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系介绍
英语(精品课)学院英语学院成立于 2009 年,其前身是 1964年成立的英语系,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最早创建的外语(课程)院系之一。英语学院现有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跨文化系、翻译系和商务英语系。英语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在教育部英语本科评估中被 评 为 优 秀,2008、2009 年 先 后 被 评 为北京市、教育部特色专业。现设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本科各专业(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本科四年的通才教育改变为“2+2”的“基础加专业”的复合模式。
研究生设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国际事务五个培养方向。
优势特色
英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富。现有教授15 名、副教授 26 名,博士 39 人,硕士生导师 33 人,多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所有教师均有国外学习交流的经验。
学院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语言与认知实验室、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和 4 个非实体研究中心,承担了大量的高级别科研项目。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8 项、省部级项目 13 项以及若干地厅级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实验班 -2015 年,英语学院成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实验班”,创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兼具国际视野的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并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学生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国际交流
英语学院积极与国外友好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每年选派多名学生前往美国、英国、澳利亚等国家进行长、短期交流学习。学院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新墨哥大学、俄亥俄大学、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开展了“2+2”、“1.5+1.5”等多种类型的联合培养项目。学院是国家留学(课程)基金委“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推选单位,是昆士兰大学“MATIC 翻译项目”在中国仅有的两家推选单位之一。
实践活动
英语学院重视提高学生社会实践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搭建多方位的实习实践平台。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诸多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PEC)、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工作等。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各类学术讲座、英文竞赛、翻译大赛、话剧表演、专业实习等活动,助力学生成为“融汇中外文化、拥有家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
专业设置
英语专业 -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拥有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相
关社会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差异意识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
语言文学方向: 普通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经典文本影像阐释、英语诗歌选读等。
跨文化方向: 英国社会文化、美国社会文化、希腊罗马神话选读、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等。
翻译方向: 英汉笔译、汉英笔译、综合口译、时文翻译、文化与翻译等。
商务英语专业 -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国际商务贸易基本知识,具有较强商务实践能力,并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商务沟通、市场营销、商务写作、商务翻译等。
学生就业
英语学院一直保持 96% 以上的就业率,深受国家机关、外贸单位、金融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许多毕业生成为其工作单位的业务骨干。英语学院每年约 10% 的毕业生考入全国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约30% 的毕业生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深造。
日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创建于 1964年,现有教授 8 人、特聘教授 1 人、副教授 19 人(含日籍专任教师 1 人)、讲师 5人(含日籍专任教师 1 人)、外聘日籍专家 3 人。在 50 余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日语专业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从专家、学者到部长、大使,杰出校友遍及海内外各个领域。
国际交流
日语学院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广岛大学、早稻田大学、名城大学、关西学院大学、关东学院大学、爱知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创价大学等 30 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在校学生出国率达 50% 以上。交流项目中除中短期留学派遣外,学院重点将留学派遣放在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具有代表性的留学项目有:本科生 1+3;2+2(双学位);3+1(双学位);研究生 0.5+2+0.5;1+1.5+0.5;0.5+1.5(MTI)等。
优势特色
日语学院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北京市品牌专业。在全面实施“外语 +”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在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四个互为支撑的知识结构体系框架内,通过本专业内的内在复合与校内外包括国外留学中跨学科跨专业的外延复合的结合,培养具有厚实的人文素养、坚实的外语能力、扎实的多学科领域基础知识、善于钻研、善于思考的、复合型、高素养、应用性国际化人才。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不仅可以完成日语主修专业的学习,还有机会获取跨专业学科的辅修专业以及双学位。毕业生一方面能在升学留学方面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创业就业方面也能胜任从官方到民间,从外事外交到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科学技术等多层面、多领域跨文化交流的工作,包括口笔译、同声传译等职业性、专业性较高的工作。研究生培养设有文学、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日本社会文化、中日翻译(同声传译)四个方向,以及专业硕士(MTI) 口笔译方向。
同声传译实验班 - 为实现高度专业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我院从 2005 年开始在本科设置“同声传译实验班”,旨在对日汉双语能力突出、具备口笔译训练素养的“尖子生”
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具备扎实的中日笔译、口译功底,成为能够胜任国家外事外宣、对外
经贸、文化、教育等部门工作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实践活动
日语学院学生在北京地区、全国以及国际性的各类大赛中始终占据优势并获奖频频。仅在 2015 年度全国口译大赛中,日语专业学生就囊括了同声传译、交替传译两项冠军。学生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北京 APEC领导人峰会、日本 3000 人代表团访华、“北京 - 东京论坛”、全国友协、团中央青少年访日等大型活动担任陪同翻译和贵宾接待工作,深受各界一致好评。
专业设置
我院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框架内,在本硕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撑下,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按照语言技能、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三个知识体系设置,力求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外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凸显学生在语言文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翻译三个专业方向上的专业素养与综合应用能力,体现国际化、复合型、高素养、应用性人才特征。
主要课程
语言文学方向: 《基础日语》、《日语口语入门》、《日语听说》、《日语语言学概论》、
《日本文学选读》、《日语写作》等核心课程。
社会文化方向: 《日本文化论》、《日本社会解读》、《中日跨文化对话》、《中日外
交》、《商务日语》等核心课程。
翻译方向: 《基础口译》、《笔译》、《同传综合训练》等特色课程。
学生就业
毕业生大多进入国家机关(如外交部、安全局、海关)、高校、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科研院所、出版社、日企等单位。部分学生进入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深造。2015 年一次就业率达 100%。
阿拉伯学院
阿拉伯学院成立于 2015 年,前身为 1964年设立的阿拉伯语专业,是教育部最早确定的八个阿拉伯语专业教学单位之一。现设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其中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研究生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本专业成立以来,招收学生 30 余届,毕业生中担任驻外大使、参赞、高级记者、译审、教授等职务者多人,成为我国阿拉伯语专业队伍重要组成部分。
优势特色
多平台 - 本院拥有多个国家级教学、科研的高端平台
教育部首批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家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外指委阿拉伯语分委会秘书处;全国阿拉伯语本科专业四级测试阅卷基地。
高水平师资队伍
本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且教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教师共 14 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 50%,外籍教师 1 名。周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沙特友好协会理事。
国际交流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留学 - 每年约有15-20% 的学生申请并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留学。校际合作出国留学 - 我院与埃及本哈大学、埃及艾因 • 夏姆斯大学、埃及运河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等 9 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友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学生均有机会借此出国留学。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 - 依托我校与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作为“中非高校20+20”合作院校平台,我院研究生每年均有机会申请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培训计划,赴摩洛哥担任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
实践活动
学生每年可参与学院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服务工作,参加北京地区举办的各类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及全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各种学科竞赛,如海湾国家会议、APEC 会议、CRI 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央视阿语风采大赛等。此外,还有摩洛哥文化节、“新月杯”系列活动。
专业设置
阿拉伯学院下设阿拉伯语专业,旨在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广、人文素养高并能够在经贸、外交、新闻以及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熟练运用阿拉伯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依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平台,将新设国家和区域研究系列十二门课程,围绕学校综合改革,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专业内涵。
学生就业
就业率多年保持 100%。每年均有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等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机关、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大部分就职于大型国有和军工企业;近年有相当比例毕业生前往欧美国家攻读硕士学位,如英国伦敦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
西欧语学院
西欧语学院成立于 2015 年末,由原德语系、西葡语系和法意语系组建而成。西欧语学院现有专业教师 61 人,外籍专家 9 人,所有教师均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三分之一以上具有高级职称。西欧语学院与近 20所国外院校建立了校级交流合作关系,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充足的国外学习机会。近年来,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的社会需求旺盛,2015 年各专业就业率均为 100%。
德语系
德语系创建于 1964 年,经过 50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专业已经成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和我校重点建设学科,是全国培养德语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领先地位。本专业以德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中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欧洲语言能力指标体系为参考,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外事、旅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现设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其中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学位研究生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现开设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有翻译、外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三个方向,翻译硕士目前开设德语口译专业。
优势特色
德语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业研究领域广泛。现任教师均有赴德求学讲学、研修的经历。专业教授分别担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以及全国德语专业八级考试中心命题组成员。德语系除聘请德国籍专家授课外,还定期邀请德国各知名大学教授或知名学者来系讲学,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眼界。
专业设置
德语本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熟练运用德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等领域从事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教学、咨询、管理以及外语文秘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
语言基础系列课程;口笔译综合系列课程;文学与文化系列课程。
国际交流
德语系与德国多所大学保持着多年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学生学习期间,经选拔可以自愿赴德国友好院校学习一年,并可在本科毕业基础上到德国大学继续深造。德语系与德国美因茨大学、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学签有校际交流协议,可以进行学分转换,每年选派 30名左右优秀学生赴德国交流学习。在校硕士研究生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 2 年和国外留学 1 年。
实践活动
德语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德语辩论比赛、全国多语种口译大赛、京津地区高校德语演讲比赛等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学生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包括赴德担任中德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翻译、赴德担任国家汉办志愿者、国际会议的志愿服务工作和知名企业的专业实习活动。每年举办品牌文化活动、德语国家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长学生见识,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生就业
学生就业情况良好,除考研(课程)、出国外,学生进入外交部、国家安全局、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各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一汽大众、西门子等涉外企业,中青旅等旅游企业,大型国企以及军队、银行、使馆等工作。就业层次较高,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100%。
法意语系
法意语系成立于 2006 年,前身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现设有法语和意大利语两个专业,法语专业建于 1964 年,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制最早的专业之一,意大利语专业创建于 2006 年,是学校的新兴专业。法意语系现有教师 18 名,其中教授 2 名,副教授 5 名,全部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并取得博士、硕士学位。
专业设置
法语专业 - 法语专业注重学生的法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法语在外交、经贸、传媒、教育、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咨询、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法语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 2 名,副教授 5 名讲师 6 名,法籍专家 2 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7名,MTI 导师 6 名。
主要课程
法语精读、法汉互译、法国文学、经贸法语、法国国家与地区概况、法国史等。
意大利语专业 - 意大利语专业以语言知识的讲授为重点,以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为基础,依托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全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意大利语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4 名,他们均毕业于国内著名高校并先后留学意大利,同时,聘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意大利籍语言专家 1 名。
主要课程
基础意大利语、高级意大利语、汉意互译,意大利语口语、意大利语笔译等。
国际交流
法语专业与法国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校际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法国里昂第二大学、毕卡迪大学、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巴黎高等翻译学院(ISIT)交流学习。意大利语专业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锡耶纳外国人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交流关系,优秀的三年级本科生可赴交流大学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
实践活动
法意语系重视学生理论运用实际能力的提升,致力于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众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为学生创设高规格、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平台。从北京奥运会到首届新加坡青年奥运会,从中法文化年、中非发展、工会国际等大型论坛,到欧洲国际教育、北京国际奢侈品等大型展会,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银行、中国移动,到法国航空等单位都活跃着法意语系学生志愿者。
学生就业
法意语系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一直保有较高的就业层次与就业率。法语专业就职于商务部、外交部、中联部、安全部、全国总工会、新华社、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银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国旅、中青旅、中央电视台等国家部委、企事业单位和传媒机构。意大利语专业就职于公安部边防检查总站、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 电 台、 意 大 利 大 使 馆、国旅、中青旅等部门。部分学生赴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或考取国内知名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
西葡语系
西葡语系成立于 2005 年,由 1964 年建立的西班牙语专业和 2005 年建立的葡萄牙语专业组成。现设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学术学位硕士开设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有拉美文学、西语国家国情与文化两个方向,翻译专业硕士开设西班牙语口译专业。参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培养翻译博士项目,已具备本 - 硕、本 - 硕 - 博连续培养的教学能力和资源。
优势特色
西葡语系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全国西葡语教学界获得良好口碑。现有专任教师 23 人,均有在国外留学或研修的经历,其中教授1 人,副教授 4 人,博士 6 人,外籍教师4 人。设立秘鲁研究中心,以该中心为平台邀请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专家和学者参与教学,提高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能力。
国际交流
西葡语系与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马德里自治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奇瓦瓦自治大学、秘鲁 USIL 大学、巴拿马大学、葡萄牙米尼奥大学、科英布拉大学等十多所西葡语国家顶级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西葡语系本科三年级 75% 以上的学生公派赴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秘鲁学习一年。每年还从四年级学生中推荐优秀者赴西班牙、葡萄牙攻读硕士学位。在校学术硕士研究生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 2 年和国外留学1 年。
专业设置
西葡语系下设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两个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较熟练的语言技能、较厚实的对象国文化知识,能胜任国家外交、经贸、文化、教育、新闻、旅游、科研等领域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形成以精读、泛读、口语、听力、写作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体系和以笔译、口译、文学、西葡语国家国情、语言学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生就业
西葡语系毕业生前往外交部、文化部、海关、新华社等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中石油、中国银行、中铁集团等国有企业;中兴、华为等大型民企;以及各级国家重点教育机构。就业质量高,就业率一直保持100%。
中欧语学院
中 欧 语 学 院 复 建 于 2015 年, 曾 于 1965年—1972 年开设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等 7 个中东欧国家非通用语种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以骄人的专业素养在国防、外交、经贸、新闻、旅游、科研、教育等各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按照教育部《关于公布 2015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6]2 号)、《关于公布 2016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 [2017]2 号),中欧语学院已具备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拉脱维亚语、罗马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等 8 个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本科生招生资格 , 并承担了保加利亚语、斯洛伐克语、斯洛文尼亚语等 12 个非通用语种专业贯培学生的人才培养任务。
优势特色
中欧语学院将教学科研工作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依托现有的波兰研究中心、匈牙利研究中心两个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基地,培养具有坚实语言基础和多领域广博知识的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应用性非通用语人才。同时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国际交流
目前,中欧语学院已与波兰华沙大学、华沙社会心理大学、波兰哥白尼大学、捷克查理大学、拉脱维亚里加理工大学、拉脱维亚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等数所中东欧国家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未来,还将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拓宽选派学生赴外留学的途径,使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机会亲赴语言对象国进行学习,培育国际性视野和思维,提升对外交往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们毕业后从事对外交流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社会实践
中欧语学院还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不 、断磨练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努力为学 、生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搭建浓厚的 、学习氛围和社会实践平台。除与波兰、捷克、 、匈牙利、拉脱维亚等国驻华大使馆在专业教学实践建设方面进行协作外,还与波兰文化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罗马尼亚文化中心等单位建立了经常性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同相关国家的在华企业组织和中方在彼企业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东方语学院
东方语学院成立于 2015 年,在原朝鲜语系基础上建立,设有朝鲜语系、西亚与南亚语系、中亚语系(筹)三个系。现已开设朝鲜语、印地语、希伯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五个专业,并计划到 2018 年陆续增加塔吉克语、土库曼语、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朝鲜语系成立于2000 年,前身为 1972 年设立的朝鲜语专业。现设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其中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学位研究生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现开设亚非语言文学专业,有中韩翻译、韩国文学、韩国语言三个方向,翻译硕士目前开设朝鲜语口译专业。
优势特色
东方语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 100% 具有博士学位和赴国外讲学、研修的经历,副高以上职称占 80%。常年聘请国外著名大学的外籍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气氛活跃,成绩显著。东方语学院的学生与校内的国外留学生普遍建立了互助学习关系,经常性的国际交流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外语学习环境。
国际交流
东方语学院与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庆熙大学、东亚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国民大学、中央大学、忠北大学、大邱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的校际交流关系,为在校生创造了出国留学机会,朝鲜语系每个年级均有 85% 以上的学生公派赴韩国或朝鲜学习一年,每年还从四年级学生中推荐优秀者赴韩攻读硕士学位。在校硕士研究生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 2 年和国外留学 1 年。
实践活动
东方语学院朝鲜语系学生曾多次获得锦湖韩亚杯中国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一、二等奖、全国现场写作比赛一、二等奖,北京地区大学生韩国语辩论赛团体、个人冠军等多个奖项 。学生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包括国际会议、大型国际赛事、外事接待的志愿服务工作和知名企业的专业实习活动。学院每年举办包括韩国文化节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长学生见识,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专业设置
东方语学院 - 下设朝鲜语系、西亚与南亚语系、中亚语系(筹)三个系,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国家机关、外事、教育、科研、经贸、旅游等领域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主要课程
朝鲜语专业: 基础韩国语、高级韩国语、韩国文学、中韩笔译、中韩口译、韩语写作、商贸韩国语、旅游韩国语等。
印地语专业: 基础印地语、印汉互译、印地语口译、印度旅游、中印文化比较、印度政治与经济、印度文学史、印度史等。
希伯来语专业: 初级希伯来语、中级希伯来语、高级希伯来语、希伯来语视听说、希伯来语口语、希伯来语口笔译、希伯来语报刊选读、以色列社会与政治、希伯来文学作品
选读、犹太教概况等。
波斯语专业: 初级波斯语、中级波斯语、高级波斯语、波斯语视听说、波斯语写作、应用波斯语、波斯语翻译、波斯语新闻编译。
土耳其语专业: 初级土耳其语、中级土耳其语、高级土耳其语、土耳其语视听说、经贸土耳其语、土耳其语翻译、土耳其语新闻编译。
学生就业
东方语学院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外交部、公安部、安全局、海关、电视台、高校等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涉外企业、旅游企业等。就业层次较高,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高级翻译学院
高级翻译学院是为适应我国经济、文化诸行业发展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于 2006 年成立的教学机构。目前有贯通人才培养项目高级翻译专业(英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本科翻译专业(含北京市外培计划学生)、翻译硕士(MTI)和翻译博士研究生(与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培养)等多个办学层次。
优势特色
国际化-高级翻译学院于2013年成为国际大学翻译院校联盟(CIUTI)成员,并以此为平台开展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院常年聘请国外知名大学教授讲学,并定期选送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校际交流、学术研讨、实习实践活动。学院与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有长短期学生交流、“3+1+1”等项目。
应用型 - 高级翻译学院与业界保持密切联系,是“语言大数据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除了拥有一支教学经验和口笔译实践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高级翻译学院还长期邀请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外交部翻译室、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对外翻译公司等业界专家讲学。
产、学密切结合的培养模式 - 学院与中国外文局共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英语世界》、天津开发区翻译室、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传神翻译、华为翻译中心、Lionbridge 等多家单位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大型活动的语言服务。
校级翻译人才实验班 - 校级翻译人才实验班是根据我校《“十二五”期间本科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的安排,对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一项教学改革。全校各专业名列前茅的同学通过选拔考试,在大二时进入实验班学习。实验班课程以翻译和复语为特色,通过多项境内外交流访学计划,培养能胜任外事外交工作的高层次、复语型翻译人才。
实践活动
高级翻译学院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与高质量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如在联合国纽约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美国国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等单位的专业实习。高级翻译学院学生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亚太地区国家外交官员汉语研修班等赛会中承担翻译志愿者,为学校赢得荣誉。
专业设置
高级翻译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口笔译基本翻译技能和良好的双语转换能力的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口笔译技巧和参加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获得作为译员的基本知识与文化素养,胜任专业的口笔译工作。
主要课程
笔译基础、口译技巧与实训、专题口译、同声传译、时文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汉英翻译名篇赏析、旅游翻译、新闻编译、翻译本地化服务、翻译项目管理等。
学生就业
毕业生在机关部委、外事部门、新闻媒体、中外大型企业等从事各种类型的口笔译工作,毕业生直接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人数达 100%。目前就业单位有:国家商务部、国家安全部、中国外文局、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市外办、中国海外工程、中国远洋、百度集团、工商银行、波音公司等;留学或考研的高校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伦敦大学、巴斯大学、杜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其中,高级翻译学院2017 届毕业生邵诗立同时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多所名校录取,成为多年来首位被耶鲁大学法学院 JD 项目直接录取的中国大陆本科毕业生。
俄语系
俄语系前身为 1964 年建校时的东欧语系,于 1971 年招收首批俄语学员,1999 年正式建系。俄语系属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并设有全球舆情与受众研究中心、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心和白俄罗斯研究中心。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并开设白俄罗斯语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招收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俄罗斯文学三个方向,翻译硕士招收俄语口译专业。俄语系教师团队中 70% 为教授、副教授,70% 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所有教师都有海外留学教育背景,另聘有外籍专家及荣誉教授 7 人。
优势特色
俄语系在继承和发展二外优秀本科教育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博专结合”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不仅注重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口笔译综合实践能力的特色,同时重视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不同文化领域的交际需求;尤其 重 视 培 养 学 生 对 外 传 播 中 国 文 化 的 能力;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以趣启智,以美促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国际交流
俄语系现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喀山联邦大学、莫斯科语言大学、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白俄罗斯国立语言大学、白俄罗斯师范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关系,每年均有一半以上优秀学生获得国家留学 基 金 委 奖 学 金 和 学 校 交 流 项 目 的 资助,免费前往不同院校交换学习或参与自费出国交流项目学习,以增加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复合度。
实践活动
为助力学生成长,俄语系为学生们搭建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志愿服务平台。俄语系先后与北京人艺、黑河 商 务 局、 秦 皇 岛、 青岛、白俄罗斯使馆等单位和地方共建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语言实践、就业实习的广阔平台 。“全球舆情与受众研究中心”和“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体察国情、世情,服务政府决策,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的实训机会。
专业设置
核心课程
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阅读、高级语法、俄语写作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特色课程俄罗斯文化艺术、俄语报刊选读、跨文化交际、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化等系列课程,帮助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能够适应不同文化领域的跨文化交际需求的人才。口笔译及言语技能类课程俄汉互译、应用文写作、演讲与修辞、商务俄语、旅游俄语,这对于“厚基础”之下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学生就业
毕业生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服务于外交、经贸、新闻、国防、旅游、科研、教育、文化等领域,如外交部、贸促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工国际等中央部委和国家企事业单位,并逐渐成长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知名的专家学者或成功的企业家。近年来俄语专业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 95% 以上。
旅游管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缘起于1979 年成立的旅游干部培训班,1981 年组建旅游系,1999 年成立旅游管理学院,2013 年经院系调整成立新的旅游管理学院。学院以“服务,合作,创新”为院训,实践国际化和社会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旅游管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下设旅游管理、旅游规划、电子商务(旅游营销)三个系,拥有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旅游管理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高教育质量认证。
优势特色
学院 70% 教师具备副高以上职称和国外学习经历,1/3 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目前承担 11 项国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承担 32 项省部级课题(其中已完成 16 项),承担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研发,以及各类各级旅游规划、战略咨询等项目。承担着首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3 部。现有国务院MTA 指导委员会委员 1 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 人,市级优秀教师 1 人,市级教学名师 1 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1 个,市级优秀创新团队1 个,同时聘请 40 多位旅游业资深企业家、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建有旅游规划实验室、智慧旅游实验室、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
国际交流
着力培养双语人才,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等。学院通过双语课堂教学把专业知识与英语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校学生有机会出国研讨、参加跨国实习等活动。
实践活动
学生积极参加 2014APEC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PATA(亚太旅游协会)、博鳌金砖四国论坛等国际组织及大型会议的志愿者工作;利用假期赴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实习;参加亚太旅游研究生论坛、“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海峡两岸旅游观光研讨会、中国青年旅游论坛、国际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创新策划大赛等高端会议或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旅游管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电子商务(旅游营销)方向,旨在培养旅游行业国际化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国际高端视野、科研学术创新、产业深度认知与规划实操能力的复合型旅游规划与开发领军人才,国际化的高端复合型实用性旅游电子商务人才。
学生就业
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外语水平及实践能力,旅游管理学院毕业生历年来受到国内外旅游企业及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景区咨询、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电子商务、工商、金融、证券、文化、咨询等领域企业、政府机构与外事单位的青睐。当年就业率均在95% 以上,毕业生升学和留学的比例逐年增加。
酒店管理学院
健康产业管理双语实验班 - 为顺应发展现代健康产业的国家战略,培养具有优良英语、日语,以及健康产业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开设健康产业管理双语实验班。本实验班注重英语与日语两种语言能力和水平的培养,并且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健康产业管理专业知识与国际化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在健康及相关产业从事投资、经营与管理工作
愿景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学院
目标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高端酒店与
健康产业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人才
院训
诚朴、礼信、勤毅、励博
历史
1981 年
旅游经济管理专业(饭店管理方向)本科招生
1992 年
饭店管理系成立
2009 年
中国旅游研究院饭店产业研究基地挂牌
2011 年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招生,同年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
2013 年
酒店管理学院成立
2014 年
全国首家饭店管理专业硕士招生,酒店管理专业(健康产业管理方向)本科招生
2016 年
健康产业管理双语实验班开班,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博士招生(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合作)
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
学院所有教师全部获得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90% 以上的老师曾在英语国家留学或有访问学者经历,80% 以上专业课可进行双语及纯英文授课,科研水平在国内同专业院校处于领先水平。学院聘请 60 多名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政府、行业协会、知名酒店集团以及高端健康服务机构的教授或高管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丰富的教学活动
课程安排分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创新实践类课程。基础课包含: 突出国际化特色的英语及第二外语、突出人文特色的通识类课程和经管类课程。专业特色课包含: 酒店及养老地产投资与开发、酒店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大数据与管理信息系统、健康服务产业管理、食品营养与安全、餐饮管理、酒店建筑设计、葡萄酒文化与鉴赏等。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每名本科生都配有专业导师,每年都有机会参与企业参观、行业调研及国内、国际大型会议及国家重大活动志愿者服务,在校内学生自主经营管理“大益爱心茶室”创业实践基地。
国际化的教学研究平台
本科专业下设国际酒店管理及健康产业管理两个方向。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下设现代饭店管理、饭店地产及新业态投资与管理两个方向。学院的教育质量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WTO Tedqual)最高年限的认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建立起广泛的科研与合作平台,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普度大学 、乔治 • 华盛顿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含迪士尼实习)、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等海外院校。每年招收近20 名国际留学生。丰厚的社会奖学金
学院与优秀企业合作建立了多项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包括“东方银座集团奖学金”、“维也纳酒店集团奖学金”、 “Annette andGerd Schwandner 科学文化基金奖学金”及“海航集团唐拉雅秀管理实习生项目”奖学金等项目。
学生就业
毕业生可选择在国内外大型酒店、旅游、地产及健康服务企业,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投行及咨询公司等单位就业;毕业生进入如北大、人大、斯坦福、康奈尔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读研。2016 届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均为 100%(截止至 2016 年 10月)。学生就业薪酬水平在全国同类高校名列前茅。
经贸与会展学院
经贸与会展学院成立于 2013 年 7 月,设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展经济与管理、贸易经济(国际文化贸易方向)四个本科专业和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会展管理、国际文化贸易四个学术型研究生专业,一个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 (MIB) 授权点。学院最早起源于 1982 年外经贸部在全国外语院校中第一个设立的“对外经济合作”专业。后经多次专业和院系调整,形成了目前以应用经济学为基础学科,经管并举、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格局。
优势特色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功底深厚的师资队伍和一支高效率的管理团队。在 34 名在职专业教师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12 人,60% 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院在专业课上开设了 4 门全英授课课程和 23 门双语课程。通过双语课堂教学,把专业素质与英语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学院拥有配备了先进设备和应用软件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会展信息化实验室和国际商务实验室,学生可以模拟银行存贷与汇兑、外汇交易、证券交易、国际贸易实务、会展策划等业务。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积极建立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关系,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学院定期聘请国外教授和跨国公司高管,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国际交流
经贸与会展学院现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尔湾分校、河滨分校、北亚利桑那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英国密得萨斯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通过短期学习项目、暑期学分项目、实习证书项目、学分交换项目、本科双学位项目、本硕连读项目,每年向合作伙伴派出数十名学生学习交流。
实践活动。
经贸与会展学院注重学生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的全面培养,致力于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与众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为学生提供大量高规格、大规模的专业志愿者服务机会。通过“专业 + 外语 + 实践”的特色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多人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
专业设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培养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独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相关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中外资企业的需求,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法、商务谈判等。
金融学专业 - 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熟悉金融行业实务,同时具有坚实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涉外会计或其他相关领域工作的国际化、复合性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分析、商业银行经营学等。
贸易经济专业(国际文化贸易)- 培养系统掌握贸易经济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文化贸易规则、惯例、政策以及相关法规,具备国际视野、宽广知识面、扎实外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从事国际文化贸易实践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贸易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文化贸易、国际文化投融资等。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 培养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具备服务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会展企业、行业协会、事业单位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展览、奖励旅游、会议管理、大型活动组织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的专门人才。
学生就业
学生毕业后就职于外交部、商务部等国家机关,普华永道、安永华明、励展博览集团等世界著名外资企业,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国家会议中心、中青旅等著名会展机构;部分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继续深造。就业率保持在接近 100%。
文学院 跨文化研究院
文学院成立于 2015 年,是由始建于 1964年的汉语教研室发展而来。2015 年 7 月,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学校决定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基础上成立文学院。学院将“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历史传承和海外传播”作为办学主旨,秉承博雅教育、传承绝学、双语双强、国际视野等人才培养理念,现设有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
优势特色
倡导并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强调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凸显国际化、跨学科、“双语双强”特色,以“国际化的文化大使”为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汇集了多位著名学者和充满活力的青年学人 ,90% 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占 78%。同时,聘请国内知名学者开设专业课程,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学院与中国文联共建“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为全国首批设立的 22 家研究培训基地之一。与北京市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合作成立“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和人才储备基地”,每年开展在校生海外实习、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培训等项目。与北京市作协共同建设首个北京高校“驻校作家基地”。
国际交流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了交流协议,已有数批学生前往交流学习。
实践活动
学院努力为学生创设社会实践发展平台,学生在北京奥运会、G20 峰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中担任志愿服务工作。学院与央视网、北京青年报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自 2010 年以来,学院每年组织学生赴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家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实习活动。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种比赛、活动中表现突出,多次获得“全国高校好新闻奖”、“中国高校电视奖”、“北京高校新闻奖”,并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包商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外事外交礼仪大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得多项殊荣。
专业设置
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校级特色建设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 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突出的双语写作和翻译能力具有对中国古代“绝学”的继承与双语传播能力,能够胜任文化机构、国家机关、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传播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修辞学、文学理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易学与诗学、新媒体与文学、经典外译、中国古代音乐学等课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 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外语语言学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各类教学机构、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文化概论、中外文化交流史、跨文化交际学、世界文化概论、文字学、书法艺术、儒家典籍及海外传播等课程。
学生就业
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 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去向有外交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外文局、人民出版社、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北京海关以 及中外企业等。每年有3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国内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赴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于 2013 年 7 月成立。注重“国际化”和“商务实践型”人才培养,秉承“知学求道,修德习商”院训,以“运筹天下生意之策,传授商业成功之道,创造服务管理新知,培养高素质全球化服务业职业经理人”为使命,致力于建设中国具有最强外语背景的特色商学院,打造中国“服务类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摇篮”。现有本科和硕士两个人才培养层次,其中企业管理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优势特色
国际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既具有深厚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理论功底,同时又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北京市“人才强教”创新团队。学院 22 名专职教师,教授 7 人,副教授 10 人,讲师 5 人。86.4% 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全院师资均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学院近年共主持国家级课题 10 项,省部级课题 27 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00 多篇。此外,还从校外聘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内著名企业、外国在华企业高管,组成学院多元化兼职教授和发展顾问团队。
国际交流
国际化是国际商学院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圣约翰大学,英国的普利茅斯大学、金斯顿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实施和在建项目包括:“1+3”、“2+2”双学位项目,“3+2”本、硕连读项目,“1+3+1.5”本科、研究生双学士、双硕士项目;实施“职业经理人国际小学期工程”;创立了“国际创新创业教学科研中心”国际合作平台。鼓励并支持本科和研究生赴海外交流学习。
实践活动
学院致力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广泛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高规格志愿服务和专业实习机会,比如全球审计大会志愿服务、工信部“节能惠民”工程第三方机构核查专业实习等。学生在国际国内大赛、活动中表现突出,多人次荣获“第七届、第八届(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学院连续多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力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专业设置
市场营销专业 - 以“国际化”和“服务化”为专业发展特色,为企业及相关机构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的市场营销和商务运营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有:市场营销学、产业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战略管理、服务营销学、文化产业管理、国际营销学、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专业 - 为企业及相关机构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涉外理财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会计人才。主要课程有:金融学、财务会计、成本管理学、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国际会计、国际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目前,国际商学院提供各个门类的经营管理课程。学院追求前沿,又力求务实,大部分课程直接使用国际流行和英文原版教材,积极实现与国外商学院互动视频共享教学,让学生不出国门也能学到国际水平的先进工商管理学知识。学院积极建设国内领先的会计和商务实验室。学生毕业时,能够熟知并熟练应用金融、统计与计量、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财务会计、审计、税收等教学模拟软件,具备适应现代国际商务网络化、科技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就业
毕业生一直保持多领域、高质量的就业率。初次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商务部、银监会等国家、地方政府机关;普华永道、信永中和等国内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供销集团、华润雪花、西门子(中国)等国内外 500 强企业;汇丰银行、中国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部分学生考取了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接近 1/3 的学生赴美、英、澳等国继续深造。
国际法学院
国际法学院成立于 2015 年 11 月 30 日,前身为 2003 年成立的法政学院法学系,是适应步入 21 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法治化、国际化需求而设立的新兴学院,下设法学系、旅游法律与产业规制研究中心、法律咨询室、模拟法庭等教学、研究机构。国际法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 10 人,其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 1 人,博士 10 人,其中博士后出站人员 2 人。他们爱岗敬业、教学经验充足,法务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成果丰硕。
优势特色
学院以“专业 + 外语”为基本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兼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外语专业课比例。学生法律实务技能突出,专业外语优势明显,毕业时达到考核要求可取得法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双学位。毕业生在涉外法律事务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国际交流
学 院 目 前 与 国 外 多 所 著 名 大 学 法 学 院 有(3+1)或(2+2)合作项目,学生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可到英国斯旺西大学法学院留学一年, 并可免试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与其他国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也逐步展开。
实践活动
国际法学院非常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社会实践平台。与京内外一些公检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大量专业实习与志愿者服务机会。完善“英语 + 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与公益活动,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区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展现我院学生风采。如:朝阳区“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五五普法”进社区进校园宣讲活动、模拟法庭活动、北京市人民政府地方立法调研活动等。同时,我院学生还在历届全国高校法律英语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市模拟法庭大赛、“贸仲杯”国际模拟商事仲辩论赛等比赛中屡获殊荣。
专业设置
旨在培养服务首都、面向全国,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急需的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法律基础知识扎实、应用技能突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较高专业英语水平,能够直接从事涉外经济、法律工作,有较强法律实务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
法学理论、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法律英语等。同时还开设大量英语课程:基础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听说、英语口译、英语笔译、高级英语等,此外还有多门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供同学们任选,部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
学生就业
国际法学院毕业生既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又具有外语优势,“专业 + 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非常具有竞争力。近年来,我院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国家各大部委、区县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外企公司、各大律师事务所、各媒体机构、科研院所、出版社、各金融机构。同时,由于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毕业生考研优势明显,历年毕业生中考取国内外名校研究生人数众多,近年就业率保持在 100%。
国际传播学院
国际传播学院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建的学院。学院以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作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探讨国际新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旨在培养精通外语,具有跨文化、全媒体传播素质的高水平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学院现设有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本科专业和国际传播人才实验班,并已招收文化与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
优势特色
国际传播学院充分利用二外作为外语类院校的资源优势,突出“专业 + 外语”特色,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必修、选修、辅修、实验班等多种途径,学习外语课程,夯实外语能力。在师资配备方面,学院专职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拥有海外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学院重视与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的联络交流,聘请传媒业界精英和国内外知名学者讲授多种专业课程,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硬件设施方面,学院建有新闻学实验室(包括非线性编辑室和演播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应用软件,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充足的平台。
国际交流
国际传播学院注重国际交流,每年选派多名学生前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长、短期交流学习。学院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旺西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开展了“2+2”、“3+1”等多种类型的联合培养项目。
实践活动
国际传播学院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努力为学生创建社会实践发展平台。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诸多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为奥运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提供翻译、组织、宣传等服务,在中非峰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到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与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社、北青传媒集团等多家著名媒体合作,成立校内外新闻传播人才实训基地 6 个,为在校生提供多媒体实习课程,指导学生在学校新闻社、电视台等校园媒体中参与新闻实践活动。学生在各种比赛活动中表现突出,曾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新闻奖”、“北京市新闻奖”、北京市“挑战杯”、“全国高校文学大赛奖”、中国高校电视奖等多种奖励,并在近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在北京市大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同时,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获得北京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优秀成果奖”等。
专业设置
新 闻 学( 国 际 新 闻 方向)- 该专业关注全球化时代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大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国家新闻、宣传、出版等部门机构培养具有国际新闻素养、精通外语、通晓国际传播规则、掌握多媒体工作技能,具有国际意识和国内外媒体工作能力的精英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大众传播通论、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英文新闻采访与报道、国际新闻理论与实务、跨文化传播、中西新闻比较、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摄影与摄像、音频视频内容制作等。
国际传播人才实验班 - 实验班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立足自身优势,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全新举措。“实验班”在专业学习基础上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素养,采取“1+3”复合的非传统教学模式,由国际传播学院和英语学院两大学院联合培养,开设大量的英语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跨文化传播、新闻编译多种专业核心课程采取全英文授课,旨在培养既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同时也具备坚实的专业功底的高水平实践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学生就业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学院一直保持 95% 以上的就业率,其中 2016年一次性就业率达到 100%,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去向有中央统战部、外交部、贸促会、国家外文局、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汇丰银行、北京银行、中国移动等。同时每年约有 30% 的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英、美、德、日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政党外交学院
政党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悠久,前身是我校 1964 年建校时创建的国际关系教研室,2015 年国政系重新恢复独立建制,设立政党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学院现有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两个本科生专业,在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下设国际事务学研究方向。现有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人文外交研究中心等 9 个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教委国际热点问题信息跟踪与采集基地。学院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北京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展开广泛合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素有“外交家的摇篮”的美誉,学院以北二外多种语言为依托,建成我国外交外事人才的培养基地、国际问题研究的学术高层次平台和对外政策咨询的特色智库。
优势特色
学院突出学校的外语优势,构建“专业 +外语”的复合型、国际化、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2002 年设立的国际政治专业是我校第一个突破法学学科门类和政治学一级学科的新专业。2011 年获批的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是全国公立院校中第一个专业,具有很大的引领作用。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中“美国外交政策”、“外国政治制度”等课程实现了全英文授课。半数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能取得双学位,优秀的同学可取得小语种语言文学第三学士学位。学院注重教学模式创新,部分课程使用国内外前沿原版教材,学生可网上选择国际化课程。开展大使进课堂,业界精英进课堂、专家学者进课堂等活动,组织学生到外交部、中联部、北京市外事办、美国大使馆等现场开展实践教学。
国际交流
学院目前与国外多所著名国际关系学院有合作关系,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俄罗斯联邦总统国家行政学院、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学生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可到国外知名高校等留学一年。学生可参加美国政府实习、中日韩青年学生论坛、暑期美国社会调研等交流项目。我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利用外国专家局经费联合申请了国外客座教授来我院授课。
实践活动
学院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联合国协会、北京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友好论坛、北京国际田联世锦赛等大型赛事的志愿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曾获团中央优秀调研报告等多项荣誉。在历届全国“模拟联合国大赛”、外交礼仪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比赛中学生屡获殊荣。其中模拟联合国比赛、周恩来外交思想研讨会、国际关系理论学习社在校内外发挥影响力。由我院主办的全国联合国知识竞赛、北方地区“模拟联合国”大赛、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模拟谈判大赛为年度赛事,在京津冀地区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专业设置
国际政治专业 - 主要课程有: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法概论、世界经济导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国政府与政治、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等。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 - 主要课程有:国际事务学概论、外事管理实务与案例分析、国际危机预警与管理、外事文书阅读与写作、外交语言研究与应用、国际谈判学、外交与外事礼仪等。
各专业还开设大量英语课程,半数以上同学可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第二学士学位,较优秀的同学可获得小语种语言文学第三学士学位。
学生就业
就业主要为国家各大部委(如外交部、文化部),区县政府机构(如北京市安全局、新疆自治区外办等)、各企事业单位,外企公司,各媒体机构(如广电总局、中国日报社、央视国际 )、科研院所。许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以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为主。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出国留学,以美国杜克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知名学府为代表 , 当年就业率为 100%。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10 人,有教授、副教授8 人,大部分专任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和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留学或学术交流经历。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师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良好、特色鲜明、方向突出的教学研究团队。专业教师具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形成了“文化外交”、“政党外交”、“民间外交”和“能源外交”的特色领域。学院科研成果卓著,重要的成果有:撰写出版系列专著 4套(33 部、867 万字)、专著 13 部、论文82 篇。
海外教育培训学院
国际合作项目招生简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方网址
http://www.bisu.edu.cn
在首页点击招生就业→海外教育培训
可随时关注以上网站,了解未尽事宜及获得即时更新信息。
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项目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于 2003 年共同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项目引入中国。项目为广大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提供了在国内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昂贵的留学费用。项目引入英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术与职业相结合的课程特色,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
专业设置
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商务、商务管理、商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
出国留学培训项目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于 2015 年 3 月 20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作为我国著名重点外语类大学之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依托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研制出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学模式,以外语教学为基础,以专业教学资源为依托,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专业设置
会计与金融、法律
项目优势
政府背景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战略合作,政策性指导并提供相关服务,学历学位认证。
资源共享 - 学生就读二外校本部,与在读的近万名本科生、研究生和 1000 多名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共同创造多元化、多语言的文化氛围。拥有“校园一卡通”和学生证,可以使用各种文体、生活设施及图书馆等教学资源;学生可参加各种名师讲座英语演讲比赛、篮球联赛、摄影大赛、主持人大赛、新年晚会等活动。
师资雄厚 - 全国重点外语类院校,多语言文化氛围,扎实的语言功底为出国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任课教师具有良好的学术造诣、渊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多国留学 - 项目学生在国内完成 1-3 年学习后,达到国外大学录取要求,可以进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匈牙利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完成本科学习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定期邀请国外高校代表来校举办留学讲座,让同学们通过面对面的咨询,直接了解国外院校概况和最新的留学信息,为出国留学提前做好准备。
科学规划 - 项目既避免了刚刚高中毕业的“小留学生”直接出国要面临的种种困难,如:年龄较小自觉性不够、自理能力较弱、难以适应陌生的国外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模式等问题,也避免了因国内外发展速度不同,学生在国外生活时间过长导致回国后无法适应职场生活、不了解市场现状等弊端。
小语种选修 - 学生在校期间可 报 名 法 语、 日 语、 西 班牙语选修课 。
报名须知招生对象 -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文理不限)
录取标准 - 高考(精品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地本科分数线;英语单科成绩 90 分以上;或者雅思(课程)成绩 4.5 分以上者,免试入学;其它条件者,须参加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予以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