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院系简介与专业介绍
2017-06-06 11:30:00 来源:腾讯教育

陕西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2012年6月,为适应后期临床教学改革的需要,我校成立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和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两个直属教学单位。

第一临床医学院依托我校附属医院,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省级教学医院。医院始建于1937年,原名“陕西省咸阳人民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先后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国家药品临床试验机构”。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中医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十余个临床教研室,承担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等三十余门临床课程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等教学任务。

中医系是我校建校之初设立的主干院系,拥有传统优势专业——中医学,1958年开始招收中医专科生,1959年招收中医专业本科生,1978年招收首届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中医临床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医学专业2002年被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多年来,中医学专业始终以传承中医学术、改革中医教育、发展中医事业为己任,积极探索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绩。教改成果先后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是我校三大临床医学院系之一,是实力雄厚、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教学单位,是教学、科研、医疗的重要基地。1992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始招生,2005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名牌专业。1983年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涉及中西结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学位包括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目前是全校硕士研究生最多的专业。

二、师资队伍

第一临床医学院现有教职工1965人,正副高职称280人,传承博士后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人,陕西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3人。拥有以“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32位,郭诚杰教授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国针灸传承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15名,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名,省、市级“三五”人才、“215”人才7名。

三、人才培养

中医学专业2002年被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陕西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以优秀评价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2015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学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中医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585名(其中本科生2261人,研究生324人)。近三年来,中医学专业毕业生考研(课程)率和就业率逐年上升,全国中医职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2014-2016年教学改革班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8%、100%和100%。60多年来,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级优秀中医学人才,已毕业学生3.91万人,在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毕业生中既有声名远扬的国医大师,也有国家973首席科学家,还有医药卫生事业的高级管理者和大型制药企业的掌门人,更有一大批扎根基层、深受老百姓信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临床医生。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05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称号,2006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已连续招生24届,20余年来共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7000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498人,研究生356人。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率、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较高,深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四、学科建设

第一临床医学院拥有以中医脑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妇科学等为代表的34个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教育厅、省中管局重点专、学科;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15门陕西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有中医骨伤实验中心等3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中医妇科实训中心等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重点实验教学中心。

五、科学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层次比较齐全的重点学科群。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科研,使学术活动常态化、规模化,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在编教师主持的各级各类在研科研课题470余项,承担了“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8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项。参与编写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西部精品教材、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专著、参考书籍共153部。其中26人担任主编、35人担任副主编,4部教材获得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奖。

六、学生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定期举办“名医名师系列讲座”,感受名医名师风范,引导广大学生成就中医梦想;开展“医战到底”知识竞赛、中医经典背诵比赛、方药知识竞赛、中医临床技能大赛、急救技能竞赛、大学生暑期医疗社会实践等中医文化活动;围绕药王孙思邈,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举办“大医精诚”培训班,祭拜药王遗像,咏读《大医精诚》,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仁德、仁术、仁人”精神;组织“沣渭医社”中医学习社团通过医案讨论、国学诵读、义诊实践等活动开展主动学习和交流共进;追忆英雄事迹、为我校杰出校友邵小利烈士扫墓、在烈士纪念碑前入党宣誓,已成为我院学生每年清明节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医学专业学生先后涌现出华山急救心梗患者、路途准确诊断并热心救助突发泌尿系结石病人和立志扎根边疆及基层建设的优秀毕业生等先进事迹,被社会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和赞誉。

第二部分专业设置

[本科]100501K 中医学(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及人民卫生与健康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和中医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交流、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德才兼备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现代中医临床专门人才,通过在校专业学习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使学生精通中医学,熟悉现代医学,具有从事临床各科中医医疗、保健、康复的基本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临床、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经典课程、现代医学基础课程、内科学、外科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4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本科]100601K 中西医临床医学(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实践能力、较大发展潜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从事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卫生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4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陕西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第二临床医学院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临床医学系,2006年更名为临床医学院。2013年,为进一步深化临床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后期临床教学工作,学校将临床医学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合并,成立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一个直属教学单位。

学院现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学、五官科学等临床教研室及“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实践教学基地”——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开设的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学校优势主干专业。该专业2001年获批设置并开始招生;200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11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次年在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麻醉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全科医学等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14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二、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69人,其中高级职称164人,博、硕士147人。

三、人才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五年,教学实行3+2教学模式(即3年通识教育及学科基础教育,2年专业方向教育及实践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中,《生理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妇产科学》等课程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化学》《病理学》《外科学》等课程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时,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不仅配备了1000多平米的现代化临床模拟实训中心,而且还有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西电集团医院等18家三级甲等非直属附属医院及临床教学(实习)医院,为满足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需求提供了保障。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连续16年招生,硕士各专业连续4年招生,为社会培养了数千名优秀医学临床、教育、科研及管理人才。本专业生源质量持续向好,历年专业一报考率达300%以上,近两年在陕及全国其它省市录取最低分均超过一本控制线。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为40%以上,录取院校多为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重点名校;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组队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连续三年获得佳绩(2014年第五届,分区赛二等奖;2015年第六届,分区赛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6年第七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四、学科建设

第二临床医学院有9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肺病科、脾胃病科、针灸康复科、肿瘤科、妇科、糖尿病科、血液病科、针灸科、心脑血管病科),1个省级“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妇产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心血管科、预防保健科、重症医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重症医学科、预防保健科)。拥有2个临床研究所(妇产科学、心脑血管病学),1个陕西省二级实验室(中西医结合血症实验室),7个临床研究室(生殖内分泌、血液病、心电生理、心脑同治、血管疾病、临床药学、肝胆胰运动机能障碍),并与北京301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及远程教育中心。

五、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师参与编写各类教材20人次,其中担任主编5人,担任副主编4人。出版专著、编著、教材41部,其中主编10部,副主编8部,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核心330余篇。主持的各级各类在研科研课题共计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54项,厅局级课题24项;近三年获得国家专利9项,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19项。

六、学生活动

为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系团总支组织参与和开展“文艺百花奖”“暑期大学生义诊社会实践”“大学生讲课比赛”“大地画展”“综合球类比赛”“学生公寓文化节”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同时,学院还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医学生誓言宣誓”“向无语良师献花”等活动,旨在使医学生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担,明确医生的责任和义务,把青春梦想与中国梦、医学梦紧密结合,将来为医药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专业设置

[本科]100201K 临床医学(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陕西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同时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具有高尚的思想政治修养和医学职业道德。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50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陕西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针灸推拿学院始创于1980年,1981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83年改为五年制本科,是我国较早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学院下设10个教研室,2个实验中心。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10人,本科生1517余人,留学生23人。

二、师资队伍

针灸推拿学院现有专业课程专兼职教师45人,国医大师1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2人,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4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中医传承博士导师1人,兼职博士导师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硕士生导师(含兼职)22人,博士11人。2013年针灸推拿学教学团队被批准为陕西省教学团队。

三、人才培养

针灸推拿学院开设针灸推拿学和康复治疗学两个本科专业。从建系至今,已为国家培养本科毕业生2200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57名,其中多名考取了博士生。2009-2015年,针灸推拿学专业的考研升学率均达35%以上,针灸推拿学专业与康复治疗学2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分别达到90%和95%。随着针灸推拿跨出国门,走向世界,针灸推拿学院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出国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及医疗活动。邀请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面向港、澳、台及海外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

四、学科建设

针灸推拿学院设有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2个学科。针灸推拿学专业2004年被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获批准省级教学团队、针灸推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5年被列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学院专业、校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实验中心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二级实验室,2016年针灸推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实验针灸学》获批成为陕西本科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09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中医康复学2009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重点临床学科和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五、科学研究

针灸推拿学院重视教研相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丰硕成果。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创立了乳癖病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断方法,被录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被誉为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第一人;邓春雷教授首创《实验针灸学》课程,主编全国第一部《实验针灸学》教材。该学院教师先后担任了多部全国统编、协编教材及其教参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出版专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发表SCI文章4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国家级课题9项,其中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获国家级专利4项,获科技成果奖20余项,其中省部级13项;先后荣获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省(部)级奖1项。

六、学生活动

针灸推拿学院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不断开展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应用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

第二部分专业设置

[本科]100502K针灸推拿学(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针灸推拿学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教学单位从事中医、针灸、推拿等相关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伤科学、人体解剖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4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本科]101005康复治疗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康复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 具备康复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意识及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疗、残联、康复机构或疗养院及特殊教育学校等从事康复技术服务的康复治疗师,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等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康复评定学、理疗学、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学、康复工程学、针灸学、推拿学、临床康复学、临床医学概要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陕西中医药大学 医学技术学院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医学技术学院是在我校1979年开设的医学实验技术专修专业及1986年招收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的基础上,经整合医学免疫学等优质学科资源,于2001年开始招收医学检验(五年制)本科专业(2013年起招收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2002年相继招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本科专业,2010年招收生物技术本科专业。随着社会对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要求,2004年成立医学技术系,2015年更名为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设有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免疫及检验学教研室、病原微生物及检验学教研室、医学影像诊断教研室、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医学影像基础教研室、放射治疗教研室及医用物理学教研室;设有医学检验实验中心、医学影像学实验中心;并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设有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实训中心、医学影像学临床实验实训中心。现有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教学医院,承担临床实践教学任务。

二、师资队伍

医学技术学院现有专业课程专兼职教师6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7人,医学博士14人、医学硕士3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2014年“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团队。该学院曾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校级“管理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人次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先进标兵及先进个人”、”陕西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三、人才培养

医学技术学院现开设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生物技术三个本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基础(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三个硕士点;目前已形成了学士、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院科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评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3-2015年医学影像学专业在全国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特等奖、一等奖等及多项个人冠军奖。医学技术学院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30余人,毕业80余人,本科生2500余人,毕业1500余人。本科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就业前景广阔,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拥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

四、学科建设

医学技术学院所属中西医结合免疫学为校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医学免疫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为校级培育学科。

五、科学研究

医学技术学院近三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30项,出版著作16多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收录。

六、学生活动

医学技术学院在学院党总支领导下建有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及多个学生社团。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办出版院报“医技天空”,定期举办毕业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连续开展“迈瑞杯”学生实践技能竞赛、“传帮带”学习交流、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近年来,荣获教育部及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连续三年被省委宣传部、团省委、教育厅联合授予“陕西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团体”,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陕西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同时影像1402班刘宏利荣获 2016年团中央—中国电信“飞young创业英雄汇”大学生双创先锋荣誉称号。

第二部分专业设置

[本科]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使其具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血站、卫生检验、预防医学实验室、检验仪器和试剂公司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及医学实验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需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医学检验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应用前景。掌握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掌握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操作技能,熟悉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具有医学检验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力;掌握文献检索、相关专业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及数理统计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精品课)基础和较好的英语会话、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和创业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50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本科]100203TK 医学影像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使其具备医学影像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医疗卫生行业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及技术、介入放射、放射治疗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需掌握医学影像学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诊断疾病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较好的英语会话、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50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特别控制布点的专业】

陕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药学院前身中药系始建于1973年,1983年更名为药学系,2008年更名为药学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健全的(中)药学类专业体系,开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研究生1500余名。设有党政办公室、教研室、实验中心(馆)等20个二级机构。

二、师资队伍

药学院通过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坚持立足培养、引育结合的建设思路,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高级职称57人,博士学位教师64人,博士后合作导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53人,拥有包括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创新创业导师等各类人才50余人,陕西省教学团队、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

三、人才培养

药学院始终坚持医药结合、继承创新、实践为重、能力优先的教育理念,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中药高级专门人才,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本科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研究生95%以上。

四、学科建设

药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陕西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拥有中药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建设有包括国家药理临床研究基地、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7个,建设有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基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师范工作站1个。全院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5000m²,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现有35个校外药学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阶段式实践教育体系,为(中)药学类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

五、科学研究

根据药学类人才培养特点,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依托重点学科和平台建设,近五年先后主持各级科研课题200余项,科研经费5000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2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0项,为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的横向课题2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0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10项,出版规划教材、专著100余部,获发明专利12项。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获批陕西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改革试点)建设院系,不断加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六、学生活动

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全面负责。现有硕士学历专职辅导员7名,实行辅导员年级负责制和班主任班级负责制双重管理制度。学院学生工作坚持“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原则,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不断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现有学生分会、分团委两大学生组织,5个学生社团。其中腰鼓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社会公益演出,获得社会爱心公益社团称号。“药我第一名”中药知识竞赛、药苑达人秀等品牌活动,为广大学生搭建学术交流、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平台,充分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药学院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陕西赛区二等奖、三等奖;“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获三等奖;61个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获得立项,参加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17项,成绩优异。药学院连续多年荣获校运动会优秀组织奖、校运动会学生男女团体第一名、阳光体育运动先进组织单位、校文艺百花晚会一等奖、陕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将始终团队协作,致力于推动学院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向建设陕西省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目标努力奋斗,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区域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部分专业设置

[本科]100801 中药学(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依托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中医药思维,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备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传承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中药学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在中药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具备发展潜能的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化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陕西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护理学本科教育始于2000年,2014年成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4年6月成立护理系,2015年4月更名为护理学院。目前有四年制本科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校生七百多人。护理学院设有党政工作办公室、基础护理学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和护理模拟实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有两个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实习医院有陕西省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等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就业机会。

二、师资队伍

护理学院教学团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良好。现有专业课程专业教师38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讲师12人,助教6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86.6%。

三、人才培养

护理学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采用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把实践教学和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使学生具备护理学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凸显出护理专业为促进人类健康服务的特质,使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四、学科建设

护理学院重视学科建设,积极培育精品课程,把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以确保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高质量的完成。各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近五年来,承担各级课题二十余项;出版教材和著作三十余部,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百余篇。

五、学生活动

护理学院协力,千方百计抓院风和学风,在学生中形成了刻苦学习、团结活泼的良好局面。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丰富了第二课堂,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专业设置

[本科] 101101护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护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护理学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在医院、学校、社区、老年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护理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成人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50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陕西中医药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于2004年 6月,其前身是原基础部医学心理教研室与预防医学教研室。现设有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中医养生与健康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基础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10个教研室,心理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团体训练室、沙盘游戏室4个训练、测试功能室,预防医学(样品处理实验室、理化生物分析实验室)、应用心理学(基础与医学心理学实验室、行为观察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室、模拟教学实验室)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个实验中心,1个实训中心,1个心身健康教育研究室,总面积700多平方米。

二、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课程专兼职教师40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实验师2人,讲师22人,助教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目前在校本科生957名,在读研究生15名。1个咸阳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咸阳市中医养生学及养生品创新团队。

三、人才培养

现开设预防医学、应用心理学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3个本科专业,公共卫生和应用心理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的学生能力强、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

四、学科建设

现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共10个二级学科,中医养生学获得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资助。

五、科学研究

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厅、教育厅、中管局等资助的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或在各类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2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EI 1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与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六、学生活动

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会围绕校级活动特色化、规模化,班级活动经常化、社团化,开展多种大学生文体活动、英语演讲比赛、主持人风采大赛、感恩节主题活动、考研就业学习经验交流等大量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协会和预防医学协会等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各种专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点,走进班级,走上社会,开展各种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宣传及服务工作,既增长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

第二部分专业设置

[本科]071102应用心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对临床心理问题的鉴别与诊断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及心理咨询机构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保健工作;在社区、教育、公安、司法、部队、企业、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卫生指导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医学。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评估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管理心理学、中医心理学、精神病学、心身医学、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要。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理工类。

[本科]100401K预防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预防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防治机构和各级医疗机构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疫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环境监测、职业病防治、预防保健等工作的高级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内科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毒理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健康教育学、妇女保健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50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本科]100402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食品卫生、营养学、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营养和食品卫生管理的专业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创业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临床营养学及相关临床医学、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食品卫生和营养学实验研究、人群调查研究和食品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训练,具备开展临床营养治疗、社区和人群的营养保健、食品成分检测与分析、食品资源开发和食品强化的营养设计与鉴定等工作能力,毕业后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从事食品检测、营养保健和健康管理等工作,具体可进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各级综合医院等机构从事社区和临床营养指导、食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健康教育等工作。

主干学科: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核心课程:基础营养学、公共营养学、临床营养学、卫生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卫生与安全学、食品化学、卫生统计学、中医食疗学、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概要。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一、基本情况

人文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现有3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1个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点,11个教研室(语言文化、文学、文艺学、写作与文秘、公共管理、卫生管理、医古文、医学史与各家学说、医学伦理学、市场营销、公共艺术课程),1个校级中医药文化研究室,1个人文管理学科学术交流中心,1个医史文化教育中心,1个资料室。

二、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课程专兼职教师65名,其中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师德先进个人、校级十大名师1名,教授和研究员13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19名,二级美术师1名,讲师27名,助教5名;博士学位17名,硕士学位3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

三、人才培养

人文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始于2002年,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和市场营销3个专业的招生分别始于2003、2005、2007年。目前共有本科生511名,硕士研究生6名。

人文管理学院一直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同时注重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从2005年至今,已先后为欧美日韩和中亚10多个国家培养了80多名汉语留学生,先后选派3名教师赴韩国担任对外汉语教师。

四、学科建设

人文管理学院学科建设成绩显著。截止目前,共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1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中医药特色文化),1个校级重点学科(中医人文学),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古文),1个校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因具有独到的特色、良好的条件和显著的业绩,在全国同行中具有突出地位和较大影响。

五、科学研究

截止目前,该学院共发表论文6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0多部,先后主持省厅校级科研项目100多项,已结题60多项,各类研究经费1100多万元,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厅局级和校级各等奖项10多项。

六、学生活动

人文管理学院下设的学生组织和群艺团体有团总支、学生分会、博雅学术社、文学艺术研究会、东方红艺术团、大学映像制作中心、希望文学社、“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出列秀、记者团、辩论队、国学社、国乐社等。

人文管理学院定期积极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学术与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如经典诗文朗诵会、火凤凰戏剧节、汉服秀等,主办《人文科学学术》、《杏林文苑》报刊,围绕为学生的“学好专业、造就自我、奠定未来”三大任务,努力全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

人文管理学院以“务实的理想主义”为最高理念和行动准则,是一个团结奋进、人气兴旺的集体。全院秉承至诚、博爱、和谐、奉献的优良传统,讲求扎实、长效、丰富、超越的治学精神,对所有师生热诚相待,对各项工作极端负责。最大的目的,就是努力使每一位教职员工心情愉快地工作和生活并精诚团结在一起,使每一位学生都朝着厚根基、有修养、大境界、高品位、强能力的目标靠近,最终成为自立自强的人,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人,为学校、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二部分专业设置

[本科]050101 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以“中文+中医”为特色,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懂得中医药学基本知识,具备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特别是“中文+中医”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在政府、宣传、文化、报刊、出版等机构,尤其是医药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从事管理、文秘、策划与文案、宣传、编辑、教育及科研等工作,成为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懂得中医药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外语(课程)、计算机及信息应用技术,成为既有合作和创新精神、又有独立工作和发展能力的国家及有关各方需要的优秀人才。

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献学、对外汉语教学通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外国文学、美学、普通写作、应用写作、策划与文案、秘书学、新闻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医学、大学英语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费:3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

[本科]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中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在公共管理部门、卫生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中医药及相关单位,从事卫生与医院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人事、文秘、宣传、营销、统计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具备扎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别是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较好地运用外语、计算机及信息应用技术,成为既有合作和创新精神、又有独立工作和发展能力的国家及有关各方需要的优秀人才。

主干学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社会学概论、管理心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与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医院绩效考核、药事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民法学、公共财务管理、基础会计学、应用写作、高等数学、应用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管理定量分析、大学英语、管理英语、中医学、解剖生理学、预防医学(含流行病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管理文秘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费:3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

[本科]120202 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营销策划、销售与管理、客户服务、人际沟通等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在工商行政机构和以医药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从事各种有关的管理、营销及教学、科研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具备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特别是医药营销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较好地运用外语、计算机及信息应用技术,成为既有合作和创新精神、又有独立工作和发展能力的国家及有关各方需要的优秀人才。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经济法、企业管理学、药事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中药学、药理学、药品GPS技术、药材商品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策划与管理、国际贸易概论、消费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商务沟通与谈判、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价格学、物流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费:4500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