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素有“航母奶妈”之称的901型大型补给舰成为军事评论界热议的明星装备。从网上的图片来看,据称吨位达到4万-5万吨、航速可达25节左右的901看起来比停靠在一起的2万吨左右的071型船坞登陆舰要大不少。可以说,这款吨位大、跑得快的大型综合补给舰,补齐了中国航母编队的拼图。
4万吨级:“航母奶妈”的达标线
一般来说,综合补给舰(AOR)的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主要由舰船机动能力、物资装载能力、海上补给能力和防御作战能力这四个要素构成。其中,舰船机动能力决定了综合补给舰能在离海岸多远的距离上对舰艇编队实施保障,及其是否具备对舰艇编队实施伴随跟进保障的能力,它由舰船续航力和航速构成。物资装载能力则是综合补给舰的主要作战能力,是判断其是否能为大型舰艇编队实施海上保障的依据。它主要由装载量、淡水装载量、弹药装载量和食品装载量构成。不同国家根据需要加强或者忽略部分功能,以在需求和性价比上取得最好的均衡。
据军事专家何劲松介绍,大型综合补给舰通常是为规模庞大的航母战斗群而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具备种类非常齐全的弹、油、水和食品补给能力。例如在弹药补给方面,航母编队中不同舰机的需求各不相同,从舰载机挂载的航空炸弹、空射制导武器,到舰艇使用的防空导弹、反舰导弹乃至各种炮弹和鱼雷,种类可能多达数十种。在燃油方面也是如此,战机需要航空煤油,战舰则使用煤油、柴油或者重油。
对于远航的海军编队而言,返港补给耗时费力,容易错失战机,缺乏海外基地的国家在此方面尤其吃亏。即便是海外基地遍布全球的美国,由于航母战斗群每次战备值班需要在海上漂泊3~6个月,配套的综合补给舰,无论是之前的“萨克拉门托”级还是现役的“供应”级,满载排水量通常在4万吨以上——如此才能满足航母战斗群的海量物资需求。因此,综合补给舰堪称航母的“超级奶妈”。
综合补给舰在航母战斗群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堪比一个物流中心。作为非主力作战舰艇,补给舰对航速的要求并没有作战舰艇那样高,一般达到18~20节即可满足舰艇编队的作战要求。不过,对于航母编队而言,补给舰的航速则越高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航母编队高速机动作战的要求。但考虑到成本、使用上的经济性,伴随航母编队作战的补给舰的航速一般达到23~25节即可。即使这样,对于排水量达到数万吨的补给舰来说,对其动力装置的要求也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美苏:作战思路不同催生补给舰性能的差距
众所周知,美军的海上作战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展开的。无论是冷战期间的制海权理论还是冷战结束后的由海向陆战略,航空母舰在夺取制海权和使用制海权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美海军航母舰载机每架次平均油耗为8~12吨,航母单日正常出动量为120架次,则单日喷气燃料消耗量为960~1440吨,大约相当于航母满载排水量的1%左右。由此可见,美国对综合补给舰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大型综合补给舰。
在此背景下,美国在全球率先研发了大型综合补给舰。美军现役的综合补给舰有两个型号,即“萨克拉门托”级和“供应”级。“萨克拉门托”级满载排水量53600吨,速度26节。该级舰可运载17.7万桶燃油、2150吨弹药、500吨干货、250吨冷冻补给品。舰上有多达15个补给站,其中左舷4个液货补给站、2个导弹补给站、3个杂货补给站,右舷2个液货补给站、4个干货补给站。舰上还有3个双软管燃油接受站,5个单软管燃油接收站,每管每小时可以输油500吨,可以同时向航母传送船用燃油和航空燃油。满载排水量4.9万吨,航速25节的“供应”级综合补给舰是“萨克拉门托”级补给舰的改进型。该舰能载货156000桶燃料、1800吨弹药、400吨冷冻品、250吨普通货物、20000加仑淡水。该型舰舰共设6个补给站,干液货各半。补给装置采用标准横向补给系统,补给速度快、补给量大,通常能在4~6级海情下补给,工作效率高。舰上配4座10吨吊车;2台升降机,用以从储藏室向补给站提升货物;2个垂直补给站,艉部设直升机平台和机库,配3架直升机。据外刊报导,30~40%的干货是通过直升机向作战舰艇补给的。
反观苏联,海军建设在冷战中走向一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强化海军的战略打击能力,大力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玩世界毁灭倒计时;另一个极端是发展重型反舰导弹——集中水面、水下和空中发射平台,试图用大量重型导弹消灭美国舰队的大型目标,保护苏联陆地战线的侧翼和战略潜艇的活动海域。在这样的作战体系中,被命名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的航空母舰并非海军作战体系的核心——相对有限的航母作战能力和苏联风格的大导弹装载量到也使这一名称有些名副其实。这类航母通常与其编队中的潜艇、水面舰艇、舰载机一起扮演支援和保卫海基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任务。
因此,苏联海军在长时间内更愿意建造功能独立的油水船和干货运输船来为在海上活动的己方舰船提供物资保障。但随着苏联海军水面舰艇规模的不断增加,以及活动水域的拓展,原有的油水船和运输船已经无法满足海军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位于尼古拉耶夫的黑海船舶设计中央设计局为苏联海军设计了一型1833型综合补给舰(这也是前苏联唯一的一款综合补给舰),该型综合补给舰标准排水量15460吨,满载排水量24565吨,全长209.84米,全宽25.1米,吃水7.7米。其动力采用了与1164型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相同原理的回热式燃气轮机动力装置,总功率33000马力,双轴双桨推进,另有2台15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最大航速21.87节,续航力9180海里(18节)。
尽管这可以算是苏联最大最先进的补给舰,但是只建造了一艘;与美国的“萨克拉门托”级补给舰相比,其吨位小,航速慢,补给能力差。可见,美苏海军在综合补给舰上差距是全面的,而且这其中不乏海军作战思想差异的影响。
中国:实际需求促使901向美系靠拢
中国对航母的作战需求与美英相似——同为外向型经济结构注定了上述三国海军必定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且主要作战任务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展开。相似的作战理论反映到装备上的结果就是901型大型补给舰——这一带有浓厚的美系快速战斗支援舰风格的舰只的出现。
据《简氏防务周刊》评估,如果“辽宁”号航母进行长时间最大航速航行并组织高强度密集飞行的话,其自身携带的燃料和弹药不足以满足长时间作战需求,可能3~4天就需要进行一次补给。美国航母由于使用了核动力,并不需要对舰艇燃料进行补充,因此补给主要集中在航空燃料和弹药、生活用品上,一次补给后即可支持航母维持一周左右的高强度作战需求,较“辽宁”号这样的传统常规动力航母拥有更加大的优势。也就是说,如果在为期一周的激烈对抗中,美国航母并不需要进行再补给,而中国“辽宁”号则需要进行起码一次以上的再补给。从这个角度讲,中国航母对于大型综合补给舰的需求比美军更甚。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不像美苏那样拥有遍及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航母编队的补给只能依靠大型综合补给舰。
由此可见,901型大型综合补给舰可为中国大型航母走向大洋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该型综合补给舰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中国的航母战斗群能够走多远,毕竟后勤是战争的生命线。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