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快,个头小,很剧烈
强对流天气预警难在哪儿(绿色家园)
本报记者 赵贝佳
进入夏季,我国多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天气预报预警中时常出现“强对流天气”的身影。
到底什么是强对流天气?对这种天气的预报难在哪儿?预报中怎么才能更准确、及时地“捕捉”到疾风骤雨?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您解疑释惑。
冷暖空气剧烈交汇产生强对流天气
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主任张小玲解释道,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风等都属于强对流天气,这种天气普遍持续时间比较短,降水强度大,“例如下得急、雨点儿特别大的暴雨天气。”
为什么一到夏天,强对流天气就强势登场?“从强对流天气的命名就能看出,它需要的能量比一般天气更强。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空气中所包含的能量就越大,因此夏季发生强对流天气的概率更高。”张小玲表示,虽然从全国来看,夏季是强对流天气最高发、最集中的时段,但并不意味着我国每个地区都会在夏季迎来强对流的高峰期。以华南地区为例,三四月份经常下冰雹,但到盛夏反而少了。“强对流天气一定要有充足的能量才能发生。但并不是温度升高就一定发生,它更需要冷暖空气剧烈交汇。相当于两军作战,双方势均力敌、打得焦灼,战况才会激烈。”
强对流天气不仅能量大,影响也大。对流性、突发性的短时间强降水,可能造成城市内涝,引发山洪等地质灾害;下击暴流(强下沉气流)会造成向下的大风,影响航空安全;大风会造成高空坠物,对公众和高空作业者造成威胁;冰雹会砸坏屋顶,还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强雷电可能直接致人伤亡,还会破坏电力系统。“一旦出现强对流天气,要及时预警,赶紧防御躲避,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张小玲说。
强对流天气不容易被发现。即便发出预警,有时也很难打出足够的提前量
5月7日广州遭遇大暴雨,预警信息凌晨发出,只比暴雨到来提前了一两个小时。像这样的强对流天气,能不能提前更多时间发出预警,给大家留出足够多的应对时间?
张小玲表示,强对流天气的预警是国际上难度最大的预报难题,比其他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低。这与其自身特点有关,强对流天气往往非常剧烈,时间和空间的尺度都很小——时间短,一两个小时内就发生、发展、结束;区域小,以北京市为例,可能海淀区在下冰雹刮大风,而朝阳区就没事。正因为发生快、个头小,所以强对流天气不容易被发现。即便发出预警,有时也很难打出足够的提前量,甚至提前半个小时预警已实属不易。
一方面,因其“飘忽不定”,强对流天气的历史数据积累不足,不利于人们认识和分析其规律。现代天气预报基于计算机数值模式,如果缺乏大量基础数据,模式里的计算方程和假设可能就不合理,从而影响预测的精度,限制预警能力。美国是全世界龙卷风最多的地方,1948年一个空军基地的几十架飞机被龙卷风摧毁,这一事件开启了美国对龙卷风预报的研究。将近70年过去了,美国依然无法做到对龙卷风的百分之百预警。张小玲介绍,中央气象台在2007—2008年开始尝试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至今不过十年,依然处于初始阶段。
另一方面,强对流天气的“捕捉”难度大,对观测仪器有更高要求。张小玲解释,广州5月7日的暴雨,是尺度非常小的强对流天气,从全国组网的雷达监测上看起来,就是几个像素点。预报员需要根据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的观测结果进行研判,判断强对流天气是否属实,然后再发出预警。由于强对流天气影响大,而且会迅速被现实检验,预报员在判断是否发出预警时会非常谨慎,争取掌握准确信息后才发布,避免“空报”“误报”。这一过程花费的时间,影响了预警信息的提前量,也会让一些预报、辟谣“姗姗来迟”。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以京津冀地区6月22—23日的暴雨为例解释道,针对局地强对流活动,预报员会通过临近预报进行滚动更新。降雨预报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于预报员对大气运动的理解和实际大气运动机理有所偏差,数值模式不能百分百模拟大气变化,带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数值预报是很复杂的方程运算,观测数据哪怕只有很细微的偏差,都会在运算后被放大,预报时效越长,偏差越大。这些因素导致预报变得困难。
依托新技术手段打通预警“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气象部门通过提升技术水平等方式,提升了强对流天气预测预警的精准度。“过去,由于资料不足、技术有限、人手不够,我国对强对流天气的研究较弱。但随着近十年的发展,国家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相关研究已经在加强。”张小玲介绍,2016年底我国发射的“风云四号”卫星,能做到对整个中国区域的全覆盖,观测到雷达力所难及的地区。此外,全国已有五万多个气象观测自动站。“数值预报方面,目前中国已经能实时运行可分辨率对流的公里尺度数值模式,这是对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有很高要求的。现在的技术发展已经远远超过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呈指数型增长态势。”
要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效果,还需突破预警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瓶颈。有时,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出去了,但有的公众没有收到或不够重视,有的公众并不知道“暴雨蓝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等意味着什么,没有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结果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
“具备各种现代化预警手段的城市,近些年也频频出现强天气带来的公共安全事件。”张小玲举例说,有时是建筑工地的工人看到预警了,但躲的地方不对,雷雨大风期间躲进防风抗雨能力很弱的工棚,最后工棚倒塌导致伤亡;有时是收到预警了,却没考虑到隐藏的威胁,工人都撤离了,高空作业的塔吊没有及时收好,被狂风吹翻导致人员伤亡。
张小玲表示,气象部门应继续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让气象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地,并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利用“互联网+”,将预报预警信息融入更多渠道,例如,应用可以发出“前方三公里有积水”等具体预警的智能导航系统,提升公众预报的便利性。“相关单位和企业还需要提升自己对预警信息的认识,落实应急措施。仅靠气象部门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
气象专家提醒,公众也要对各类预报预警信息“多留个心眼”。“要注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即便你所在的地区不在降雨预报预警覆盖范围,只在周边,但因有些降雨分散性强,也必须及时关注预报和实况信息。另外,不要随便听信网上非正规渠道来的不实信息。”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