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消息(通讯员 赵杰)雄辩见安危,防灾于未然。经过40天激烈角逐,7场精彩论战,5月8日晚,2017年武汉市防震减灾高校辩论赛正式收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击败对手夺得冠军,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四辩芦罡获得单场最佳辩手称号。华中科技大学决赛惜败获得亚军,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获得季军。
据了解,本次辩论赛由武汉市民防办公室、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
辩论赛自3月底启动以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等八所高校辩论队捉对厮杀,围绕防震减灾中的热点话题展开激辩。
本次辩论赛辩题设置兼具广度与深度,“弱震区是否应该提升防震标准”等话题,向广大学子和观众普及了防震减灾的知识,而“灾难中的自私行为该不该受到谴责”等话题则直指伦理争议,引人深思。
根据抽签,决赛当天的辩题是“援助地震灾区儿童,物质救援与精神救援哪个更重要”。对阵双方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辩论场上的老对手,决赛现场唇枪舌剑,短兵相接。正方华中科技大学辩手认为,精神伤害会对灾区儿童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而目前精神救援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反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辩手则认为,只有确保物质救援,才能为整体救援保驾护航,尿不湿、奶粉、假肢,远胜过一句“宝宝不哭”。
辩手们的分析有理有据,陈词有情有节,赢得了观众和评委阵阵掌声。
为进一步保障竞赛公平,决赛评委人数由此前的三人扩容到五人,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处长、副研究员徐岩、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鄢斌、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郑武平、江汉大学校辩论队教练董友波、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熊晓青组成的评委团各有所爱,最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代表队以3:2的总得分击败华中科技大学代表队,站上冠军领奖台。
湖北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姚运生、湖北省人防办主任许晓金、中国地质大学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武汉市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左绍斌、武汉市警备区参谋长黄正勇、武汉市民防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陈伟、武汉市政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涛、武汉市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喻思源、武汉市纪委派驻市房地局纪检组书记孙中元、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光勇、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副区长叶林等亲临赛场,为参赛选手助阵,并为冠、亚、季军及优秀奖获奖代表队、最佳辩手颁奖。
此外,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李向农、武汉晚报资深摄影记者邱焰也作为特别嘉宾出席辩论赛。
华中科技大学大三新闻专业学生、校辩论队副队长刘亚光赛后表示,参加辩论赛最大的收获是积累了丰富的地震知识,本次比赛把防震减灾的知识装进辩论赛这样一个竞技性载体,引人入胜的同时春风化雨,传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辩论队队长吴思柯认为,本次辩论赛的宣传教育意义远大于比赛本身,辩手用好口才给观众带来新知与思考,是这次比赛最大的亮点。
“武汉虽然位于弱震区,但并非地震的空白区。”据武汉市民防办公室总工程师余新建介绍,武汉地处冲击平原,软土地基易放大地震波的影响,而且,从历史上看,武汉也曾数次受到周边省份地震波及,“地震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事实证明,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和科普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本次辩论赛,旨在通过引导公众对于“防震减灾”领域热门话题深入思考,提高公众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与互救能力。
武汉市民防办公室防震减灾处副处长周志高表示,以往的防震减灾宣传多面向广泛社会公众,本次辩论赛直接面对武汉130万大学生传播防震减灾知识,社会影响超出预期。比赛全程开通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400万。
比赛当晚,来自湖北省地震局、湖北省人防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市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武汉市警备区、武汉市民防办公室、武汉市洪山区政府的领导,共同启动武汉市2017年防震减灾宣传周。
据了解,除了作为重头戏的防震减灾高校辩论赛,5月8日——14日宣传周期间,武汉市民防办公室还将在武汉地铁播出普及地震知识短片、武汉市广播应急频道(FM89.6)将播出防震减灾专题节目,市民还可以免费参观武汉市内五所防空防震科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