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 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7-06-14 10:25:00 来源:腾讯教育

学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大力推进专业特色化建设,积极探索适应首都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北京市级品牌专业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部;学校共有2名教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1名教授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我校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2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3项(含合作项目)、中职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精品课)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项。

学校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专业与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大类培养”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充分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校依据“素质、综合、交叉、开放”的理念,以文理大类培养为途径、学生素质养成为核心,以提高人文与科学素养、培养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科学思维方式、强化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扩展国际视野为主导,系统构建并不断完善了低年级阶段通识教育教学体系。2014年,学校深入开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根据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课堂为主”向“课堂内外并重”、“考试成绩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的转变,不断完善学生能力培养工作。学校2014年组建首都师范大学“燕都学院”,从2014级新生开始,实施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入学后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开展学生选拔工作。学校自2016年开始实施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工作,计划定期遴选二、三年级师范生,分别赴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港澳台地区知名大学,进行教育类课程学习,以此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整体上体现了:

一、自主性。学生入学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自主“选课”、“选时”、“选师”。

1.“选课”:各专业均设有30—40%的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自主选修;

2.“选时”:学校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可在3-6年内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

3.“选师”:部分课程开设平行班,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机会。

二、多样性。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长,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开设了多个辅修专业,实行“一本一辅”的人才培养形式。学生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的同时,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其它辅修专业学习;修满相应规定学分,毕业时可获颁辅修专业本科或专科学位证书。

三、选择性。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志向,学校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两次转专业机会。学生可在入学一年后至第二年内,通过申请转专业的方式,经批准转入其它专业。

四、丰富性。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化的优势,依托强势学科和优势专业,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健康与就业,教师教育等六大系列数百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生可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进行选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