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才一个多月的时间,本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举办了好几次大规模的培训会了,大多都是针对学校新上的硬件、软件展开的,目的就是想提升基层教师信息化的使用能力。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却不理想。参与教师纷纷吐槽,质疑声、抱怨声也不绝于耳。
前几次培训会都是主办方把教师集中在一个大礼堂里,培训工程师在台上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虽然很卖力,但很多电子软件仅仅靠演示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具体的实践操作,不少画面一闪而过,很少有人能记得住。特别是对于起点比较低的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不啻于是“听天书”。在教师们的一再要求下,培训方把培训地点集中在某学校的微机室里,但机少人多,好多教师共用一台电脑,再加上人声嘈杂,效果也比以前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反对的声浪并没有因此降低。
也难怪教师们抵触。如今基层学校的师资十分紧张,特别是女教师扎堆生育在个别学校还很严重。每一位教师大都身兼数职,一名教师外出,很多人都跟着受累,也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进程。常常是相关部门一声令下,教师们就不得不集合去城里开会,而且,好多时候会议的地点都安排在城郊偏远地区,为基层教师增添了数不尽的麻烦。
好多会议都是采用“大一统”满堂灌的方式进行,不管教师们的起点如何,都采用“统一上菜”的方式,又怎能让人吃得舒心、安心、贴心呢?而且,如此鸡肋般的会议不参加还不行,每次会议点3次名,不到的要进行通报。其实,举办者为啥不认真反思一下:好的会议又何须强制呢?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变培训的方式,让培训供给讲实效、接地气。
培训应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应划片进行,最好是服务上门,因“材”施教。这些硬件和软件都是学校花钱购置的,商家理应像对待市民购物一样,把服务做到位。
培训会应做到“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让资源真正能拥抱教学,而不能出现“两张皮”现象。有些硬件和软件投放到学校后,适当集中起来开安全常识培训会也未尝不可,比如,提醒广大师生注意安全,说说软件的使用方法,但决不能止步于此。还要进一步讲讲如何让这些软件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这才是学校购买教学资源的目的,不是为了看电视、听广播——教师们会操作硬件,但不知道如何制作课件,致使“它们”只能在教室里孤独地停放。用不了多长时间,教材一换,很多旧的软件就被淘汰了,又走马灯似的换成新的一批,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泛滥的培训还是不要搞了,以免让教师们劳神费力,而得不到任何实效。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