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机器人研制方:参加高考不是最终目标,写作文还有差距
2017-06-08 12:33:00 来源:澎湃新闻

6月7日下午,人工智能系统准星AI-MATHS挑战中国高考(精品课)数学试题,这是国内机器人首次举行公开测试。

AI-MATHS是我国863计划中的“超脑计划”牵头研制的机器人,诞生于2014年。

“高考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该“类人智能”项目于2015年7月21日由国家科技部正式启动,成为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新一轮创新的重要起点。

科技部杨咸武副司长曾表示,项目的最大意义是凝聚了国内从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的顶级专家,研制考试机器人将会是本项目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未来期望项目成果能进一步向各行业广泛推广,提升国内人工智能及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该项目以科大讯飞为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等30余家科研院校和企业,主要针对大数据所带来的新的技术与挑战,研究相关类脑计算关键技术和类脑答题系统,研制出能够参加高考并考取大学的智能机器人。

参加高考不是根本目标

“三年前人工智能对大众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所以当时科技部专门通过这个项目聚集国内一些优秀的研究单位一起做攻关还是非常有前瞻性的。”6月6日上午,作为该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成果沿途下蛋、应用落地的主要承担单位,科大讯飞轮值总裁吴晓如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为什么选择高考作为目标?吴晓如表示,让机器人参加高考并不是项目的根本目标,只是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对人类智能的一种模拟、扩展和延伸。“高考是很好的衡量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相关智能能力水平的测试工具。高考的试卷中蕴含人工智能方面经典且困难的问题,包括了题目理解、知识表现、逻辑推理、人机互助的方式获得知识,让机器学会表达符号逻辑等。所以聚集科学家对一些人工智能问题进行攻关,产生一批成果,看看机器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水平,然后在更多领域去应用这些成果。

吴晓如介绍,机器人答题有两种主要方式:第一,人工智能推理和运算的方式。这是国家863类人答题机器人项目的实现方式,也是通过这一路径,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进展。第二,通过搜索的方式,在海量的题库里,搜索已有答案,进而得出题目的答案,这并不能算是人工智能。

可见,通过强化学习能力,“高考机器人”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将具有逻辑推理能力。

科大讯飞同时也是863“类人答题”机器人项目的测试组织单位,吴晓如说,根据国家科技部的要求,客观评价机器人参加高考的水平首先要有完全可监督的第三方的人对整个过程监督和处理;其次,参加考试的机器人也要确保处于完全断网的环境;第三,测试试卷必须是原创的新题。并且,实际操作中还必须把整个测试过程的日志,即机器上所输出的详细的中间处理过程全部要输出,以便确认这是完全由机器自动一步一步求解而来的答案。

机器人写作文与人仍有不小差距

2014年科大讯飞承担了“类人智能”项目,并提出“机器人通过高考考上一本的目标。“目前来说我们这个目标还没有变化。”

6日,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国平介绍,国家863计划由语文、数学、地理和历史四门学科同时进行研发。自设定高考目标后,项目组30个团队针对不同的问题成立了公关组:有的做知识获取和支持,有的做知识图谱构建,有的利用知识图谱去求解题目,有的专门突破题意理解,还有的专攻文言文。

“过去的两三年里面,所有项目组都取得了相关核心技术的进步。而且中间有很多的技术成果已经在开始的相关的一些行业里面已经形成应用了。”胡国平说,数学相对容易些,所以进展比较快。详细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学题目的语言理解相对比较容易,有较多标准化、结构化的描述语言或出题语言,所以机器较好理解;二是有一定基础。几十年前就已经有做得比较好的定理、自动证明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在高考机器人中发挥作用。而数学科目的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一些类似应用题上,涉及到一些常识理解,这方面其实也还是有较大的短板。

“语义理解方面,其他三门语文、历史、地理正面对着更复杂的情况,在一些深度的知识表现和深度的语音理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据我们之前几次内部的测试来说,目前机器人错的最多的题型还是地理和历史学科中需要多个轮次知识推理解析的题目。”

不过,就总体来说,胡国平表示,对完成预定目标还是有信心。6日,他向澎湃新闻表示,语义理解方面大概有四五个攻关组在研究,包括最开始的规则、语法分析与遗传分析以及机器翻译。“其实在数学上我们就尝试过用机器翻译的方式,来实现自然语言的语义和句子的真实性理解。这样用机器能理解的语义的转换工作总体来说还是一个难题,并没有真正的突破,只是数学上做得相对比较好,在地理历史和语文上现在有了很好的进展,但还没有真正达到突破这种概念。”

而关于作文考题,胡国平表示,目前要机器人写一篇具有说服力的议论文,和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现在机器人写作文基本上是以不停的往外扩展的方式来实现。简单来说就是拿到一个题目之后,基于这个题目去扩展出来一些概念的词汇,然后再扩展到概念的句子,再由这些句子通过一个排序算法来重新进行排序,最后组织形成一篇文章。整个自动作文的效果从具体层面可以看出都很好,但在篇章里看起来还是会有一些表达上的不连贯。这种篇章级的语义理解,或者说连贯性目前还在努力解决中。

至于何时组织机器人参与高考相关技术测试?胡国平表示,根据科技部项目办的要求,预计将在2019、2020年会做最后成果的测试。吴晓如则表示,技术在动态的变化,考试的题目也在动态的变化,要完成这个目标还是存在很多技术上的挑战,这就要项目组成员做更多的努力。

(澎湃新闻记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