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各地高校迎来“毕业季”。一些高校举办的毕业典礼可谓花样迭出,比如上海8所高校联合搞了一场过山车毕业典礼——60名毕业生勇敢挑战60米垂直跌落过山车“绝顶雄风”;云南某学院毕业典礼上,该院院长在给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时,配合学生各种“花式合影”。充满花样的毕业典礼受到学生追捧的同时,也引来“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等质疑声。那么,毕业典礼怎么办更有意义、更让人难忘?
毕业典礼的主角是学生
毕业典礼是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必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仪式感。但不少大学的毕业典礼在仪式感、庄重感强的另一面,却又往往落入了俗套、形式化的窠臼。
毕业典礼,顾名思义是对毕业生们的“加冕”,按理说,主角就应是毕业生。无论是从这个年纪学生的性格特征,还是从纪念意义的角度,只要不违背基本的道德规则,多一些创新的做法乃至笑声,不拘泥于程式化的套路,理当是可以被接受的。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的演讲中主动与时代接轨,不乏“潮人潮语”和“经典语录”,就不仅仅是话语风格上的突破,而更指向一种接地气的、开放性的毕业典礼文化。
但仅有这些,还不够。国外一些著名学府的毕业典礼,其“神圣感”的营造,却不是通过程式化的操作来实现的。比如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典礼,往往在开放式的大草坪举行,邀请学生家长观礼,现场还有乐队助兴,学校也会请来著名校友演讲,给予毕业生们祝福,校友与毕业生们也可以自由交流,整个过程隆重但又不失轻松、随和。同时毕业典礼还向全社会进行电视直播,关注度颇高,成为学校与社会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对来说,国内一些毕业典礼显得活力不足。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重头戏就是大学校长的演讲,冗长又无趣,说到底并没有学生们多少事,他们只是被动参与。所以,一个不失庄重而又轻松欢快的毕业典礼,除了校长们会讲“潮人潮语”,能配合学生们的“花式合影”,更重要的是能够尊重学生们自己的意见,多让他们参与毕业典礼的策划。比如在一些固定的程序之外,每一届毕业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增加一些新环节,真正让毕业典礼成为一件令人期待的愉悦之事,而不只是各方的例行公事。
毕业典礼实质上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延伸,其在根本上还是植根于整个大学教育与管理的生态之中。一所大学平时有着怎样的教育管理理念,一般也相应就会有怎样风格的毕业典礼。如果平时的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总是严肃有余而活力、开放不足,便很难想象毕业典礼能够真正摆脱刻板面孔,变得轻松欢快。
营养比形式更重要
1932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在北大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提醒毕业生们走进社会后要防止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防止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他还勉励毕业生们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
80多年前,胡适在北大毕业典礼上对毕业生的提醒仍有现实意义,“功不唐捐”则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座右铭。
毕业典礼应该如何办?这些年来高校也想了很多办法,以让毕业典礼的形式更加丰富,更贴近95后一代毕业生的个性特征,更令人难忘。
毕业典礼是毕业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关键节点,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其目的是要能让毕业生在庄重的仪式感中感受对真理的敬畏和求知的荣耀,并以一种庄重的心情来与过去告别,迎接下一个开始。
众所周知,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毕业典礼的仪式感,入场式、主旨演讲以及学位授予仪式都非常隆重。学校还会邀请毕业生家长参加典礼,家长们从各地赶到学校,一些留学生的家长甚至不远万里而来,就是为了分享孩子的喜悦,见证学位授予这一光荣时刻。毕业生则得以在张扬着亲情和自豪感的仪式中开启人生新阶段。
毕业典礼不仅要有仪式感,还应该是一堂重要的励志教育课。老师、优秀校友、毕业生的主旨演讲,不仅是说给即将毕业远行的学生听的,也是说给所有关注大学的人听的。虽然是励志教育,但不应当是灌鸡汤,需要的不是可以用于所有场合的人生哲理,而是对大学精神和人生使命的重申。至于内容长一点或短一点,语言是不是幽默风趣、是否紧跟潮流也不是最重要的。近年来,有些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语言时髦,颇受欢迎,但是一些潮言潮语,喧嚣之后便如过眼云烟,在人们的心中留不下什么痕迹,倒是诸如“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之类的朴素嘱咐更能让人记忆恒久。
前不久,扎克伯格受邀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了主题为“人类如何通过重大项目、均等的机会,以及建立本地和全球性社区改善生活”的演讲,扎克伯格分享了对于未来世界的看法,鼓励毕业生去创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让每个人都有追求目的的自由。20多分钟的演讲结束后,冒雨观看的毕业生和家长们起身鼓掌。这样的毕业致辞无疑是有营养的,它能够让人燃起对未来、对社会的使命感,感受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生责任,成为毕业生们受益终身的精神养料,支撑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勉力前行。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