长中有没有家长刚来的时候也有这种担心,说我要不要把孩子送到你们美国高中部来学习,最后去美国高中读书,还是说我再考虑考虑要不在国内读个高中, 最后直接去美国读大学吧?

高茗茗:实际上来咨询我们的家长有很大一部分还在纠结阶段,主要是不了解,基本上是都是跟风,比如我身边有同学或者有亲朋好友的孩子去美国了,发现在美国发展的不错,那么我也想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加成熟。

其实最大的一个纠结是,因为有些孩子在国内学习就蛮不错的,可能在国内的体制下就能升上一个重点高中或者一所名牌大学,有比较好的基础和素质。有些家长可能就在想了,那么我送出去美国之后孩子的发展走向如何,是不是比在国内发展的更优秀,是不是能够达到我们最初的初衷和期待……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另外,身边也会有一些小的问题、负面的新闻,家长也担心自己的孩子一旦跨出国门之后,是不是目标会跑偏,会不会有悖我们最初的初衷。

家长的纠结基本上就是这样,主要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主持人:最终让他决定把孩子送出国,在初中毕业面临高中选择的时候送出国的这个决定点在哪儿呢?

高茗茗:实际上家长在咨询阶段最主要的纠结,在我们老师的引导和分析下,也慢慢地明白了大概怎样的一个过程,因为毕竟这几年咱们出国的小留学生越来越多。所以有很多案例来证明和体现大部分的孩子只要智商没有问题,只要人际交往、目标明确,在国内基础还不错,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实际上只要把他送到一个合适的平台,一个比较好的氛围学校当中,如果真的是适合这个孩子,那么实际上大部分(可以说是90%以上)的孩子还是发展的很不错的。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的引导、定期的沟通,以及境外的学校也好、监管方也好、或者说寄宿家庭也好,他们的一些呵护和支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持人:这个时候还是重要地看平台怎么样,尤其他选择这个平台是不是适合孩子的。

高茗茗:对。

主持人:现在是国内的中考成绩出来了,很多人面临这样一个选择。但对于已经决定要出国的学生来说,他已经落听了,美国高中的录取也差不多结束了。这个时候我想请赵静老师给我们分析一下,今年尤其去美国读高中的这一部分留学的特点有什么样的趋势,跟往年有什么不一样?

赵静:好的,这一两年美国高中申请其实趋势和变化非常明显,相比较前几年来讲。

我总结有几方面。

趋势一:从宏观上来讲,这两年低龄学生的人数应该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提前赴美去读书,特别是北京的家长。为什么呢?因为北京的家长有一部分面临着因为没有北京户口的问题,然后又不能回到原籍去考试。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考虑把孩子提前送出去读书,这是一个趋势。

趋势二:非常明显的一点是更加低龄化,以往我们所谓的低龄仅仅局限在初三或者高一的学生去美国读书,这两年会发现小学的特别多,初中的也开始有增长的势头。包括高茗茗老师手里应该有一些学生,升小学的、升初中的。

主持人:为什么那么小就把孩子送出去?

赵静:有几个因素。

因素一:我一会儿想到的一个问题,现在陪读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多了,有很多家长开始正在办移民的过程当中,他们选择陪读的方式把孩子送出去。

另外,很多家长给孩子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更国际化一些,所以选择很小把他送出去,能够比较好地去适应美国的文化。因为美国的文化其实不仅仅是美国的文化,更是一种国际性、包容性很强的文化,所以小学和初中生开始越来越多了,这是宏观上来讲的一个趋势。

因素二:第一,如果从微观上来看,我们回到申请这块来看,现在是这样的,因为美国像寄宿的学校总体数量是偏少的,一共就300多所,我指的是高中学校。而寄宿初中就更少,比较好的只有10所左右,其中竞争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孩子出国特别早,我们说对标准化的考试,比如说托福(课程)、SSACT,都是提早规划,分数很高。

第二,因为美国特别好的学校申请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很多家长不仅在分数上要做好准备,在课外活动、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或者是一些科学科考研(课程)究类的活动也做了很多准备。实际上来讲,这种竞争的难度也是比较大,这是比较明显的几个趋势。

另外还有一个趋势,美国高中招生也会给我们一些反馈。因为可能生源越来越多了,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所以他们的门槛也是越来越高了。

主持人:好学生越来越多。

赵静:对。

主持人:这是美国高中录取情况的趋势。

赵静:对。

主持人:今年我们还请到了学生家长桑芸女士,刚才赵静老师提到现在很多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就送出国,你是什么时候把孩子送出国的?

桑芸:我是在我女儿初中毕业的时候,就是在现在中考结束这节骨眼上,但是我们计划出国基本上是从她初二的时候就开始。因为之前我有一些机会去到美国等其他国家,看到了那边教育的大环境,感觉可能还是跟中国有着比较大的区别。那是2012年我女儿出的国,到现在5年了,她现在正在上大学的二年级。

当时就在想,其实我是非常认同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初中毕业的时候我感觉数理化这些基础的知识已经打的很牢固了,她的青春期也刚好度过。到了高中阶段,我认为她就应该进入到了她形成自我的阶段。而美国的高中,通过我的一些朋友,还有网上一些信息的了解,感觉美国高中会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课程。

再者,我感觉会更加地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因为他们的课程非常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除了这种学术课程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兴趣社团,当时我女儿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舞蹈团。他们每年有两次演出,一个是冬季圣诞节时的演出,一个是三四月份毕业季时的演出。她会传给我大量她那边的一些照片资料,就看到她平时舞蹈的训练是非常刻苦的。

再者,她登台演出的那一刻,看到她精彩的绽放,还有自信的眼神,我觉得这是送出国之后作为家长也更想看到的。

而从初中出去之后,我还觉得很多家长可能跟我一样关心,我认为能够更容易地或者是更顺序地进入到美国的大学的生活。无论是语言的适应能力,包括对美国文化的适应程度,再有就是对美国大学的一些了解。我女儿在那边上过高中之后再申请大学,除了排名之外,更多关注的是所选择专业的排名,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文化等等,都会成为她自己选择的因素。我女儿的大学是自己申报的,这方面我通过她上高中也感觉到她成长的很快,变得更加自信、变得也更加自立了。

主持人:在把她送出国之前,没有说担心哪些地方吗?刚才看你的感觉,好像就觉得这条路不错,走的没问题。

桑芸:是这样的,其实出国之前家长最担心的,可能大的来说就是气候和环境。我是天津的,和北京的环境和气候都非常地接近。除了环境之外可能就是安全,这个城市我也去过几次,从本身来讲它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安全指数非常高,本土化文化的氛围也非常地强的,不像洛杉矶这些大的城市。

除了安全之外,刚才说到了她的学术课程。我们选择的是一所美国综合性的高中,所以它的学科课程都非常地丰富,这方面我也很满意。

最后是上一个好的大学,基本上就是关心这几点。

主持人:主要还是她生活方面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这是初中毕业的学生。

桑芸:对,十五六岁。

主持人:这是稍微大一点的,但是刚才赵静老师说好多小学的,或者说还没有上初中的孩子去美国读高中,我想很多家长也在纠结这个问题。除了说选择在国内上高中还是国外上高中之外,如果决定了说我的孩子已经要到美国上高中或者到美国读书,什么时候出去也是他们纠结的一个点,我们也来讨论讨论什么时候出去的问题。

孙总,你怎么看孩子什么时候出国会比较适合?

孙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相信咱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被问到了这个问题。

关于什么时候出国合适这个问题,我觉得它其实也没有一个概论,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情况,然后家庭的情况以及要出国等等综合的因素,还是要考虑这几点。现在很多家庭确确实实有小学阶段就出去的,这种的家庭我分析了一下大概有几种。

第一种情况:在幼儿园阶段。

家长就说我要读国际幼儿园,选择了类似于这种纯国际化的幼儿园。这种国际幼儿园对孩子的尊重感和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是非常之大的。等他回过头来再读公立小学的时候会有强烈的不适应。这时候家长刚开始是处在纠结期,纠结来纠结去,他发现可能孩子真的在里挺受折磨的。

就像中国原来有一句话,当然这句话也不完全正确,说活蹦乱跳地进去,可能每天接完孩子之后就各种痛苦的纠结着出来,这时候家长就会选择给孩子一个更快乐的空间和更自由的发展,这时候会考虑到出国。当然首先考虑孩子,考虑着考虑着就送出去了,这是一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选择了国际化的幼儿园,然后等到小学的时候发现不太适应,这样的家长往往会选择出国。因为但凡选择国际幼儿园的家庭,它的经济承受能力还是很强的。

第二种情况:可能真是对国内的公立教育认同感差一些,他们特别怕孩子将来只是为了考试或者最终的考虑是升入一个好的大学,因为现在的家庭随着父母越来越年轻,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他们也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所以他们希望孩子有一个国际化的视野,能够在这种国际下的大环境中参与竞争,他们希望给孩子更多这样的东西。

另外,他们也会考虑到很重要的一点,对孩子学业成功的评判不能以高考(精品课),或者上什么样的大学画句号!因为国内讨论来讨论去,最后都是升入一个什么大学、我从哪儿毕业的、我上了什么大学。更多地大家可能会从自己进入社会之后的人生阅历它的体验来讲,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或者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会对他最终的生活,比如说他的幸福感、对社会的贡献度、自我的发挥,这些会看的更重一些,这样的家庭也会选择把孩子送出去。

这里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因素在里面,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很多东西都不能一概而论。国内的公立教育有公立教育的优势,包括刚才桑芸老师提到的基础教育还是比较扎实的。国外最重要强调了孩子个性的发挥、综合素质的发展。

所以在什么阶段送出去,其实我认为不宜太小送出去,因为孩子整个的发展并不以学业的成功为唯一的目标。它还有心理素质方面,还有他的身体健康方面,以及对人情社会、亲子关系方面、家庭认知方面等很多东西。太小送出去,他可能缺失了更多的关爱,缺失了更多对于家庭责任的一种认知,尤其不能陪读的家庭,也丧失了亲子关系,其实都很重要。

主持人:如果说家长可以有条件陪读的话,你刚才提到的这部分在学习之外他们缺失的这部分能补的上吗?

孙丽:针对这样的情况,其实我觉得不是不得上补不上的问题,因为我认为这种东西都不是补的,因为我见了太多的家长后悔莫及,我身边的一个要出去送孩子出去读高中的一个朋友,因为在他年轻的时候,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时间照顾,就把孩子推给了老人、推给了保姆。这种亲子的丧失,在国内阶段的丧失导致了孩子在青春期的逆反和学业跟不上。这时候,他觉得可能唯一的办法送到国外去读一个学校,可能信誓旦旦地说我去放弃我的高管职位陪读,放弃我的高薪工作要去陪读。但是我跟他讲,这是其实是补不过来的。

孩子从读小学、初中,家长放弃工作去国外,早早地陪读是不是能补过来,应该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家庭移居海外。那么,孩子在一种单亲环境去下成长肯定是有缺失的,所以这些东西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小学阶段,或者太小的阶段送出去家长还是要慎重,有点早!

主持人:这是我们从家庭和家长的方面来考虑对这个孩子的影响。

两位老师,我觉得您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会跟学生打交道会更多一些,不知道孩子们在不同的阶段,他面临自己马上要出国了这件事这个改变能适应吗?或者什么样的孩子就能适应稍微早一点的出国,什么孩子还是最好还是放缓一缓?

赵静:我觉得这还是要分情况,因为有的家庭可能更国际化一些,比较小就带孩子去国外旅游,或者是参观一些大学。有这样丰富的经历以后,他可能对国外的院校或者教育环境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成绩也不错,然后也是能看到自立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把他送出去相对来讲他比较容易能够适应,相对比较容易成功。

而如果有一些家长稍微会有一点盲目,周边越来越多的人出国,他就想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要出去看一看。但如果没有完全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对国外不够了解,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可能孩子到了美国以后压力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这个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静:因为对于一个未成年人的孩子,他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一般来讲比如新东方的学生基本上不会有家长去陪读,都是自己独立去美国生活。比如说到了学校,学校整个的课程体系、上课的模式跟国内是完全不一致的。比如说,所有的同学基本上是美国人为主,这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对一个小孩子来讲,他自己可能生活上有一些事还不能完全脱离父母,你让他完全去适应这些东西的话确实是有一些难度。所以,需要在出国之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或者做好相应的培训,这样可能会适应更快一点。

另外,很多家长觉得中国的公立教育压力很大,作业很多,每天要做很多试卷。其实在美国好的学校,这种作业量也是非常大的。多重,生活上的、心理上的、学业上的压力都会有。

主持人: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国高中放了学就可以玩了,是不是这样的呢?美国的好学生压力也不小。,对吗?

赵静:对。

主持人:这个时候我们想请高茗茗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刚才赵静老师提到了,如果想把提前送出去的时候,在国内要做一些培训,或者一些适应,主要是适应哪方面,怎么样来做这个培训?

高茗茗:实际上我们很多小孩子,还有家长决定让孩子送出美国去留学的话,大部分第一步可能会要考虑到语言的培训,因为语言未来将会他生活和学习的工具。因为去到美国之后,所有你接触的事物、人,所有学习的东西,所有看到的、听到的全是英语(精品课)的环境,所以英语是一个工具,这是最主要的培训。

除此之外,孩子对美国教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刚才赵静老师提到了,有些家长利用暑假、利用寒假假期的时候带孩子出去美国的学校看一看、走一走。也有很多学生在出国之前先去体验一个夏令营,或者是去美国的学校参加一个学校。

通过这样的体验、初步的了解,孩子发现跟国内有怎样的差别,我觉得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在这样一个学校的学习模式下,我可能会发挥的更好。因为有很多孩子过来跟我们说,我们会他一个问题,说你为什么要考虑去美国留学。然后他会说我之前去过美国,我觉得那样一种教学环境和模式我更喜欢。因为现在我们面临中考的这拨孩子,尤其是重点中学,不管是北京的也好,还是咱们的二三线城市实际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大量的模考、大量的刷题,大量的课余活动、课外活动被侵占了,甚至很多学生不能去坚持自己的一些特长和爱好,就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学业和迎接考试上。所以,这一点也确实是很多同学和家长考虑希望别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过多分数上、考试上的压力,也希望孩子能够全方面地发展,更快乐的成长和发展。

主持人:面对现在孩子出国的问题,我想有的家庭可能会跟孩子来一起商量要不要出国,可能比较尊重孩子的意见,有的家庭完全是家长作主。

桑女士,你当时把女儿送出国的时候,是女儿想出国还是你觉得这事不错,跟她商量她同意了?

桑芸:应该是第二种,我女儿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就跟她小学的学校去美国游学过一段时间,所以她本人本身对美国、对出国留学有一定的概念。然后有比较强烈的愿望也来自于家长,我们是一起商量的。尤其小孩子如果有了这些新的概念给到她们,她们接受的比较快,到后期完全变成是她主动,非常地期待。

主持人:这个过程中她也没有任何抗拒吗?或者说我不同意,不太想去美国的这种想法吗?

桑芸:我感觉没有,还是蛮兴奋的!尤其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她第一年回来,相当于我们是高一暑假回来的时候,因为她那假期大概有2个月,到后半程的时候她都已经开始非常期待想赶紧去美国。尤其是回去的前一晚首饰行李的时候我还有点伤感,但她完全很兴奋,要求我给她拍照什么的,我感觉到她非常期待,尽快地回到美国的高中学生环境里面。

主持人:1年就已经完全适应在那边的生活了。

桑芸:是,非常开心!

主持人:那你在国内这边感觉到,她那边完全融入当时的生活学习当中,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桑芸:其实大概有半年,就到诞生节前后就可以了。

主持人:前半年她是一个什么状态?

桑芸:前半年我感觉她还是蛮有压力的,因为当时去的时候我也送她去了。中国孩子到了国外很明显,尤其在特别阳光、快乐的老师的面前,还有他们的同学们面前,中国孩子显得比较害羞、比较拘谨、不爱说话。我当时感觉到她有点紧张,无论是来自语言的还是学习方面的,包括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都是很紧张!

可能我们学习的方式也比较特殊,赛尔教育的Total-Care模式,女儿课余的时间都是和中国的同学一起住在一个酒店里面。所以他们上学的时候,在中学里面是完全跟美国同学在一起。他们所谓一个班级中国学生就1个,大部分都是美国学生。他们在那边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也能够比较完全地进入到美国的高中生活里面。回到宿舍,和很多中国孩子在一起,然后有他们相应的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的老师。我觉得这方面能适应的很快,基本上生活就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吃什么、住的好不好,这些都不用担心!她就单纯从语言这方面适应的就非常快!

主持人:刚才桑女士提到的Total-Care模式,孙总能不能给我们详细地来介绍一下。

孙丽:可以,其实这还是我们比较引以为豪的一个项目,也跟新东方合作了很多年。

威斯康星国际学院其实是我们在2012年正式设立的一个国际学校,当时就是因为出国的低龄化。本来是在麻省国际学院,跟那边州的大学联合做了一个大学医科学校,就是为中国孩子进入大学之前提供一个过渡,提供医科的学习。它有语言上的过渡、文化上的过渡、生活上的过渡以及学业上的过渡。

后来在做这个项目过程当中,总是有家庭或者合作方来问到我们,说你们有没有在美国的高中的项目有孩子要出去读高中。其实对于这样的需求,我们可能就直接说我们没有。

另外,我们在美国麻省的项目做的还是比较有影响力,在美国也激起了不小的火花和热烈的讨论。所以有很多中学也找到我们,希望能跟我们合作。因为对于美国很多的高中来讲,它很难去提供这种住宿的条件,他们不太懂中国学生,所以对于中国学生去怎么管理,尤其遇到了问题怎么去处理,包括跟中国家长的沟通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不方便,所以他们就希望有人能帮到他们。

在内外环境的趋势下,我们在威斯康星建立了威斯康星国际学院。

它的模式是相当于是一个走读高中与寄宿家庭的模式。一方面,我们代表美国的高中,在中国帮助他们来作一些宣传推广和选拔中国学生;另一方面,中国学生到了美国之后,他的吃、住、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我们成立这个国际学院就是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跟周边选了几所优秀的精英高中一起来合作,基本上孩子在这儿吃在、这儿住,有学校的校车每天给他们送到学校,下课了之后把他们接回来。在这里,学生生活交流的空间有课余的辅导,有很多学生的俱乐部、学生会,还有很多升学的辅导、社区的活动等等非常地丰富!

它可以说是承担了家庭的责任,同时又承担了课后辅导的职能,承担了一些比较专业的,在这样一个阶段孩子遇到问题的解决。所以,很多家长比如像桑老师,也是比较推崇我们的项目,说因为有了这个模式她才最终给孩子下定决心选了我们的项目。也是因为什么呢?很多家长其实送孩子出国之前是不放心的,我们这个项目叫Total-Care模式,一个全程、全方位的关爱,国内、国外,生活、学习、升学全方位的,所以家长觉得是比较放心。

我们在美国有一个80人的专业团队,全部是美国人,我们请的当地最有名的学监给我们做校长,请的专业司机、请的专业厨师提供中西餐结合的饮食服务,同时还有也请我们所合作的这些学校的老师和国际部的主任过来给学生提供辅导。当然美国的家庭也很热心,他们主动承担起了课后辅导的职能,对我们学生来说也都是很惊喜。

尤其从前年开始,威斯康星国际学院针对中国学生对语言学习和文化融入,以及他们综合领导力的提升做了很多俱乐部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上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领导力的提升,帮助他们解决对于社区文化的融入,以及对于美国大学深层次的了解,组织很多这样的俱乐部。可以说,对学生帮助非常大。因为出去之后,孩子其实更希望有家的感觉,最主要要调动他们内心的自主性,他想学习、想融入、想了解、想进步,这些给我们整个的氛围带来的非常好。

还有一点我想了想,也是我们这个项目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家的,就是出去读高中的孩子可能都处在青春期,在心理上其实还是有一些发育的特点,包括一些小叛逆,包括一些个性,在这个时期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我们这里也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去帮助他们引导,让他们更好地去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讲出来,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出国之后跟家庭沟通有的时候是不那么充分的,家长一打电话就问里在那边怎么样、吃的好不好、学习怎么样、考试成绩怎么样……其实对于孩子有很多的烦恼,包括有没有朋友、可能跟同学的关系处的不太好、可能有哪个老外跟他讲的英语没听懂……这些问题其实是家长不能理解的,而在这里他有一个同学圈,也就是威斯康星国际学院这些同龄的、然后经历又相仿的这些孩子们,他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他们能够互诉衷肠,能够互相去支持,让他们走过在他们留学生涯当中很不容易的几年。

我们做了5年之后,我们感觉已经是成绩越来越显著。

主持人:相当于孩子在美国有两个学校来照看,一个专门负责学习的,还有一个不仅负责学习,还有生活的。

孙丽:对。

主持人:我想很多家长可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我的孩子送到了威斯康星国际学院,我的安全问题学院也负责吗?

孙丽:对,安全是7×24小时,包括360度无死角的监控安保系统、完善的紧急联络机制、医疗保障计划等等。孩子的作息时间,他的外出是要登记的。很多孩子刚去的时候,看人家美国人都开车,他们眼红,看人家骑赛车,他们也眼红。其实有很多的安全隐患,我们在这方面都要做很好的引导和看护。

主持人:会不会有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这么早把孩子送出国,就是想锻炼他的独立能力,或者说发散思维能力。但是这样一个圈子,又相当于给他在国外禁锢住了或者在国外圈住了?

孙丽:这个问题问的比较专业。

刚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也担心,解决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可能又产生新的问题。而事实上,这个问题从我们这几年的经验当中,我们还是很好地证明它的有效性。

其实我们的理念并不是说为了把这些孩子更好地照顾起来,然后割断了他们跟美国的联系。我们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从牵手到放手,对于这些孩子刚出过门,有很多的不理解、不了解。国外的文化、价值观,很多社会运行的东西跟咱们是不一样的。包括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到了异国他乡也难免紧张,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尤其出现问题的时候,语言没有达到能够跟本地人完全沟通的情况,尤其是生病去医院等等的情况,孩子们其实是不容易去表达清楚的,这些对他们的安全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从牵手到放手,就是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在他刚开始到美国,还不具备独立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去引导他们、去告诉他们这个外界是什么样的,怎么样能更好地融入环境。当他具备了这个能力的时候,我们又会帮他去挑选附近的、很安全、很专业、又很热心的一些家庭,并逐步帮助他们独立起来,适应寄宿家庭的生活。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可能会选择这种方式,不过后来当我们这边的活动越来越非常的时候,孩子选择出去一段时间又回来了。他们会发现,在那边其实并不是更好地融入美国。因为大家也知道,现在美国接待中国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的可能是为了一份收入,出于完全公益热心考虑的已经不多了。这样的家庭也没有时间精力对我们的孩子有多好的照顾,基本上一个房间、一日三餐、有一个便利的交通,而很多的沟通是不到位的,孩子想去了解外部的环境也没有一个突破口。所以反倒是我们的国际学院,让他们有了很好的跟社区、跟学校、跟整个的社会环境以及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能够更好融入的机会。

所以我们强调的融入社会,并不一定是住在美国人的家里,而是更多地去了解美国的家庭,跟美国人有更多的接触。在这方面,我们给孩子充分的便利和机会。

主持人:我们刚才了解威斯康星国际学院,感兴趣的家长也可以通过相关方式来了解新的、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学生出国的措施和条件。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很多家长在把孩子送出国的时候面临一个选择,我不知道桑女士你当时把女儿送出国的时候,在选择美国高中上是怎么样来考虑的,或者说有没有纠结两个权衡不下的时候。

桑芸:对,最早的时候的确在没有看到威斯康星国际学院(WIA)这个项目之前,中介机构也给我提供了大概有4到5所学校,分布在东西海岸,像洛杉矶、纽约这些地方。因为作为家长,可能比较专业地了解美国的高中也很难,只能看一些数据化的分析,带有一些地理位置,包括升学成绩等等。大家的共识还是对于孩子到了那边之后的安全,还有是否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更为关心。

因为对我来说是这样,我是觉得他们那边的高中差别不是非常地大,更多地是关心学习以外的生活等等方面,所以当时除了寄宿中学,再有住在当地的家庭这种方式都了解过,都还是多少有一点担心。对于寄宿家庭,我也担心她是一个女孩子比较敏感。如果跟家庭相处不好,还要换家庭,或者是她不开心也不知道跟谁说,这些我还是比较担心的。

威斯康星国际学院(WIA)这个方式,其实我没有太多地担心她会不会跟中国人在一起会影响她融入,因为至少孩子要在那边上3年高中,再加4年大学,一共7年的时间。会有很长的时间,最主要的要让孩子能够愿意和想去融入。这一点会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家长强求不来。

在威斯康星国际学院(WIA)照顾了她的生活起居之后,她心情比较好的情况下就有兴趣去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包括刚才说到的当地的寄宿家庭,感恩节是在11月份,圣诞节是在12月份,学生辅导员都给安排他们入主到家庭。包括家庭开车来到她的宿舍接她,因为美国家庭也都是小家庭,会去到他们家庭的妈妈家几代人在一起吃火鸡、吃圣诞大餐。还收到7件圣诞礼物,他们很讲究送礼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送一份。然后还有的时候家庭开着车,带着他们的孩子加说我的女儿去芝加哥,比较丰富,有更多的选择。所有有一个退生路,你在威斯康星国际学院(WIA)这样集体的环境里面还能够给你提供这些额外的这些,比较丰富的同时心理压力不那么大。

主持人:刚才孙总也提到了,我们从2012年开始的项目到现在已经5年了,有很多的毕业生已经从我们的项目当中顺利毕业了。今年也是刚刚拿到了,这个情况怎么样,跟我们来介绍一下。

回答:今年其实我们还是很高兴的,我们小留学生们的升学可以说是喜报频传。

我们今年从威斯康星国际学院,一共有两个国际学院,我们讲威斯康星国际学院今年有毕业生是47个中国学生。其中,他们50%以上的孩子是进入了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98%的学生是进入了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这是比较宏观的数据。我觉得可以从一些个例来讲,比如说今年我们合作的天主教高中。这个高中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高中,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业,更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今年有11个孩子从这个学校毕业,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这个学校11个还还百分之百被美国排名前五十的大学录取了。这对于我们来讲,说实话我们还是有些吃惊。因为从最初选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最顶尖的孩子,基本上选的是中国这些中学生中等以上的孩子。

主持人:所以要进入我们项目,还要再选一下?

回答:对,针对申请威斯康星国际学院的学生,是要选的,但我们的选评绝对并不没有北师大、附属试验中学,那么严格。例如北师大、附属试验中学,我也跟他们国际部主任有过很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今年出了3个哈佛学子,他也跟我讲了他们是怎么选拔全北京最优秀的孩子,很多程序很严格。对我们来讲其实没有那么严格,我们基本上选的就是中等以上的孩子。

这些孩子们的性格和学习的能力,以及兴趣特征、兴趣爱好还是很重要的。经过在威斯康星国际学院,两年、三年,个别学生是五年的学习,他们能百分之百地升入排名前五十的大学,可以说是非常骄人的成绩。我们的学生在其他的高中,比如美国的一个高中,这个中学又是艺术类相对比较出众的一个学校。全世界排名前二十五的艺术大学

,每年都要到这个学校去挑选学生,他们在艺术方面可以说在全美国都是非常有名的。我们的学生对于这种艺术类顶尖的学校都录取了,比如伯克利艺术音乐学院等等,我觉得非常好。

所以从他们特色的特长项,还有综合性的院校上,录取的数据都非常不错。包括我们也对我们的学生进入威斯康星国际学院之后的学习沉积,在高中的成绩进行过监测,我们的学生平均下来更是达到了3.5分以上。所以可以说,这些孩子的成绩也是不错的,今天在这里也是借腾讯的平台向大家通报我们这个好消息!

主持人:好!

回答:谢谢!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我们两位老师回答一下,当孩子和家长选择好了心仪的学校和高中去美国读书的这个模式之后,出国之前需要给孩子作哪些准备,是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还是哪方面,从你们的专业角度和经验来聊一聊?

高茗茗:第一,从我们目前送了这么多学生去美国留学的经验来看,大部分的孩子一般我们都会建议他在去美国之前,还要继续再把自己的语言基础再提升、再巩固扎实一下。因为去到美国之后,其实还是会面临大量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在国内,我们能把语言功底打的更扎实,出国之后能够尽量地去缩短语言适应的时间,这是一点。

第二,从生活的角度,你刚才也提到了,因为咱们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孩子基本上在国内都是集中精力去学习,去做好自己的事情,生活方面都有爸爸妈妈来负责。到美国之后可能面临一个大的变化,所以一般都会建议孩子们能够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学那么几道拿手菜,未来去到美国之后可以给你的寄宿家庭也好,给你的老师、同学也好,在周末、在假期的时候能有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是加强感情联络的方一种方式。

第三,从孩子自身来看,一般也建议他如果有自己的一些特长、才艺或者是爱好,可以利用出国前的这段时间集中地再去练习一下。比如有些孩子非常擅长表演或者课外活动很丰富,可以再加强一下。未来去到美国的学校之后,可以尽快地加入课外活动和俱乐部,也是他交友的一种方式。

第四,学习上的准备。因为既然咱们决定了去美国留学,那么美国高中学什么课程,比如说美国历史讲什么。如果你去的这所学校有教会的背景,我们也要了解一下美国的神学宗教课程是怎么回事儿。比如说未来我要学做大量科学的课程,也许孩子用中文可以学的很好,那么科学类的专业术语你了解了哪些,所以我们建议学生提前在在中国国内能够接触一些,去到美国之后可以尽快地去适应。

赵静:因为刚才孙总讲了Total-Care的海外教育基地管理模式,因为美国高中这个项目实际上这两年已经非常成熟了。新东方已经完全从过去对学生和家长只是关注申请需要做什么这个点,今天已经延伸到涉及一些心理学方面的项目或者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项目。因为我们在帮学生做申请的过程当中,也会发现家庭、学生都有这个需求。

比如说,新东方有我们自己叫的留学家庭预备营,什么目的呢?对于一些比较纠结的家长、没有考虑好的家长,你可以体验一下、看一看、评估一下自己的家庭是否真正做好留学的准备。

主持人:这个怎么来评估呢?

赵静:我们这个营里面会有一些亲子的项目,同时会有一些心理学的专家,在活动或项目过程当中去发现这个家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帮他们去解决。同时在这个项目过程中,也会去传达一些关于留学的信息,看看他们的接受程度,还有这个家庭内在的矛盾到底在哪里。当信息已经完全对称的情况下,你会发现这个家庭到底适不适合把孩子送出去。

在出国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同时做好申请分析的准备,这样到了美国之后,还有像孙总非常成熟的项目。这样对接起来实际上是一个无缝的对接,而且我相信家长也非常欢迎这种形式。因为毕竟家长很少能够到美国去陪,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这种放心的程度会更高一些。

主持人:一切都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出发考虑问题!

好,非常感谢四位来我们一起聊一聊关于去美国读高中,什么来读、到底怎么样来读的问题。非常感谢四位我们今天的聊天,也谢谢大家今天的收看,谢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