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2017-06-01 00:17:00 来源:腾讯教育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在体验中成长

微风丝雨,山岚游动,炊烟袅袅,鸡鸣声声,书声琅琅。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新的一天在二班第四组同学紧张而有序的早餐准备中拉开序幕。在不断的磨合中,米粉和豆浆的制作越来越游刃有余,自然,娴熟,老练,享受。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上午的活动是包粽子、打糍粑和自制水枪。清香的竹叶,细白的糯米,棕红的大枣,鲜艳的豆子,橙黄的稻杆,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试上一把。侗族以米饭为主食,糯米性粘,多用来做成粽子、糍粑、糯米饭团。既能抗饿,又便于携带,而且不易变馊,倍受侗族喜爱。每至节庆,亲友来访,常常包粽子,打糍粑。侗族粽子的煮法是有讲究的。先把糯米的谷草烧成灰,把包好的粽子和草灰放在一起煮,这样,味道鲜美,且草灰含碱,有助清热和消化。侗族粽子的种类有很多,从包的食物内容上可分两类,一是荤粽;一是素粽。素粽在蒸煮因有草灰相伴,故又称之为“灰粽”。从外形上来分也有两类:一是三角粽;一是枕头粽。今天明德的孩子学做的是三角灰粽。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教授粽子制作的是陪伴孩子们的两位姐姐文花和钢琴。先把竹叶折成一个倒锥形,一定保证没有缝隙,然后把把糯米、大枣、红豆放进去,夯实,然后把竹叶折好,包严实,最后用稻杆把它系好。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第一次包粽子,因此,还显得手忙脚乱,糯米洒落一片,有的同学甚至用了三根稻杆才把粽子系好!但他们认真地学习,虚心地请教,反复地实践,一个个合格的粽子先后出炉。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笑容写在脸上,自豪激荡心中,不易牢记心头。李羽佳同学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今天才知制作一个漂亮粽子的辛苦,我做了一个小时,终于做出来了一个比较好的,我感到高兴与愧疚,因为妈妈以前经常在家里包粽子给我吃,可我却连声谢谢都没说,回家一定要给妈妈包一个又美味又好看的粽子,让她高兴地吃掉。”马迎虹这样总结道:“我一开始是很有耐心的在学包粽子,可后面弄的越来越不对劲,糯米总是漏出来,我越来越没信心,第一次包粽子,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个过程我终身难忘。”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包粽子不易,做水枪更难。水枪是用当地翠竹做成的。选取竹节较长的一节,从节与节之间处小心地截断。在截好竹节的一头关节的中间小心地钻一个小孔,另一头关节截断,以便竹节中间可以放一个推拉的活塞,然后再做一个比整个竹节长一些的活塞,整个工序就完成了。水枪制作看似简单,但在推拉活塞的制作时,很多同学第一次都失败了。因活塞的材料是面布,活塞太粗,塞不进去;太细,没有动力;太松,容易脱落。蔡家欣在自己日记这样写道:“我绑纱布总绑不紧,弄堵了3次竹筒,费劲千幸万苦把布敲出来3次....终于,在不懈的努力后完成了。”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随着尖叫声、奔跑声、呐喊声以及大笑声响彻在大歌博物馆的上空,打水仗开始了。孩子们你追我赶,用自己制作的水枪,相互射击。这个时候,没有性别,只有开心;这个时刻,没有尊卑,只有快乐。孩子的童心,一览无余;孩子的纯真,不言而名。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日常生活的体验除上午的做粽子、打糍粑和自制水枪外,还有下午的烧烤食材准备。很难想象的是,这些绝大多数没有下过厨房的孩子,砍起鸡来如此干脆,剁起肉来如此细腻。切土豆,掰玉米,择青菜,整个流程丝毫不属于成人。三班雅琪妈妈看到图片现场直播后,说:“能把带皮的肉切好,不容易啊!”在看到自己的女儿以左手砍鸡时,感慨道:“我都没注意她在砍鸡,这么大能耐。”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贵州乡村实践之五

傍晚,一抹夕阳洒在大歌博物馆的阁楼上,洒在碧绿的稻田上,也洒在孩子喜悦的脸上。烧烤在音乐厅广场开始了,品味美食,围炉夜话,虫鸣生生,笑语连连。让人感动的是,她们不仅自己享受着自己的成果,还把烤好的食物送给老师,送给一直照顾他们烧烤的两位阿姨。有时候,我在想,若干年后他们在相聚时,一定会想起这个夜晚,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这里的情,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山山水水。

体验,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幸福。“体”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是察看感受,验证查考。在行走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在行动中修正,在修正中完善,这就是成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