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懂中国,是当前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和中西文化对话中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的顾明远先生团队精心打磨的学术力作——《中国学校研究》,以西方读者看得懂、感兴趣、规范化的形式讲述中国学校故事,成为我国学术研究“走出去”的一个重要范例。
4月23日,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讲中国故事:学校在变革中发展暨《中国学校研究》中英文图书研讨会”,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隆重举行。
《中国学校研究》中文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是第十六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唯一的主题图书,是顾明远教授研究团队应对国际学界在学校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大良司长、教师工作司黄伟副司长、高教社韩筠副总编辑出席此次研讨会并致辞。《中国学校研究》的主要作者,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和马健生教授在会上对该书的研究背景、过程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赫尔辛基大学Fred Dervin教授等一批致力于中国学校研究的国内外专家,以及三位参加该书研究的一线校长对该书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张大良:教育“走出去”、学术“走出去”的重要典范
张大良司长高度评价《中国学校研究》一书的国际影响力与学术价值,认为此书体现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大视野、高水准,是我国教育“走出去”、学术“走出去”的重要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他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的一部高水准的精品之作——采撷顾明远先生大师经验,依托北师大著名高校,汇集中小学学校教育精英和典型案例,生动讲述中国学校故事,从选题策划、合作方式等方面体现了高教社学术出版的高水准。
同时他还指出,高教社作为教育部直属出版社,长期以来挺拔教育出版,大力发展学术出版,汇聚精英智慧,服务学者创新,出版的一系列学术精品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反响和社会反响;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外文著作,对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伟:全球借鉴中国教师和学校的重要经验
黄伟副司长也代表教师工作司向《中国学校研究》的出版致以热烈祝贺,他指出该书提出的教育理念将切实推动我国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有助于全球教育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借鉴中国教师和学校的重要经验,充分肯定了该书的社会价值、研究价值和国际传播价值。
韩筠:高教社打造学术出版的国际大平台
高教社韩筠副总编辑代表该书出版方,向顾明远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致以祝贺和感谢。她指出,《中国学校研究》中英文图书首发,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界一件大事,也是高教社学术出版与国际出版的又一项标志性工作。她表示高教社将矢志不渝地推动中国教育研究走出去,助力中国教育学者产生世界影响,打造学术出版的国际大平台。
韩筠副总编辑也向与会领导、专家介绍了高教社学术出版历史和学术出版的特色、优势。一是坚持专业化发展,刊书并重,书刊联动。二是坚持品质精优,具备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三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贡献。四是坚持高端合作,结交天下名士,为精品学术出版营造有源之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韩筠副总编辑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专访:
顾明远: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教育
顾明远先生向大家介绍了该书的创作背景。第一,《中国学校研究》是为首次在我国举办的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准备的献礼,让外国朋友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了解中国的教育。第二,国内的教育研究缺乏实证性,《中国学校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学校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通过西方学者认同、理解的话语,科学提炼、总结中国学校教育经验与模式。
马健生:如何开展中国学校研究?
马健生教授从三个方面对该书进行了介绍。
为什么写这本书?
首先是利用世界比较教育大会这样一个平台,向世界介绍和展示我们中国的教育发展成就。但这种展示不是一般政策上,或者新闻式的展示,应该从学术的角度,用国际学术规范的方式来进行展示。
怎样做好这个研究?
充分利用北师大教育学部外国专家的资源,与这些外国专家召开了多次座谈会,了解外国人最希望了解中国教育的哪些方面。最终我们决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对一定的人物角色加以白描,这样书的可读性也更强了。
本研究对中国学校教育的意义?
通过展现学生、家长、教师、校长这四个人物的一天,生动再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图景,介绍了时代发展过程中,学校组织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引人深思:中国教育如何扬弃地发展?
王英杰:《中国学校研究》教我们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高度评价了该书。讲中国教育的故事当中,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比较全面地介绍中国教育,但是基本上是数字说话,非常枯燥。中国发展如此之快,等书出版了,实际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类就是某一方面某一个领域所做的研究,这个很好,对研究中国教育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对中国教育全景式的了解,光谈这些个案有时候容易带来一些误解。
对于未来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本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既要用国际上听得懂的语言,又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要有学术性,又要有可读性。要让外行也听得懂,看得进去,人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还要对国内学者、一线学校、教师的改革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使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了解我们中国教育发生了什么、中国教育的成就如何取得的、中国教育经验是在哪里。
袁振国:讲述人的故事,以问题为导向
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视角独特、立意深远地解读了该书的三个优势。
一是以“人”为出发点讲述教育故事,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很亲切平实,说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容易引发共鸣。
二是在叙述上,真实呈现教育故事,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就像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既让大家觉得好看,关键还保持了学术的张力。
三是以问题为导向。从书中能看到当今中国学生对考试的纠结、家长对择校的纠结。教师既要提高综合素质,又要面临现实的矛盾纠结;校长对学校发展和学校排名的纠结,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这本书没有回避这一点,而且讲得非常真实,非常客观,给人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而且,中国教育文化自信、中国精神灵魂的东西已经散落在所有章节当中,问题的呈现又引发大家进一步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Fred Dervin:芬兰要从中国借鉴更多经验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师教育系的Fred Dervin教授,谈到了通过该书想到的芬兰教育的发展方向。
芬兰一定要擦亮眼睛去真实看待学校的教育。中国的校长和老师会在周末或者假期,去学生的家里跟家长进行交流,这非常有意思。中国对学校共同体的强调非常独特,尤其是共同体对个体的动力驱动,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发展,芬兰在这方面要从中国借鉴更多的经验。还有一点,是中国老师的教科研一体的工作方式。在芬兰日照时间非常短,我们的老师要有非常高的工作效率。芬兰老师有权利接受教师培训,但是他们没有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中国教科研的方式,芬兰老师可以多多学习,比如小组讨论,同伴之间的学习和发展,等等。我会把这本书好的东西带到芬兰,让芬兰的老师特别是乡村地区的老师能够获取积极的经验。这本书也让我想到,如果赫尔辛基的校长能够去到一些芬兰教育偏远地区支持教师的实践和帮助学生更好发展,一定非常有意义。
作为外国读者,我的感受是这本书能让懂教育的、不懂教育的,国内的、国外的人都能很好地了解中国教育。对于外国读者来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能够揭下中国教育的神秘面纱,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发表,中国国内国外会有更多很有意义的合作。
张东娇:真、清、白、上
北京师范大学张东娇教授用四个字形容了读《中国学校研究》的感受。
一是“真”。这本书站在国际形势和时代背景下,尊重中国基础教育现实,还原呈现中国学校的原貌。真实还表现在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了实地研究,还包括定量研究。定量研究采取的技术包括调查研究、观察法、访谈法,对象覆盖学生、家长、校长等,非常难能可贵。
二是“清”。这本书结构清晰、线索明朗,比较辩证地看待我们中国的现实问题,既不回避也不做更多的褒贬。整书五编十五章,每一章第一个问题都是一个人物的一天。线索清楚,头头是道,有模有样。
三是“白”。采用白描手法、勾连理论、关照文化。每一天,真实的一天,采取一种近乎流水帐的方式,把每个人的真实生活不加渲染、如实记录、平铺直叙,这种叙事文化就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把不懂的东西说得直白,深入浅出,这本书做到了。
四是“上”。有世界比较教育大会这么好的平台,起点高,以后要把相关研究继续做下去,做得更好。
David Turner:帮助外国读者正确认识中国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David Turner教授指出了《中国学校研究》对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意义。
读这本书我想到英国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因为各类资源的缺乏,英国人几乎不可能到中国来。因为没有很好地看到中国的真实样貌,中国在英国媒体中的形象就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不能来到中国的学者们、老师们,通过这些故事的描述,对中国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再也不能说我对中国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这本书呈现了很多中国教育非常好的方面,可能还有中国教育的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中国教育全景式的呈现。
另外一个对于外国人来说比较困难的,就是如果有太多的数据的话会难以理解。但这本书对于故事进行了真实呈现,没有使用过度的数据,非常人性化,这是非常好的。
刘华蓉:中国教育研究创新突破的里程碑
中国教育报刊社刘华蓉编审将《中国学校研究》与另两本学术名著进行了类比:看这本书不仅想到美国人的《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也想到了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如果费孝通先生那本书是中国人类学实际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里程碑,我想《中国学校研究》可以作为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特别有创新突破的里程碑。这本书有特别好的创意,选题有价值,导向好。去年我参加了世界比较教育大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本书,这是去年大会特别有份量的遗产,也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得见的遗产。希望这本书还可以继续往下做下去。
管杰、王军、周礼芳:这是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成长
三位参与“中国学校研究”项目调研的学校校长,北京第十八中学管杰校长、安徽省合肥市葛大店小学王军校长、成都市金堂县杨柳慈济小学周礼芳校长从一线工作者的角度,畅谈了读《中国学校研究》的感受。
读这本书感觉到最轻松,为什么?这本书写了我们自己的老师和学生,自己的学校,所以一下子把这本书读薄了。这个项目到我们学校去,深入到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当中,深入到课堂,当时讨论的情况现在还历历在目,很亲切。
这本书,首先是让校长读出了自信,书中写的校长的成长经历,就是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的成长就是源于自己的实践和努力;第二点是读出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源自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第三点是学校的声誉,变成学生选择学校的主要依据,这给我们的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读这本书的时候,好像就是在看自己的过往,引起了很多的触动。如果这本书早一点拿到手,可以少走一点弯路。
近年来,高等教育出版社坚持在国际学界传播中国学术思想与理论,向世界同行推介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将陶行知、蔡元培、顾明远、瞿葆奎、潘懋元、李学勤、洪银兴等学者的代表作翻译成英文在全球出版,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学术“走出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