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洁:马芯兰从教50年的“匠师传奇”
2017-05-12 14:57:00 来源:腾讯教育

5月10日,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的首都著名教育家、马氏教学法发创始人马芯兰数学“翼课程”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教育界、学术界、新闻界约400人出席了马芯兰教育思想研讨会。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罗洁在大会上讲话。他指出: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很强。想要把这样一门艺术做好,尤其需要教师学习践行“工匠精神”,在坚持中找回自我,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才能在敬业和精益求精中播撒教师的真爱,“大爱无痕,大师无名。”

罗洁:马芯兰从教50年的“匠师传奇”

在马芯兰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朝阳区星河实验小学,参加马芯兰老师教育思想研讨会.作为主办方—北京市教育学会欢迎大家的到来。马芯兰老师为教育执着一生,从教50年成就了两所名校,创造了小学六年的数学四年完成,学生不留作业的“独一无二”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数十年来我们的老师追随马老师来到朝阳实验小学,来到星河实验小学包括我们今天在这里的教育研讨会,恐怕不仅是为了慕马老师的“全国劳动模范,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之名。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推广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2700余所学校;约八万多名教师在教学中实践的“马芯兰小学数学教学法”;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芯兰教学法的实质,要学习和倡导马芯兰老师的“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教育工作就是要靠一种执着精神,去一板一眼地做到底。”的“马芯兰精神”。亲身感受“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就是当好一位老师。”的马老师。从教50年她始终如一的做好教师,育好人;也因此成就了一段匠师传奇。“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教育作为一门艺术,需要每一位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并把其精神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

马老师50年的教育生涯告诉我们当教师就要具有“工匠精神”。

我们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新的教学研究症状。一种是以概念化的研究取代实效性的研究。比如: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评价课堂教学单纯以多媒体应用的状况作为标准,而并不重视应用的效果,更谈不上对效果作科学的分析。这个问题在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家似乎并不想深究多媒体应用的实际效果,对普遍存在的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教学效益低下问题,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一种是以粗放式的研究取代精细式的研究。主要表现为满足于一般化的教学原则的应用,并且停留于此,缺少对教学环节的精细研究,善于用一般化的原则评价一节课,而缺少对一般化原则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的深入研究,更缺少对一般化原则自身的质疑。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现在是没有教过书的人教别人怎样教书。而马芯兰老师50年如一日注重实效和对教学精细化的研究和实践,使她创造了以“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法,从而创造了教育界的奇迹。马芯兰老师的这种执着与坚持就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罗洁:马芯兰从教50年的“匠师传奇”

马老师50年的教育生涯告诉我们,当教师要排除杂念,静心工作,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

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在物质利益至上的今天,社会思潮异常纷繁复杂,每一位教育人只有重拾“工匠精神”,才能去除浮躁,静下心来,才能停下疲于应付的匆匆步履,用心去等待那“走得太快的灵魂”。因为,“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马老师的50年如一日的“耐心,专注”,她说:当我们的教师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时,他(她)就会放弃了心中的不平与抱怨,成为一个静心做教育的人,他也一定会收起那疲惫中透着烦躁的面容,耐心的蹲下来,用真心的微笑和每一个学生对话,用发自内心的关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有如何做人,如何成长。于漪老师一生秉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初心,本色不改,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这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践行。马老师50年的教育生涯告诉我们,教师的工作繁琐细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做好。

马老师说:教师属于“身教重于言教”的职业,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皆为教育,要做好整个教育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更加需要“工匠精神”。以一节课为例,度过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并不难,但要想上好一节课,把课堂变成师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互动提升的乐园,从而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达成的目标,这就需要老师用自己的专业和敬业,用自己精益求精在备课、教研、上课等诸多环节中下大功夫。备课时,既要深入研读课标,钻研教材,收集整合相关资源,又要深入了解学情,确定教法,全面预设可能情况。教研过程中,同学科教师要针对一节内容进行同课异构或者提出补充改进建议,从而确定教学设计定案。上课时,老师会带着自己反复精雕细琢过的教学设计和激情走上讲台,走进学生,在一个个预设与生成中来回穿梭,于峰回路转之处看见柳暗花明。可以说,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老师前前后后处理好几十个环节,没有“工匠精神”来约束自己,根本难以保证诸多细节的质量,整节课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也许,在不少人眼里,教师的工作只是一节节课的机械重复。在马老师心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她说:教师的每一节课,要面对的不仅是不同情境、不同状态下的学生,还有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知识内容——一切都在变!所以说,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很强。想要把这样一门艺术做好,尤其需要我们的教师学习践行“工匠精神”,在坚持中找回自我,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这样,我们将在敬业和精益求精中播撒我们的真爱,“大爱无痕,大师无名。”马老师的50余年平凡而辉煌的教育生涯对我们教师专业发展有四点启示:

一是尊重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对每个教师而言都带着自己的生命温度,优秀的教育经验是教育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珍贵,许多经验都是教师毕生的成果和汗水的结晶。 二是重视教育经验的传承。教育经验弥足珍贵,但作为个人经验,它却依赖教师的肉体,会随着某个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消失,“人亡艺绝。”因此,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经验传承。教育经验内含缄默知识,其传承要靠“传、帮、带”,要落实到师徒制。

教育改革中,教育传统、教育现实与理想的教育之间虽有差异,也有共性。因此,即使是在改革,哪怕是转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都不能忽视和轻视教育经验传承。

积极倡导共享的氛围,努力构建共赢的机制。教育经验的发挥,在于共享的氛围和共赢的机制。

三是彰显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要重视(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评价观。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核心技艺。其要义,简言之,就是会教且教会。可是,当前教师教育实践与评价偏离了教师核心技艺。

这种偏离在职前教育阶段的表现是,教育理论课程重过实践课程,导致准教师只是为考而学而不是为教而学;在职后教育阶段的表现是,“研究”重过“教学”,导致教师只是为发表而研究而不是为教学而研究。

建构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观和评价观,就是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评价都以核心技艺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强化实践课程,而且理论课程也要紧紧围绕实践展开,指向教师的核心技艺。教师教育评价应该以教师核心技艺为基准,重点考查其“应会”,而不是“应知”。

四是强调“技进乎道”。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先理念,后技艺,试图让准教师在还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掌握科学概念,树立先进理念。这个思路,只能让准教师形成了“关于教育的观念”而非“教育的观念”。因为,正如杜威所言,“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

其实,正确的思路是先技艺,后理念,“技进乎道”。技艺固然包含缄默知识,但也有可明言的规则,即技法。技艺学习要从技法开始。教师教育中的技法,如操作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教育的起点,是教师教育理念生成和创新的基础。所谓教学有法,指教学是有特定方法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当然,教学有法无定法。所谓无定法,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视角,即对规则的使用本身无法还原为规则。换言之,教学本身虽有各种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原则与方法在特定情景的具体运用,却无法还原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必须借助教师的判断力。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具体方法后,才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提升关注层次,这时就要推动他们从对技法的关注提升到对艺术的关注,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最后祝愿我们的研讨会圆满成功。祝教育界涌现更多的“马芯兰式”的老师和教学法。谢谢大家!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