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发育时间比我们预期的要长很多,大概要到25岁左右才可以发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脑是处于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状态,青少年的大脑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日前召开的青少年健康与发展媒体培训会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青少年发展专家德瓦旭希·杜塔(Devashish Dutta),从人类大脑发育的角度解释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叛逆、懒惰、没有责任感等问题。
德瓦旭希·杜塔指出,大脑中前额叶皮质负责理性思考的部分,这部分的发育程度会在17岁左右达到一个高峰,接下来,发育进入缓慢状态,直至25岁左右完全成熟,因此,法律上所规定的18岁成年是有根据的。此外,人类大脑中负责情绪的部分在12岁左右达到发育的峰值,而18岁左右,这部分就已发育完全。
由于青少年大脑未发育完全,因此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危险性因素,比如抑郁、叛逆,甚至是犯罪等行为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林丹华在培训会上表示,如果把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比做一棵大树的话,自我价值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是基本;树干是品格,保证这棵树可以健康地向上发展;能力就像是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让大树吸收足够的营养;与社会的连接就是树枝,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让这棵树枝繁叶茂。
所以,林丹华建议,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人格教育特别重要,而坚毅又是人格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学业坚韧性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第二重要因素;此外,心理弹性也是保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能力。
德瓦旭希·杜塔从大脑神经连接发展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刚出生的时候,人类大脑中几乎没有太多的神经连接,7岁左右神经连接的数量发展得非常迅速,之后神经连接将会减少。这个神经减少的过程其实就是,大脑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变得越来越高效,不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被移除的过程。”
“所以如果青少年经常做音乐、体育、美术等相关的事情,这些方面的神经连接就会持续地生长;但是如果他们在打电子游戏、暴力、吸毒等方面接触的比较多,与之相关的神经连接就会保留下来。学习好的东西和学习坏的东西的神经路径是一样的,只要他使用的足够多,那这部分的神经连接就会越来越多,反之则会减少。”德瓦旭希·杜塔补充道。
因此,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成长环境以及外界对他的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对于青少年的一些消极、懒惰、不负责任等行为不应该进行过分的批评指责,这是由他们大脑发育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事情和培养的习惯,监护人需要做积极的引导。
林丹华也认为,社会支持在青少年成长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心理学有很多研究发现,减压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所曾耗时75年,对724位男性进行追踪研究,得出结论:“具有美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更幸福”。青少年处于性格、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成长氛围,对于他们更为重要。
德瓦旭希·杜塔在培训会上引用了一句俗语:“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翻译: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因此,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动员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同时还需要这些人能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用适当的方法让青少年幸福成长和生活。记者 刘昶荣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