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构建“一体化”德育新体系
2017-06-21 10:57:00 来源:腾讯教育

2017年北京高考(精品课)语文的大作文题有两道,一道是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一道是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据媒体在考场外随机调查结果显示,考生们普遍反映今年的作文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今年5月在北京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是成为众多北京考生心中“纽带”的最佳象征。

“孩子们关心国家大事的背后是什么?”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看来,“是发自内心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是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渴望,也是托付未来给北京教育投出的一张张信任票。”

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积极在大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将学校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注重德育学段衔接,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初步形成。

加强顶层设计,将学校德育“统”起来

今年5月,李思奕人生中第一次经历晚上12点还没放学。她和班里的同学一道,坐大巴车从学校出发,在夜色中越过雄伟的慕田峪长城,赶在日出前,来到天安门广场。

第一次在夜色中看见穿戴整齐,像三排钉子一样站立的国旗护卫队,这名来自北京远郊深山里刘斌堡中学的初二女生,在日记里写道:“每次在电视中看升国旗时,都没有在现场看升国旗这样激动。”

从2014年9月至今,83万名北京青少年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在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直面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的坚韧,在内心经历和李思奕一样的激动。

“北京教育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接班人,是我们思考所有教育问题的起点,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刘宇辉说。

近年来,北京加强顶层设计,推出一系列市级统筹德育项目,支持引导各区县挖掘德育资源、构建德育体系、形成德育品牌,推动一个覆盖大中小学段的区域德育一体化教育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加速形成。

早在2008年,北京就采取市级统筹、区县跟进的方式,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项目。至今,市区两级近1300家社会资源单位成为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在校园外体验国情、发展能力的教室。

2014年10月,北京在全国首批发布《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提出中小学必须有10%以上的课时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的硬性要求,并在中考物理和化学考试中增加了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查的比重。

同年,北京在全市中小学正式实施“一十百千工程”,要求每个中小学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分别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抗日战争纪念馆;至少参加十次集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观看百部优秀影视作品,阅读百本优秀图书,学习了解百位中外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格;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千余个社会资源单位培养和聘用千名课外辅导教师,邀请千名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说:“《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由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包括市财政局在内,全市有12个委办局协同,从政策、资源和资金等方面为中小学德育体系构建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2015年,在按全国最高标准配置高校辅导员的基础上,北京市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15年起,每年投入2亿元,大力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工作。包括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升计划,对全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进行全员轮训,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计划等,实现了市级重大统筹项目对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全覆盖。

强化实践体验,让德育工作“实”起来

刷学籍卡上课是北京中小学生到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上社会实践课的入场程序。这个像刷公交卡乘车一样方便的程序,方便了那些有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孩子。周末或假期,不用学校组织,学生就能通过网络预约课程,凭学籍卡就能在线上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资源单位的对口衔接,最大的价值在于德育引导与实践体验的深度融合。”李奕说,“通过全市统一的技术平台,教育部门实现了对所有学生到社会资源单位开展实践学习的有效管理。”

但是,社会资源真正转变为教育资源,需要教育部门和社会单位协同努力。为此,北京市教委委托市教科院基础教研中心派出教研员与资源单位一家一家地拟定学习计划书。根据不同社会单位的资源条件,结合中小学教学大纲,制定出特色鲜明的教学建议。

北京植物园的学习计划书,就是根据植物园生物资源富集的特点,建议学校在园内开展生物和环境教育。计划书明确了课程理想的时间和参加学生人数,并列出了中小学教材中可以结合的知识点和课堂教学设计。

更多的校外教育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日前,记者随北京十二中高一学生前往首都博物馆,听了一节北京人文历史课。不管是古代建筑,还是城市历史沿革,所有来到博物馆的学生事先都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分成小组有针对性地参观学习。

该校副校长阮守华说:“北京中小学自主开发的社会大课堂课程,多的有几十门,少的也有七八门,这种课程开发方式有利于学校根据不同的育人目标确定特色鲜明的教学计划。目前,十二中的语文、历史、政治、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内容都融入了校外实践课。依托这些资源单位,学校还开展了学生到图书馆志愿服务、到临终关怀机构服务老人等实践活动。”

在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理念下,区域教育资源被重新组合。以东城区为例,该区实现了学区内师资、课程、培训等教育要素融合,成立了一批“青少年学院”。青少年学院整合全区校内外学科资源、文艺体育资源、科技资源等,建立了一套“区级课程”。课程覆盖了适合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选修课。在学院授课的,除了区里的优秀教师,还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甚至各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

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说,每学期,东城学生都将拥有一张满足个性成长的“大课表”,所有区域内学生打破学校壁垒,可以在全区内选课,不仅能够校内“走班”,还能区内“走校”。

为了将德育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中,北京市近年来修订了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和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在中高考改革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力促进了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化、优质化、纵深化、常态化。

大中小学衔接,让德育体系“立”起来

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对外经贸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张卫国在酒店服务组,每天无数次被问到“厕所在哪儿”“车站怎么走”,他始终微笑回答。张卫国告诉记者说:“虽然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但大学生就是要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在这届峰会上,来自北京28所高校的2489名大学生志愿者,经过重重选拔站到峰会的92个岗位上,再一次让世界各国的来宾感受到中国青年的敬业与友善。

“青年一代能不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这是评价我们德育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刘宇辉说,“教育要帮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要帮学生形成完善的能力结构,但在完成所有这些功能之前,教育还要帮助青年一代扎根中国大地,打上中华民族的底色,接过对国家未来的担当。”

近年来,北京大幅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在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宣传的同时,设立“引航工程”“铸魂工程”等德育专项,推动青年教师、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到工矿企业、革命老区了解国情,鼓励青年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联系到一起。越来越多学生意识到,个人的成就与祖国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北京一直把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并将之视为完善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北京市则将工作重心放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上。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迎来10年来第一次大幅修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转化为全市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15条具体的行为要求。

“《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修订历时一年,不仅广泛征集了专家的意见,还向学生家长发放大量问卷征集意见。”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张凤华说。

新规范去除了旧版本中的76个“不”字,将约束变为引导,在有机融入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同时,针对当前中小学生行为表现的突出问题,细化了具体要求。例如针对学生浪费现象,提出“节约资源,水龙头随手关紧,不用灯时随手熄灭,用餐不剩饭和菜”的具体要求;针对学生在公共场所存在的不文明行为,提出“观看演出或比赛时,遵守场馆要求。在图书馆阅览或博物馆参观时保持安静”。

新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经发布,即被社会各界誉为近年来最具操作性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横向上,要穿越资源边界,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纵向上,需要打通大中小学段,形成接力育人的德育新体系。”刘宇辉说,“实践证明,只有站在大教育的高度,思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正能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