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会不会经常有这样的自责,吼完孩子又觉得后悔,心疼孩子成为自己情绪不稳定的牺牲品。是的,多少孩子默默成为了父母的出气筒,讲真,孩子真的需要这样去吼去骂吗?
吼孩子时,你知道孩子的感受吗?
我们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这是很多父母及教师的一个弊病。
父母打着爱的名义,用父母的权威,期待孩子能够言听计从。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固执的坚持或者犯了小错的时候,就去威胁吼叫。
带着情绪的教育是最无用的教育。
因为你在吼叫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被封闭的,因为心理保护机制会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
德国有一本非常出名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宝宝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它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
“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最后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又将我找了回去,将我修补好。
妈妈跟我说“对不起”,我也原谅了妈妈。
在父母吼叫伤害中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甚至会瑟瑟发抖,他们靠着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父母一两次的伤害,孩子会把伤口修补好,因为只要改了就还是我的好父母,不过还是会留下满身伤痕!
如果时间久了,吼叫成为教养习惯了,那父母就要考虑孩子的心理伤害了。
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他他们什么都明白。
孩子的内心很柔软。小小的他们会犯错。
成长就是一个犯错和改错,叛逆到懂事的过程。
孩子总是愿意原谅“暴力父母”的过错,知道父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爱我。
孩子永远善良得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理解父母,而我们呢,是否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在为人父母的路上,能一次也不吼叫的父母我不知道有没有?
因为我自己也曾对着孩子发过火,看到孩子吓怕的样子,非常的后悔。
所以我就想着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场修行,说的真好。
父母情绪稳定,家庭会更加温暖,才能给孩子安全感。
相爱的父母,总是会在岁月中变得温和,那些尖锐的棱角会被磨平。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天天鸡飞狗跳的家里,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吗?
假如父母不再相爱,就会摧毁孩子心中的城。
如果没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孩子的世界将是昏暗无光的。
没有爱的滋润,心灵就会被黑暗一步一步吞噬。
为什么看到父母吵架,孩子就会痛苦。
尽管你推开孩子,告诉他说不关他的事。
可是他还是会悲戚,会做出一些行为来试图改变一点什么。
因为孩子会觉得这些跟自己有关。
小小的孩子,总是渴望父母能够相亲相爱。
孩子需要情绪平和的父母,需要温暖的家庭氛围。
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父母要学会的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首先,要学会觉察情绪。作为成年人,父母要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做出一个判断,是悲伤、愤怒,还是愉悦、平静,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做出判断后,要懂得调整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是愤怒的,不要让孩子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要给孩子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其次,要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有很多的父母在孩子闹情绪时,会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孩子一顿,这样的做法不但解决不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反而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接受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闹情绪的原因,与孩子建立一种互信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与孩子进行沟通。遇到将要发怒的时候,父母们可采用深呼吸的方式,让自己冷静下来,它能帮助我们压住心中的怒火。等自己真的冷静了,再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再其次,懂得发泄自己的情绪。这里所说的发泄情绪并不是让父母把情绪带回家在孩子面前发泄。由于现在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导致人们在情绪上有很大的波动。这就需要父母懂得怎样发泄缓解不良的情绪。比如,可以在闲暇时间多接触大自然,让大自然带给自己轻松与平静,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琐事。
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平和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做有智慧的父母吧,不要再让你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学会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